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0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1623篇
安全科学   740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395篇
综合类   3771篇
基础理论   578篇
污染及防治   320篇
评价与监测   233篇
社会与环境   259篇
灾害及防治   26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91.
夏楚瑜  马冬  蔡博峰  陈彬  刘惠  杨璐  吕晨 《环境工程》2021,39(10):50-56,63
道路交通作为交通部门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承担重任.碳减排技术成本的研究有利于平衡道路交通机动化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实现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基于乘用车、商用客车、轻型商用货车和重型商用货车等车型,结合发动机技术、变速器技术、辅助系统技术和整车技术和新能...  相似文献   
892.
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去除效果较差且不稳定,甚至会出现N、P的负去除现象.文章采用改良复合填料,结合双层填料和滤池饱和区组合设置,构建了4组模拟生物滞留实验柱,分别加入传统填料(C1)和改良复合填料(C2、C3、C4),并设置滤池饱和区的组合式排水系统以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利用半合成模拟雨水作为实验进水对出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此外,还评价了介质深度、干旱期对生物滞留柱中磷的截留和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填充C2的实验柱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佳(93.70%);填充C1的实验柱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差(57.36%);填充C3的实验柱去除硝酸盐和总氮的性能最佳(分别为83.54%和92.15%).结果 表明,通过改良填料羟基铝蛭石污泥、双层填料和滤池饱和区组合设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径流水质,并可为高效雨水处理提供新的生物滞留池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893.
于太原某氟污染场地采集16个土壤样品,通过体外模拟(in vitro)胃肠消化的方法,利用配制的模拟胃、肠液提取土壤中氟,研究其人体可给性,并分析人体可给性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氟在胃、肠提取阶段的可给性分别为2.59%~6.57%和1.09%~2.52%,平均值分别为3.53%和1.44%.胃提取阶段...  相似文献   
894.
为精准分析环境介质在零价铁(ZVI)界面沉积过程和沉积层特性,采用喷涂方法制备ZVI负载芯片,应用耗散式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腐殖酸(HA)与钙离子(Ca(Ⅱ))在ZVI界面沉积吸附过程的差异,并探讨了Ca(Ⅱ)浓度与HA/Ca(Ⅱ)投加顺序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先通入HA相较先通入Ca(Ⅱ),ZVI表面形成的沉积层质量更高、沉积层结构更稳定;HA沉积后可促进Ca(Ⅱ)沉积,然而Ca(Ⅱ)先沉积后HA沉积量较少,很大程度上与吸附层外层结构组成差异相关.此外,发现随着Ca(Ⅱ)浓度从10mg/L升高至200mg/L,Ca(Ⅱ)沉积速率加快,界面沉积量增多.QCMD耗散变化研究发现,当Ca(Ⅱ)浓度从10mg/L提高至100mg/L,沉积层耗散变化值(ΔD)逐渐下降,沉积层转变为刚性结构;Ca(Ⅱ)浓度继续加大到200mg/L,ΔD升高趋势,沉积层构象呈现疏松态.应用QCMD可实时监测ZVI钝化层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提供了ZVI界面吸附层变化特征等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895.
混凝沉淀法处理锰锌铁氧体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锰锌铁氧体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 ,悬浮物去除率可达 99.9% ,浊度去除率可达 99%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96.
广西典型岩溶区农田土壤-作物系统Cd迁移富集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揭示岩溶区农田土壤-作物系统Cd迁移富集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广西典型岩溶区根系土-水稻籽实Cd含量及土壤pH值、有机质(OM)、氧化物含量和质地数据,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开展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和水稻籽实Cd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全国土壤背景基准值,研究区土壤中总氧化铁(TF...  相似文献   
897.
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事件具有决定性影响,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问题之一。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事件影响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含量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流域极端水文过程时空格局改变。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将影响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循环过程,削弱流域防洪抗旱能力;水利工程的修建将增大流域储水状况,有效应对流域旱涝事件,但同时存在加剧流域旱涝事件的风险。此外,论文还概述了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事件影响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898.

热脱附技术被广泛用于污染场地修复,但其对多环芳烃(PAHs)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选用PAH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模拟土壤,探究热脱附温度(220~400 ℃)和停留时间(5~60 min)对土壤中PAHs的影响,分析空气与氮气气氛下热脱附温度(310、340和370 ℃)对土壤中重金属Cu、Pb、As和Cd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脱附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土壤中PAHs去除率显著增加;低环PAHs占比逐渐减少,而高环PAHs占比逐渐增加。在2种气氛热脱附后,Cu、Pb和As弱酸提取态占比略有增加,而Cd弱酸提取态占比显著降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转化趋势具有差异性。随着热脱附温度的升高,Cu、Pb、As和Cd 4种重金属的残渣态占比均逐渐增加,说明热脱附有利于4种重金属的固定。相较于空气,氮气条件下4种重金属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占比均增加;Cu和Pb可还原态占比显著降低,而As可还原态占比有所降低,Cd可还原态占比变化不大。氮气更有利于Cu、Pb和Cd的稳定;相反,空气更有利于As的稳定。

  相似文献   
899.
在黄大湖设置13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浓度进行测定,分析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的空间及垂直分布,研究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来源,并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大湖表层沉积物中TN浓度为1 112~3 277 mg/kg,平均值为2 016 mg/kg;TP浓度为547.19~784.43 mg/kg,平均值为651.84 mg/kg;OM浓度为5.21%~11.21%,平均值为8.6%;TN、TP和OM浓度空间分布较为一致,主要表现为西北部>东南部>湖心中部,浓度垂直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沉积物中TN和OM污染比TP严重,且三者污染程度空间分布与浓度空间分布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N和OM显著正相关,二者具有同源性;TP和OM无显著相关关系,二者同源性较差;沉积物中碳氮比(C/N)平均值为25.43,OM主要来自外源颗粒有机物的输入,柱状沉积物-20 cm以上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的增加表明沉积物中营养盐受近年来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00.
为了解天津临港滨海湿地公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检测了天津近海海域6种常见重金属Cu、Pb、Zn、Cd、Cr和As在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并采用重金属污染指数法、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和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体中只检出Cr、Cu、Zn和As,各采样点浓度均值分别为50.93、2.56、38.21和8.67 μg/L,其中Cu、Zn、As浓度在各采样点均未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沉积物中检出Cr、Cu、Zn、As、Cd和Pb,各采样点浓度均值分别为66.28、24.12、91.37、9.83、0.88和20.38 mg/kg,其中Cr、Cu、Zn和Cd不同程度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水体重金属的风险评价,重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低污染,主要污染重金属为Cr;物种敏感性分布法评价结果为中~高生态风险,As为导致高风险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对沉积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价,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为中度污染,Cr、Cu、Zn、As和Pb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为中、高生态风险程度。由于不同评价方法的参照状态、风险受体或保护目标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建议根据风险高的评价结果采取防治措施,从而更严格地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