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6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6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2篇 |
废物处理 | 102篇 |
环保管理 | 108篇 |
综合类 | 954篇 |
基础理论 | 296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590篇 |
评价与监测 | 87篇 |
社会与环境 | 61篇 |
灾害及防治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38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噻虫胺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移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噻虫胺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Kd值分别为0.49、1.99和4.42,Kd值大小次序依次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噻虫胺土壤吸附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薄层层析试验显示,当溶剂展开至12.0 cm处,噻虫胺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最远移至10—12 cm、8—10 cm、4—6 cm处.土柱试验表明噻虫胺在红壤淋出液中质量分数为56.04%,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噻虫胺最远已移至20.0—25.0 cm和15.0—20.0 cm处.影响噻虫胺在土壤中吸附性和移动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噻虫胺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性,特别是在红壤环境下使用噻虫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22.
广东省不同水库底泥理化性质对内源氮磷释放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级浸取分离方法,分析了广东省10个典型水库底泥的氮磷营养形态分布和污染状况;并通过模拟覆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库底泥氮磷形态及理化性质对内源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10个水库底泥氮磷污染较为严重,全氮含量为0.33~3.31 g.kg^-1,平均值为1.70 g.kg^-1;全磷含量为0.14~2.63 g.kg^-1,平均值为1.31 g.kg^-1。底泥氮磷主要以可转化态形式存在,可转化态氮磷含量占总氮磷含量百分比分别为41.2%~71.4%和53.6%~93.2%。底泥内源氮磷的释放主要受氮磷的赋存形态和含量的影响,水库底泥总氮的释放量与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WAEF-N)、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氮(SAEF-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814、0.807;总磷的释放量与碳酸盐结合态磷(WAEF-P)、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磷(SAEF-P)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0.957;这几种氮磷形态是上覆水体中氮磷的重要来源。同时底泥内源氮磷释放还与底泥机械组成有关,其中总氮和总磷释放量与底泥黏粒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8、0.638;而总氮的释放量与底泥砂粒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5。这可能与可转化态氮磷更多的分布在细粒级底泥中有关,细颗粒底泥氮磷释放是上覆水体氮磷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23.
毒草胺在环境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草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农药,其在环境中的降解特性备受关注。文章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毒草胺的光解、水解及土壤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毒草胺在光强为2 370l x、紫外强度为13.5μW.cm-2的人工光源氙灯条件下,光解半衰期为2.5 h,较易光解。25℃时在pH值为5.0、7.0和9.0的缓冲水溶液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47.5、173.3和239.0 d;50℃时半衰期分别为15.2、27.0和42.3 d,结果显示温度对其降解速率影响较大,温度增加,水解速率明显加快,水解半衰期降低约6~10倍。该药在江西红壤中降解半衰期为46.5 d,在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4和7.9 d,比较容易降解,主要为微生物降解。结果表明毒草胺在水体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在避光条件下难以降解。但在土壤中,比较容易被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824.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克隆植株的基本形态学单元是复合节间。分析复合节间组分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其形态可塑性的细微特征和资源传输与分配的差异,同时也可以为形态可塑性成因提供合理的生理生态学解释。本文对温室内、外两种环境条件下生长的结缕草克隆植株的复合节间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外植株主匍匐茎的长度和生物量的波动比一级分枝大,缩短节间长度比伸长节间长度稳定,但缩短节间生物量较伸长节间生物量变化幅度大。伸长、缩短节间长度、生物量分别与复合节序数呈二次函数关系。伸长、缩短节间生物量和分株生物量在一个生长季的生长方程亦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主匍匐茎根数量、生物量随复合节数递增基本呈递增趋势。在两种环境下,A分株根数、生物量均大于B分株根数、生物量(在结缕草匍匐茎上,着生于每个复合节的基端和梢端缩短节间上的分株分别称为A、B分株),且差异明显。温室内植株,在分株发育形成后,伸长、缩短节间的长度、生物量分别与匍匐茎根、A分株根数、B分株根数、生物量间相关性显著,温室外的相关性格局较复杂,且总体显著性低于温室内。结缕草克隆植株基本形态结构单元的复合节上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密切相关关系,是导致结缕草克隆植物形成形态可塑性的细微特征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5.
宁夏盐池不同封育措施下的植物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柳林堡人工封育草场不同措施(老封育区、新封育区、对照区)下的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从生态位角度揭示不同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老封育区、新封育区和对照区的主要建群种生态位宽度均有较大的差异,老封育区宽度值最大的是耐旱性极强的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Willd.)Novopokr.)、丝叶山苦荬(Lxeris chinensis var.graminifolia(Ledeb.)H.C.Fu)、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说明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封育区植被有旱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新封育区的优势种是丝叶山苦荬、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刺沙蓬(S.ruthenica Iljin),且4种植物生态位宽度接近,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更为均衡;对照区的优势种是黑沙蒿、苦豆子、刺沙蓬,宽度值分别为0.729、0.666、0.540。同时,3种措施的生态位重叠结果均表明,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物种有大的重叠指数,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这一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环境资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826.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目前研究过的所有植物中均发现有内生菌,它们可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位。研究发现内生菌除了随植物遗传进行传播外,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宿主植物进行侵染,比如可以以内生菌体或孢子形式通过变形、吸器、或渗透等途径侵染植物,也可以通过分解植物表皮细胞壁或通过各种自然开口(包括侧根发生处,气孔,水孔等)或伤口(包括土壤对根的磨损,病虫对植物的损害及收割多年生植物造成的伤口等)等传播途经进入植物。内生菌由于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处,进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特殊的关系。它们有的是互利共生关系,而有的是无害或微害寄生关系。两种关系可随多种因素变化而相互转化。本文主要从内生菌在宿主植物中的分布特点、侵染特性及与宿主植物共处方式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7.
利用多功能脱硝实验台研究了花生壳、杨木、稻杆和玉米秸秆4种生物质的再燃脱除NO性能,以及工况参数对生物质再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花生壳再燃脱硝率最高、杨木次之、玉米秸秆最小,当再燃比(Rff)15%时,花生壳、杨木、稻杆和玉米秸秆的再燃脱硝效率分别为85.1%、80.3%、69.6%和67.2%.生物质粒径越小,再燃脱硝率越高.随着再燃温度的升高,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先升高后缓慢降低,1073K的脱硝效率最高.生物质最佳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为0.6,最佳Rff和再燃区停留时间分别为20%和0.81s. SR=20%的典型工况下,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达到79%~89%. 相似文献
828.
1991/1992年是厄尔尼诺年,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重灾事件突出的异常年份。本文对发生在1991/1992年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全球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简介和评述。 相似文献
829.
Allen LH Albrecht SL Colón-Guasp W Covell SA Baker JT Pan D Boote 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03,32(6):1978-1991
Methane (CH4) effluxes by paddy-culture rice (Oryza sativa L.) contribute about 16% of the total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Since radiative forcing of CH4 at current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is 21 times greater on a per mole basis than that of carbon dioxide (CO2),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impact of global change on rice CH4 emissions be evaluated. Rice (cv. IR72) was planted in sunlit, closed-circulation, controlled-environment chambers in which CH4 efflux densities were measured daily. The CO2 concentration was maintained at either 330 or 660 micromol mol(-1). Air temperatures were controlled to daily maxima and minima of 32/23, 35/26, and 38/29 degrees C at each CO2 treatment. Emissions of CH4 each day were determined during a 4-h period after venting and resealing the chambers at 0800 h. Diurnal CH4 effluxes on 77, 98, and 119 d after planting (DAP) were obtained similarly at 4-h intervals. Emissions over four-plant hills and over flooded bare soil were measured at 53, 63, and 100 DAP. Emissions were negligible before 40 DAP. Thereafter, emissions were observed first in high-CO2,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s and reached a sustained maximum efflux density of about 7 mg m(-2) h(-1) (0.17 g m(-2) d(-1)) near 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 Total seasonal CH4 emission was fourfold greater for high-CO2,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s than for the low-CO2,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 probably due to more root sloughing or exudates, since about sixfold more acetate was found in the soil at 71 DAP. Both rising CO2 and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could lead to a positive feedback on global warming by increasing the emissions of CH4 from rice. 相似文献
830.
川西平原比利时杜鹃商品化盆栽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结合川西平原的气候特点和多年栽培实践,阐述了比利时杜鹃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志习性,提出了特别是元旦、春节等节日用花的商品化盆栽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