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0篇 |
免费 | 576篇 |
国内免费 | 5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3篇 |
废物处理 | 59篇 |
环保管理 | 135篇 |
综合类 | 1403篇 |
基础理论 | 361篇 |
污染及防治 | 414篇 |
评价与监测 | 104篇 |
社会与环境 | 90篇 |
灾害及防治 | 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以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在Na2CO3和助剂A存在下,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碱式碳酸铜。考察了反应pH、n(Na2CO3)∶n(助剂A)、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碱式碳酸铜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RD、TG 及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pH 7.0、沉淀剂配比n(Na2CO3)∶n(助剂A)=1∶2、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0 ℃的条件下,产品的w(Cu2+)达55.62%,w(Cl-)为0.013%,符合HG/T 4825—2015《工业碱式碳酸铜》的要求;蚀刻废液中Cu2+的回收率接近100%。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产品为单一组分CuCO3·Cu(OH)2,小颗粒为直径1.8~5.4 μm的不规则球形,团聚后的大颗粒呈姜块状形貌,粒径为48~75 μm。 相似文献
272.
Surface modelling of glob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under thre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ian-Xiang Yue Ze-Meng FanChuan-Fa Chen Xiao-Fang SunBai-Lian Li 《Ecological modelling》2011,222(14):2342-2361
A high accuracy and speed method (HASM) of surface modelling is developed to find a solution for error problem and to improve computation speed.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is established on spatial resolution of 13.5 km × 13.5 km. Regression formulations among temperature, elevation and latitude are simulated in terms of data from 2766 weather observation stations scattered over the world by using the 13.5 km × 13.5 km DEM as auxiliary data. Three climate scenarios of HadCM3 are refined from spatial resolution of 405 km × 270 km to 13.5 km × 13.5 km in terms of the regression formulations. HASM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surfaces of mean annual bio-temperatur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ratio during the periods from 1961 to 1990 (T1), from 2010 to 2039 (T2), from 2040 to 2069 (T3), and from 2070 to 2099 (T4) on spatial resolution of 13.5 km × 13.5 km. Three scenario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on global level are finall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ed climate surfaces. The scenarios show that all polar/nival, subpolar/alpine and cold ecosystem types would continuously shrink and all tropical types, except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scenario A1Fi, would expand because of the climate warming. Especially at least 80% of moist tundra and 22% of nival area might disappear in period T4 comparing with the ones in the period T1. Tropical thorn woodland might increase by more than 97%. Subpolar/alpine moist tundra would be the most sensitive ecosystem type because its area would have the rapidest decreasing rate and its mean center would shift the longest distance towards west. Subpolar/alpine moist tundra might be able to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climatic change. In general, climate change would lead to a continuous reduction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相似文献
273.
关于环境自动监测的系统设计和方案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上海市环境监测的现状,分别从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放、水和废水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自动监测的设想和网络优化设计,并探讨了有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74.
研究了离聚物(MPET)粉末对Cr^3 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不同的吸附温度、时间、pH值和不同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Cr^3 在较低温度下和pH为4时能被MPETO分末很好地吸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80mg/g,实验表明MPET废纤维很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经济的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材料。 相似文献
275.
276.
能源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得到显现.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是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措施是建立生物质能源的产业体系。即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的第二产业体系。具体战略阶段是:2000—2010年实验探讨阶段(初级阶段);2020—2030年推广应用阶段(发展阶段):2030年一2050年优化提出阶段(提高阶段)。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农村小康社舍的建设;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有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77.
278.
279.
随着乡村聚落的发展,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严重性已经凸显。以碾庄沟流域为例,研究了乡村聚落土壤侵蚀方式,并对侵蚀总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从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来看,以新建窑洞的弃土侵蚀最大,窑洞坍塌侵蚀次之,聚落水蚀侵蚀量最小,其中塌窑侵蚀和建窑侵蚀两项合计占到乡村聚落土壤侵蚀总量的94.6%;从乡村聚落的侵蚀总量来看,面积占1.08%的乡村聚落产生的侵蚀量却占到全流域侵蚀总量的6.83%,人居侵蚀模数达6.3万t/(km2.a)或8.18 t/(人.a)。因此,对乡村聚落土壤侵蚀应加以重视,而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应该以新建窑洞的管理和废弃窑洞坍塌的治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280.
欧洲航天局于2016年2月16日成功发射哨兵-3A卫星,搭载的水色遥感仪器(OLCI)提供了很好的海洋和内陆水体生态指标观测反演能力。基于OLCI获取的太湖L1b级遥感数据产品,利用OLCI Oa10、Oa11、Oa12波段计算了重要的水色/水生态遥感指标,即最大叶绿素指数(MCI),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MCI在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中应用效果。研究表明:(1)哨兵-3A卫星OLCI影像质量清晰,构建的MCI能够反映太湖水体叶绿素信号强度;(2)与常用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相比,在蓝藻没有明显积聚的藻-水混悬水域,MCI与叶绿素浓度有很好的关联,可更灵敏地反映叶绿素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MCI将在蓝藻监测上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可有效提高富营养湖泊蓝藻水华的预警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