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713篇
基础理论   336篇
污染及防治   56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从工程实例介绍折排流式厌氧反应器 (ABR)工艺与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SBR)工艺在处理干法纤维板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 ,ABR与SBR在处理高浓度有毒有机废水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2.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g/L和0.5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mg/L增加到356.6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 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583.
将废环氧树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采用模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讨论废环氧树脂添加量、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模压时间3个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大小,得到其优化条件。在正交实验所得优化条件基础之上,研究单因素对复合材料的影响,最终确定实验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模压时间10 min,废环氧树脂添加量70%,硅烷偶联剂用量2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冲击强度为10.49 kJ/m2,拉伸强度为62.24 MPa。  相似文献   
584.
概述了竖向隔板分油法、蜂窝斜管分油法及磁性颗粒吸附过滤法 ,将这 3种方法结合处理某机修厂的含油污水 ,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85.
汽车内微环境空气污染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车内的污染水平,在2004-04-10至2004-06-20对车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对车龄在2年内的91种型号轿车的车内微环境进行了静态检测,有效检测车辆共计802辆,同时对比检测20辆2002年以前出厂的旧车.检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CO等.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新车中甲苯浓度超标率达82%,苯和甲醛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75%和24%.在被检测车辆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是新车比旧车高,只有CO浓度是旧车比新车高.初步分析判断苯系物主要来源于车内的胶粘剂,甲醛来自于车椅座套和座垫等,CO来源于发动机排放残留.  相似文献   
586.
Li F  Ji L  Luo Y  Oh K 《Chemosphere》2007,67(1):13-19
With Carassius auratus, one of the main economic fish species in Eastern China as test material, this paper studied the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its liver under the effect of 2,4,6-trichlorophenol (2,4,6-TCP). Different doses of 2,4,6-TCP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the fishes, and th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spectra of hepatic free radicals,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levels of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and oxidized glutathione (GSSG),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24h after inj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effects of 2,4,6-TCP, the generation of free radical that was considered to be hydroxyl radica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decreased, with CAT most strongly affected and followed by SOD and GST, the GSH leve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GSSG level had little difference, resulting in a decreased GSH/GSSG ratio, and the MDA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ll the test parameters showed that C. auratus was subjected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damage when exposed to 2,4,6-TCP.  相似文献   
58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88.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和网络的收敛问题,通过分析BP、PSO固有缺点,采用周期改变惯性因子(PCW )和动态改变惯性因子(DCW)的双策略,同时对传统的流程增加了额外BP局部寻优,编制了基于MATLAB的混合改变惯性因子PSO-BP神经网络算法(PDPSO-BP),并对广东某城市短期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PDPSO-BP有效地改善了BP的泛化能力,PSO的搜索能力,整体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保持误差在3%以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满足负荷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9.
混沌理论:人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工具之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然灾害实际上是“人-自然系统”呈现为一种无序的状态.在人类面临的众多的自然灾害中,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自然灾害具有“混沌性态”的无序性.当(1)人-自然系统内出现混沌无序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或(2)人-自然系统的某一纯粹的自然子系统出现混沌无序性且继而引发了整个人-自然系统的无序性时,危及人类生存,便产生了自然灾害。在人-自然系统中,导致混沌性自然灾害的条件至少有四种:(1)三个或三个以上作用源加上非线性关系;(2)某些变量的周期性解变得不稳定;(3)控制参量超过临界值导致周期倍增;(4)周期性扰动作用于非线性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防灾或减灾的如下四条原则措施:在人—自然系统中,(1)减弱某些非线性机制;(2)隔离某些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子环路;(3)控制某些关键性参量的变化,(4)提高(或降低)某些重要变量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590.
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影响我国燃煤电厂除尘技术路线选择的主要问题,从煤质含硫量、粉尘比电阻、粉尘粒径分布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电除尘技术对我国煤种的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另外,通过前人对比不同除尘方式协同脱汞效果和对下游设备保护作用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袋式除尘器具有更好的协同脱汞作用,更高的除尘效率并赋予湿法脱硫设备长期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