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7篇
  免费   130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373篇
废物处理   238篇
环保管理   375篇
综合类   2426篇
基础理论   79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67篇
评价与监测   261篇
社会与环境   178篇
灾害及防治   193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蓝藻暴发对巢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巢湖表层沉积物及上覆水体为对象,于蓝藻暴发前(4月)和蓝藻暴发期(7月)采集水样及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氮磷及其形态赋存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氮磷及其形态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结果发现,蓝藻暴发时,巢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减少,总氮增加,同时削弱了磷在空间上分布的异质性.从氮磷形态来看,蓝藻暴发未造成巢湖表层沉积物氮形态(NH4+-N、NO3--N和Org-N)含量和比例的明显波动,但却造成了活性磷(弱吸附态磷和铁铝结合态磷之和)含量及比例的下降,钙结合态磷(Ca-P)以及有机磷(OP)含量及比例增加,生物有效性磷(AAP)的含量的减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上覆水中叶绿素a(Chl-a)的浓度与铁铝结合态磷(Fe/Al-P)以及有机磷(OP)的含量显著相关(P<0.05),却与氮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相关性不显著.巢湖沉积物磷(Fe/Al-P及AAP)对巢湖水体蓝藻暴发具有促进作用,而氮及其形态对蓝藻暴发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2.
刘子刚  王铭  马学慧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0):1814-1819
根据全国泥炭资源调查的结果, 运用有机质含量、干容重、泥炭储量、泥炭地面积等数据估算中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并探讨其碳储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泥炭地有机碳总储量约15.03亿t.在各省和各气候区分布不均匀,四川省(6.45亿t)和云南省(2.91亿t)泥炭地有机碳储量最丰富,占总储量的62.29%.各气候区中高原湿润区泥炭地有机碳储量最大(7.14亿t),特别是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有机碳储量(6.30亿t)占总储量的41.92%.我国泥炭地有机碳密度一般在80~140kg/m3, 最大值为270~360kg/m3,最小值小于80kg/m3,其分布以燕山、太行山至横断山为界,西北部低,东南部高.泥炭地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均值为143.97kg/m2,滇南高原最高,达到637.06kg/m2.区域平均泥炭地有机碳积累强度为208.23 t/km2,若尔盖高原最高达3972.71t/km2.  相似文献   
23.
假单胞菌的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2,4-二氯酚(2,4-DCP)能力较强的细菌菌株GT241-1,克隆了该菌株的3,5-二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dcpB),采用的克隆策略为:用Southern杂交对dcpB进行定位后,构建重组质粒,再用斑点杂交从重组质粒中筛选目的转化子.经序列测定得知dcpB亚克隆片段全长4303bp,其中dcpB基因编码区765bp.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dcpB与已在GenBank登记的相关基因有一定的差异.dcpB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转化子中成功地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酶.  相似文献   
24.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日益受到关注,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整治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阶段性的治理瓶颈,亟须开展深度治理工作。为了解当前印刷行业VOCs治理存在的问题,通过资料调研、行业协会调研和印刷企业现场调查,分析了印刷行业的规模与地域分布、油墨分类、含VOCs原辅材料可替代性及印刷行业减排潜力等,并在行业发展、印刷技术与治理技术应用、VOCs环境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印刷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和集中度低、印刷与治理技术相对落后、企业治理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VOCs深度治理对策建议:1)不同印刷工艺企业分类施策、精准管控,建议对排放标准适当补充,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差异化环评审查,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污染天气应对、环境执法等工作中实行VOCs企业差异化管理。2)进行政策引导、财税支持,通过调整行业产业结构、把控环境准入政策、加大财税和奖补支持推动企业规模化、集群集中治理。  相似文献   
25.
The assessment of aquifer vulnerability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especially in agricultural areas because the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groundwater affects both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s considered, with the use of the generic and agricultural DRASTIC models as well as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assess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 of Barrax, in the province of Albacete, in Spain. Seven parameters—depth to water, net recharge, aquifer media, soil media, topography, impact of vadose zone media,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aquifer (DRASTIC)—have been considered as weighted layers to enable an accurate groundwater risk mapping. The results of the generic DRASTIC model indicated very low vulnerability to contamination for Barrax groundwater due to limited urba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wider area. However,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mpose pressure to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DRASTIC model show that 6.86% of the study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very high, 2.29% by high, 47.28% by medium, 38.28% by low, and the remaining 5.29% by no vulnerability to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groundwater in the area under study is quit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DRASTIC vulnerability index.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to acknowledge statistical uncertainty in the estimation of each parameter used, to assess its impact, and thus to identify the most critical parameters that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Depth to water and impact of vadose zone are the parameters that had the most noticeable impact on the generic DRASTIC vulnerability index followed by the soil media and topography. In contrast, the agricultural DRASTIC method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removal of the depth to water parameter followed by the topography and the soil media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6.
利用沉积物解读古环境信息的前提是必须清楚它的物源。金沙江干热河谷中存在的黄土状物质为解读金沙江河谷环境演化提供了一种物质载体。论文从物质组成相似性方面来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中黄土状物质的主要来源。通过测试分析黄土状物质以及其可能的物源,包括金沙江河漫滩、古堰塞湖沉积物以及金沙江流域山原红壤的元素和矿物组成后发现:金沙江古堰塞湖沉积物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矿物组成上与黄土状物质最为接近,说明古堰塞湖沉积可能是金沙江干热河谷黄土状物质的主要物源,这一结论与作者在野外观察到的凡有黄土状物质分布的地区,在附近就能找到古堰塞湖沉积的现象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7.
为科学合理服务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长三角城市群某市表层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1∶250 000和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测定土壤8 项典型重金属含量,运用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超标程度,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剖析重金属的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1∶250 000和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取得的两期重金属中,除As外的7项重金属含量均值都超过了江苏省和全国土壤背景值,说明土壤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相较1∶250 000调查,1∶50 000调查中除Cd外的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均明显增加,两期含量值变化幅度较大、连续性较差,一方面由于调查尺度增大致使具体差异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对局部土壤影响作用较大。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方法评价结果表明,两期土壤重金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尤以Cd和Hg污染为主,表明土壤存在明显的点源污染局部聚集现象。分析两期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异,经过多年,土壤中重金属累积严重,形成以Cd、Cu和Hg为代表的污染聚集。源解析表明,土壤中As、Cr和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叠加少量农业活动,Cd、Cu、Hg主要受人为工业活动的影响,Pb和Zn受交通运输为主叠加少量工业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催化消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倩  王仲鹏  孟明  张昭良 《环境化学》2011,30(1):331-336
本文针对柴油车尾气中碳烟颗粒污染环境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碳烟颗粒催化消除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转换频率(TOF)更能从真正意义上表征催化剂的内在活性,从而有利于认识真实的反应机制和开发更高活性的催化剂.基于碳烟催化燃烧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官厅水库和永定河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4  
马梅  王子健 《环境化学》2001,20(3):238-243
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方法对官厅水库-永定河流域沉积物中26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和1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测定,在4个采样点均检出多氯联苯和部分有机氯农药.其中PCBs和有机氯农药总量的最高点均出现在永定河下游的三家店,分别为9.7ng*g-1和26.7ng*g-1,按照国际关于沉积物质量的同类研究结果,判定为轻度污染水平.HCH最高仅为4.50ng*g-1,属轻度污染,DDT浓度以八号桥和三家店样点最高,分别为23.2ng*g-1和26.7ng*g-1,属中度污染.有机氯农药总量分布为三家店>八号桥>官厅大坝>雁翅,表明永定河下游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不仅来自官厅上游,也来自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30.
高危职业危害监测内涵及预警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职业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先管理高危职业危害,建立高危职业危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关键.通过职业危害监测、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和预警等术语阐述高危职业危害监测的内涵,并探讨建立利用现有技术平台、重点监控、多部门合作、多层次的纵向多维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