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安全科学   264篇
废物处理   183篇
环保管理   211篇
综合类   1738篇
基础理论   450篇
污染及防治   765篇
评价与监测   181篇
社会与环境   181篇
灾害及防治   1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50年来四川干能见度霾日数及消光系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川省14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省近50 a来干能见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四川盆地霾日数和干消光系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及盆缘区域干能见度较差(12~20 km),而西部高海拔山区较好(40~50 km),与青藏高原接壤的地区最好(>50 km)。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四川盆地的干能见度呈现明显减少趋势,而川西高原的干能见度却出现显著增加趋势;21世纪近10 a来四川干能见度变化趋势趋于停止。近50 a来,有544%台站出现干能见度减少趋势,且主要集中在盆地和攀枝花地区;另有456%台站干能见度有增加趋势,且多集中在高海拔山区。四川盆地的干消光系数和霾日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干消光系数1996年之前迅速增加,1996年以后有小幅度的减小,增加的气候倾向率为003/10 a,霾日数的增加速率为104 d/10 a。能见度下降、消光系数和霾日数增加与人为排放污染物浓度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武汉市灰霾天气特征分析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能见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市2013年灰霾日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对灰霾天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武汉市灰霾天气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对灰霾日能见度进行了多因子综合预测。实验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在短期预报中,±1 km、±2 km、±3 km误差范围内预报正确率分别达到733%、867%、967%,平均绝对误差在1 km内,实现了灰霾能见度高精度预报,优于多种预报模型。在第2、3天±3 km误差范围内的能见度预报准确率都达到90%,中长期预报能力较强,模型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93.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出发点,聚焦生态环境脆弱、地灾频发的川西北地区,实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生态安全网络构建及优化。选取高程、坡度、土地覆被、植被覆盖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距水系距离、距建设用地距离为阻力面因子,加权叠加构建综合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利用Linkage Mapper工具,构建阿坝州生态廊道,识别生态节点,进而优化阿坝州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识别18处生态源地,面积为28553.83 km2,呈现南部和北部集中分布、东西部零星式分布格局;构建生态廊道39条,识别生态节点61个,其中夹点35个,障碍点26个,呈现中西部区域廊道长、东部廊道短的空间格局;规划核心生态源地8处、中枢生态源地4处、一般生态源地6处,一级生态廊道9条、二级生态廊道22条、三级生态廊道8条,一级生态节点17个、二级生态节点44个,实现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科学分级;提出“两区、两带、三廊”的格局优化体系, 发展高质量旅游业、改善物种迁徙通道、连通河流廊道等措施可有效维护川西北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994.
以金属铅为坯料进行侧向扩展挤压模拟CASTEX机的径向扩展挤压.由变形流动规律建立简化力学模型推导挤压力计算公式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5.
为提升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精度,准确把控管道状态,建立基于DE-BPNN的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有效避免BPNN模型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升预测精度.基于61组管道爆破实验数据,分别用DE-BPNN与BPNN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DE-BPNN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3.26%,R2为0.98585,...  相似文献   
996.
用硅橡胶平板复合膜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测定了体系的总传质系数(Kov),分析了温度、盐离子强度、跨膜压差(△p)、膜厚度对Kov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ov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加,传质通量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当△p〈0.1MPa时,Kov与压力无关;当△p〉0.1MPa时,压差升高可提高传质系数,但会导致膜的致密化;离子强度改变了苯酚在相间的分配系数,进而影响传质过程;膜厚度降低能有效提高膜的Kov;在膜活性皮层厚度4μm、pH12.5~13.0、温度323.15K、废水流量1205mL/min、废水中苯酚质量浓度7.78g/L、无压差和离子强度的条件下,运行8h后,Kov为16.1×10^-7m/s。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定化细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保持了原有的多酶系统,对于需要多酶顺序作用的反应更具优势,且不需要辅酶再生。其缺点是必须使用胞内酶,且难以去除细胞内的“副作用”酶。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四类固定化方法(即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和交联法)、三类固定化细胞载体材料(即有机高分子载体、无机载体和复合载体)以及该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在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平行运行2个分别以O2、NO-3为电子受体的SBR除磷系统,探讨了反硝化除磷区别于好氧除磷的工艺特征、菌群特征和污泥产率系数。通过批次试验分别考察了SBR o(厌氧/好氧)污泥和SBR n5(厌氧/缺氧)污泥吸磷特性。根据所用电子受体的不同,P O、P N、P Nn、P ON、P ONn等不同PAO被两个SBR系统筛选和富集;各系统根据自身电子受体不同而生长专一性强的PAO种类,其中P ON和P ONn等兼性PAO是SBR o系统中生物除磷的主体,P N、P Nn是SBR n5系统中生物除磷的主体;系统中兼性PAO比例越高、PAO种类越丰富,越利于除磷系统的稳定,除磷容量也越高;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子受体(O2、NO-3)条件下,真实产率Y H具有显著的不同,SBR o和SBR n5的Y H分别是0.61,0.52 mg/mg,这是由于不同电子受体需要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其细胞产率不同。不过其表观产率Yobs的差异并不显著,这是由于好氧污泥的内源呼吸作用更强,有更多的污泥衰减。  相似文献   
999.
TiO2纳米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纳米材料之一。但TiO2通常只在紫外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严重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范围。光敏化作用以及配合物-金属电子转移等途径可将TiO2的光响应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域,成为TiO2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光敏化作用和配合物-金属电子转移等方法在TiO2可见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扩大TiO2的实际应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单次多重检查( single-shot detector, SSD)方法对小目标物体检测的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次多重检查方法应用于电缆隧道明火识别中,通过选取不同层次的特征映射图进行多尺度检测,并引入一组不同大小和长宽比的默认边界框,以增强对小范围明火识别的鲁棒性。首先,构建SSD网络模型,选取6组不同尺寸的特征映射图,并对采集到的明火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整个SSD网络进行训练并对默认边界框的大小等参数选取进行优化;最后,得到应用于电缆隧道明火识别的SSD网络,并通过测试集对该方法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进行了检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识别准确度高等特点,在电缆隧道明火识别中具有工程应用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