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540篇
安全科学   238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1245篇
基础理论   211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大型原油储罐热喷涂防腐蚀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金属热喷涂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长效防腐蚀手段,常用于金属结构的腐蚀防护。从钢结构腐蚀及热喷涂长效防护的角度,阐述了在大型原油储罐建设中使用热喷涂防腐蚀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对其热喷涂防腐蚀工艺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2.
为更加全面地分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道的生态安全性并评价其生境状态,该研究在宁波市某再生水回用河道的生态修复段进行了水质监测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通过计算Wright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研究河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再生水输入河道生态修复段后,河道常规水质指标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Wright...  相似文献   
103.
模拟实验研究了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吸附作用,重点探讨了颗粒物粒径对苯并(a)芘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表面吸附-分配作用复合模式(2)苯并(a)芘在粒径d≥0.025 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表面吸附对吸附的贡献在68.7%至82.4%之间;当苯并(a)芘液相平衡浓度为0~8.87μg·L-1时,其在粒径0 007 mm≤d<0.025 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吸附作用为主,当液相平衡浓度大于8.87μg·L-1时,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苯并(a)芘在粒径d<0.007 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3)苯并(a)芘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大小顺序为:(d≥0.025 mm)>(0.007 mm≤d<0 025 mm)>(d<0.007 mm);(4)苯并(a)芘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配系数与有机质含量呈线性相关,其标化分配系数Koc约为1.26×105L·kg-1.  相似文献   
104.
长江口沙洲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提取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沙洲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沙洲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为437.6~1103.7μg·g-1,其中79.5%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而无机磷中以碎屑态磷灰石磷为主;有机磷约占总磷的20.5%.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潜在的生物有效性磷主要包括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等3种赋存形态,而长江口沙洲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有效性磷含量较少,约为60.5~510.9μg·g-1,平均仅占沉积物总磷的28.86%.  相似文献   
105.
家蝇AChE检测毒死蜱残留的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纯化的家蝇(Museadomestica)乙酰胆碱酯酶(ACh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缓冲液pH值、底物(ATCh)浓度、温度三个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8.5 ̄9.0,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为2.5mmol/L的条件下,该酶具有最大活性。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pH值的缓冲反应体系和不同抑制时间条件下毒死蜱(Chiorpyifos)对AChE活性的抑制,发现pH值为8.0时AChE对毒死蜱最为敏感,而且对毒死蜱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R2=0.9973),半抑制浓度仅为39.1μg/(L抑制时间为20min),检测下限为4.4μg/L。随着抑制时间的延长,毒死蜱对AChE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强,检测限可进一步降低。可见家蝇AChE是指示环境中毒死蜱污染程度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6.
摇蚊幼虫(红虫)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出现,成为困扰水厂正常生产运行的又一水处理难题.首先对其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生态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摇蚊幼虫大量孳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合理的生物操纵技术,通过鱼类与水生生物间的"下行效应",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摇蚊幼虫孳生为目的的生态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7.
活性污泥性质对短期膜污染影响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16种不同性质活性污泥混合液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上清液胶体颗粒(suspended solids insupernatant,SSs)、污泥混合液粘度(μ)、相对疏水性(relative hydrophobicity,RH)、Zeta电位(Zeta potential)均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渗透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膜污染阻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p分别为:0.898、0.712、0.810、0.691、0.837、-0.881;同时发现,胞外聚合物是影响活性污泥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rp=0.682)、污泥粘度大小(rp=0.633)、上清液胶体颗粒含量(rp=0.783)、Zeta电位(rp=-0.953)及相对疏水性大小(rp=0.877)的主要因素;在活性污泥性质中胞外聚合物是影响膜污染的根本原因,是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控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厌氧消化系统的物料及电离平衡进行分析,利用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值控制模型,并研制开发了间歇厌氧消化过程pH值与产气量最优化计算机软件.运用该模型可预测不同厌氧消化过程的最佳pH值,从而通过控制厌氧系统的pH值使系统产气量达到最大,通过2组对比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厌氧系统的pH控制在最佳值时系统产气较未对pH值控制时稳定,且总产气量平均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固定化AChE的流动注射型酶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小山  孟范平  朱琳  何东海 《环境科学》2006,27(9):1829-1834
以固定化鲅鱼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C 3.1.1.7)]为识别元件,以pH电极为换能器,构建流动注射型AChE酶传感器.该传感器在以磷酸盐缓冲液为载液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RSD=1.427%,n=10)和敏感性,可实现对有机磷化合物的在线监测;对甲基对硫磷具有线性响应的浓度范围为4.29×10-10-4.29×10-8mol·L-1,最低检测限为1.3×10-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企业和消费者日益认识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任何单个企业及其供应链的巨大挑战。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为气候减缓做出努力。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大多从企业的生产方面入手。最终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是所有生产者的最终服务对象,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碳减排作用以及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本文提出以产品为导向,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建立产品碳排放基准值,对基于供应链的所有参与主体进行责任分配,进而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碳责任账户。本文构建的责任体系框架具有更广泛、更有前景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