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采用活性污泥富集与回收废水中碳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波  文湘华  赵芳  梅益军 《环境科学》2011,32(4):1042-1047
以活性污泥为吸附剂,研究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强化富集与有效回收的方法与参数.在连续运行模式下,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COD平均吸附率达到63%,且约50%的溶解性碳源分布在细胞外部,在温和条件下就能被解吸;对氮、磷的吸附效果差异较大,磷的吸附量可达76%,对氮的吸附量较小,氨氮吸附率仅13%.同时,实验还研究了常规 (pH=7.5, 20℃)、加热(pH=7.5, 60℃)和碱性加热(pH=11, 60℃)条件下,污泥水解对有机物、氮和磷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碱性加热条件更有利于碳源的释放,水解24 h后,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对COD的释放率达到了320 mg/g;但氮、磷的释放量有限,释放率(水解8 h,稳定)分别为18 mg/g和2 mg/g.利用活性污泥对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作用,能够实现废水中碳源的回收,且回收碳源中氮、磷浓度低,对回收碳源的再利用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2.
磷矿采空区灾害会带来严重的风险问题.采空区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有利于风险的控制.本文在论述了磷矿采空区的危害及后果的基础上,概述了磷矿采空区风险的构成并进行了计算,同时指出磷矿采空区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关键是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对当前存在的风险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灾害的发生,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3.
苯甲酸生产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炜  王升  梅帆  林屹  戴猷元 《环境科学》2004,25(4):78-81
为有效地回收甲苯液相氧化法生产苯甲酸的工业废水中的苯甲酸和乙酸,并配合废水生物降解的末端处理技术,研究了20%,30%和50%磷酸三丁酯(TBP)/煤油的混合溶剂、正辛醇和甲苯萃取苯甲酸稀溶液特性,以及对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TBP对苯甲酸稀溶液具有良好的萃取作用,而纯溶剂体系与溶剂的极性有关,正辛醇的萃取能力与30%TBP相当;残液中的CODCr值由萃取剂在水中的溶解和苯甲酸自身的CODCr值组成,其中残液中溶剂溶解导致的CODCr值随其中苯甲酸浓度变化不明显,且CODCr值的大小为:50%TBP≈30%TBP>正辛醇>20%TBP>甲苯.针对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苯甲酸和乙酸的工况,提出了废水资源化的处理工艺流程,即首先采用甲苯进行废水中苯甲酸的回收,之后,再利用三烷基氧磷/煤油为萃取剂回收废水中的醋酸,进一步生产绿色化学品乙酸钙镁盐.  相似文献   
64.
制药废水处理生物技术的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药废水处理生物技术有效性的研究结果表明,XZEH公司原有处理方法的出水COD不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其原因是缺少28%的曝气反应池体积.如果应用工程菌株Xhhh和Ebis信息软件的双重优化技术,可使生物负荷效率提高128%,所需曝气池体积可降低51%.对于提高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有效性和实现达标排放具有技术潜力.  相似文献   
65.
以海口市美舍河市区河段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雨季分别采集降雨径流以及降雨径流汇入后的河流瞬时水样,测定并分析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降雨径流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径流对河流可溶态污染元素质量浓度的贡献不突出,对可溶态锌(Zn)、砷(As)、镉(Cd)、硒(Se)具有一定稀释作用,排水口下游 3 m处是可溶态铬(Cr)、锰(Mn)、钴(Co)对降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域;降雨径流对各悬浮态元素质量浓度贡献较大,排水口下游7 m处是绝大多数悬浮态元素对降〖JP〗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域;Mn、Zn、Cr、镍(Ni)、As、Co、Cd 7种元素的总质量浓度对降雨径流的动态响应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排水口下游3 m处是Cr、As总质量浓度对降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段,排水口下游7 m处是Mn、Co、Ni、Zn及Cd总质量浓度对降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段。降雨径流对河流主要污染元素年输入总量估算结果表明,海口市建成区降雨径流向美舍河等受纳水体直接年输入量最大的是Mn和Zn,其次是Cr、As、Ni,Se与Cd的年输入量最小。  相似文献   
66.
以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建立的火灾探测应用环境及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固有特性的归纳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算法处理技术和智能判断火灾方法,有效提高了现有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火灾探测及其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7.
从加油站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加强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加油站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的监测参数及检测方法,提出了加油站综合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68.
安全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安全绩效的研究方向,加强对安全绩效基础研究,从而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从安全绩效的定义和范畴、安全绩效的评估、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安全绩效的提升等方面对国内外安全绩效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和分析。提出以企业组织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重点应为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注重安全行为的引导和安全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9.
从安全生产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视角,分析中小企业供给与需求状况,得出目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处于"供给低、需求低"的非正常状态,说明劳动力市场对安全供求的调节已经失灵;通过对安全管制下中小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行动的调研,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管制失灵";对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前提,以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库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三大机制为手段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引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8种典型选矿药剂的毒性,选用小鼠灌胃给药做急性毒性试验.在预试验中确定死亡率为0和100%的剂量后,按改良寇氏法计算其中6种药剂LD50,并做出比较.最大耐受量法测定其中2种药剂急性毒性作用.正戊基黄药等6种药剂的小鼠灌胃给药范围为101.7~1 611 mg/kg时LD50由大到小的药剂依次为丁胺黑药、十二胺、正戊基黄药、水杨羟肟酸、H205和Z200;醚胺GE-601、氧化石蜡皂的最大耐受量分别大于5 000 mg/kg、2 703 m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醚胺GE-601属于实际无毒的物质,正戊基黄药、丁胺黑药、十二胺、氧化石蜡皂、水杨羟肟酸属于低毒物质,而H205和Z200则属于中等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