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从水质自动站发展特点和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市水质自动站的做法和经验,总结了水质自动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2.
为了定量表征场地效应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结果的影响,采用 OpenQuake 软件计算方法,针对玉溪地区,开展了考虑场地效应的 PSHA 分析,生成了基于基岩场地和实际场地的玉溪市 50 年超越概率 10% 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 0.5 秒反应谱加速度(Sa(0.5 s))危险分布图。结果表明:考虑场地效应(实际场地)的 PGA 和 Sa(0.5 s)危险值分别分布在 0.12g~0.45g 和 0.15g~0.55g 区间;场地效应显著增大了玉溪市东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原因是该区域地势平坦且上覆软土层;考虑场地效应的 PSHA 结果可用于生成针对某一特定场地的一致危险性反应谱。因此,应重点关注软弱土层场地放大效应对 PSHA 结果的影响,从而更为合理、科学地表征地震动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3.
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体中苯酚的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考察了超声的频率和声强、溶液的pH值、温度、支持电解质的浓度,电流密度以及苯酚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超声声强分别为21.1W/cm2和27.1W/cm2下电催化氧化降解40min,COD去除率分别为59.3%和64.4%,明显高于无超声作用下41.6%的COD去除率;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pH0值在7 ̄11之间)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pH0=10时,苯酚降解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体系的初始pH值超过11,苯酚的降解速率下降很快,这主要是因为体系的碱性太强导致许多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电流效率,反而不利于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溶液中的支持电解质Na2SO4的浓度(CNa2SO4)为10g/L时,苯酚降解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和电催化氧化降解反应时的槽电压均达到最优;在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污染物的氧化降解速率和效率也随之增大。综合考虑降解效率和电流效率两方面因素,电流密度在10 ̄30mA/cm2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4.
为了研究磷酸酯酶活性对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抑制的预警作用,考察了单相CSTR反应器在容积负荷2.0~8.5kgVS/(m3·d)条件下的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并同步分析了挥发性脂肪酸(VFAs)、容积产气率、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在容积负荷为2.0~4.0kgVS/(m3·d)时,平均值为14.1,9.8μgNP/(h·mL);容积负荷为5.0~7.5kgVS/(m3·d)时,其平均值为138.4,23.6μgNP/(h·mL);容积负荷为8.5kgVS/(m3·d)的超负荷阶段达到峰值318.1,51.5μgNP/(h·mL)后快速下降.磷酸酯酶活性骤升的时间较VFAs、容积产气率骤降超前2d、较pH值的骤降提前1d.磷酸酯酶活性较常规指标VFAs、容积产气率和pH值等对单相厌氧消化抑制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05.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 technologies, such as bioretention areas, rooftop rainwater harvesting, and xeriscaping can control stormwater runoff, supply non-potable water, and landscape open space. This study examines a hybrid system (HS) that combines LID technologies with a centralized water system to lessen the burden on a conventional system (CS). CS is defined as the stormwater collection and water supply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onventional landscaping choices in the City of Atlanta. The study scope is limited to five single-family residential zones (SFZs), classified R-1 through R-5, and four multi-family residential zones (MFZs), classified RG-2 through RG-5.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s from 0.4 (R-1) to 62.2 (RG-5) persons per 1,000 m2. We performed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comparison of CS and HS using TRACI 2.1 to simulate impacts on the ecosystem, human health, and natural resources.We quantified the impact of freshwater consumption using the freshwater ecosystem impact (FEI) indicator.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HS has a higher LCA single score than CS in zones with a low population density; however, the difference becomes negligible as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s. Incorporating LID in SFZs and MFZs can reduce potable water use by an average of 50% and 25%, respectively; however, water savings are negligible in zones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i.e., RG-5) due to the diminished surface area per capita available for LID technolog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ID technologies effectively reduce outdoor water demand and therefore would be a good choice to decrease the water consumption impact in the City of Atlanta.
  相似文献   
206.
为研究十六烷值改进剂和消烟剂对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时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在乙醇柴油中加入0.1%(以w计)、0.3%和0.5%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或消烟剂,并在YZ4DB3柴油机上分别对这些燃料的排气烟度、颗粒比排放和粒径分布等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含添加剂的乙醇柴油颗粒物排放远低于0#柴油,降幅在50%以上;与0#柴油相比,添加0.3%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乙醇柴油降低颗粒排放效果较显著,降幅高达64.2%,而添加0.1%消烟剂的乙醇柴油颗粒物排放降幅更高达84.0%,表明消烟剂的降颗粒效果更加显著. 柴油机燃用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56和0.18μm左右;但燃用含添加剂的乙醇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则呈单峰分布,其峰值均在>0.56~1.00μm粒径范围内. 柴油机燃用含添加剂的乙醇柴油后,0.18~0.32μm粒径范围内的排放颗粒显著减少,但在>0.32~1.00μm粒径范围内增加;同时,排放颗粒物中的积聚模态颗粒占排放颗粒总质量的比例降低,而粗粒子模态颗粒的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排气烟度与积聚模态颗粒质量分布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相似文献   
207.
藏北草地地上生物量及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退化已成为藏北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监测草地生物量和退化草地的生物量动态变化,利用2004 年8—9 月藏北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最大时期的地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其地上生物量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的Terra 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监测和估算模型。主要结论如下:①由于受高寒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限制,8—9 月藏北地区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较小,为96.88g/m2,其中绿色鲜草的比重在80%以上;不同区域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差异很大,范围在37.10~589.12 g/m2,平均而言,高寒沼泽化草甸的地上生物量最大,达356.84 g/m2,其次是温性草原(64.48 g/m2)和高寒草甸(61.61 g/m2),高寒草原草地最低,为48.87 g/m2;②基于MODIS NDVI的合成、生长型、指数函数、逻辑斯谛等4 个模型是估算藏北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最优模型;③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东南向西北减少态势,东南部部分地段在100 g/m2以上,西北部则在20 g/m2以下。  相似文献   
208.
孟朵  倪才华  朱昌平  黄波 《环境化学》2013,32(2):249-252
将海藻酸钠用氨基硫脲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絮凝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对该絮凝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絮凝剂对5种重金属离子(Fe3+、Cu2+、Pb2+、Cd2+、Hg2+)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海藻酸钠絮凝剂对污水中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均有明显的絮凝效果.吸附动力学表明,絮凝过程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该产物具有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9.
室内异味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影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绝大多数异味污染物是由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为研究常用室内装修建材的污染物释放情况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异味影响程度,选择胶粘剂、内墙涂料、木器油漆、胶合板、地板、饰面板、壁纸、细木工板、地毯9类共61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这些典型建筑材料中的异味污染物及其异味污染活性,分析了各类建材的异味污染物释放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室内异味污染物污染以及室内异味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10.
梅丹  周少奇 《生态环境》2012,(5):902-906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受试动物,探讨生活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对其鱼鳃、肝脏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I-I)及Na+,K+-ATP酶等3种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13.2%。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对较高,斑马鱼对垃圾渗滤液毒性的敏感性强。慢性毒性测试结果显示,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肝脏中SOD活性和GSH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明显,对Na+,K+-ATP酶活性影响并不明显;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鱼鳃中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除Na+,K+-ATP酶外,斑马鱼的抗氧化防御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渗滤液染毒胁迫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SOD和GSH均可用作垃圾渗滤液慢性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