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188篇
安全科学   335篇
废物处理   238篇
环保管理   334篇
综合类   2348篇
基础理论   66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32篇
评价与监测   257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19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31.
A continuous air and precipitation sampling for carbonaceous particles was conducted in a field observatory beside Nam Co,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during July of 2006 through January of 2007. Organic carbon (OC) was the dominant composition of the carbonaceous particles both in the atmosphere (1660 ng/m3) and precipitation (476 ng/g) in this area, while the average elemental carbon (BC)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and precipitation were only 82 ng/m3 and 8 ng/g, respectively. Very high OC/BC ratio suggested local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could be a dominant contribution to OC over the Nam Co region, while BC could b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Southern Asia, as indicated by trajectory analysis and aerosol optical depth.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C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in Lhasa, those at “Nepal Climate Observatory at Pyramid (NCO-P)” site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Himalayas, and Nam Co suggested BC in the Nam Co region reflected a background with weak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nd the emissions from Lhasa might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here, while the pollutants from the Indo-Gangetic Basin of Southern Asia could be transported to the Nam Co region by both the summer monsoon and the westerly.  相似文献   
732.
钻井废弃物治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东辛采油厂钻井废弃物来源及其处理现状,介绍了几种现有钻井废弃物处理工艺,在钻井废弃物治理技术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3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交通、化工类的重金属污染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些造成了农村垃圾中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都在不断攀升.由于大气、水源的传播以及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文章利用布点采样分析的方法,调查了污染不同区域的农村垃圾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部门正确判断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4.
文章以长春市龙嘉机场为研究对象,结合机场参数指标,绘制机场噪声等值线图,并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评价机场周边噪声影响程度以及机场噪声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作用.文章首先对机场周边56个噪声监测点位进行机场噪声数据采集,通过专业软件进行飞行事件分析,在飞行程序及飞行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INM模拟软件进行机场模型构建,绘制机场噪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龙嘉机场Lwecpn 70以上区域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机场周边各类建设用地布局符合声环境标准当中土地用地的布局要求.  相似文献   
735.
山东省汽车喷涂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山东省内小型通用车、货车、电动商务车以及半挂车4类典型汽车喷涂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汽车喷涂企业中VOCs排放总量以及检出数量排序为:半挂车喷涂企业电动商务车喷涂企业货车喷涂企业小型通用车喷涂企业。各类汽车喷涂企业喷漆以及烘干车间排放的VOCs大多以苯类物质为主(小型通用车面漆烘干车间除外),在小型通用车以及半挂车涂装企业废气中烷烃类物质占比较大。不同企业以及各企业不同工序之间特征VOCs排放浓度有较大差别,喷漆车间特征VOCs浓度要远高于烘干车间。  相似文献   
736.
通过多年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排放量大幅下降,取得了许多成绩。面对当前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需要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更好的推动减排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37.
国家提出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本文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38.
通过采集高尔夫球场即将淹没的果岭土壤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库基样品试验,对水库扩容后蓄水初期水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水所含主要成分pH、高锰酸钾盐指数、总氮、总磷、氨氮和硝酸盐氮分别为7.4(mg/L)、30.8(mg/L)、1.16(mg/L)、1.189(mg/L)、0.21(mg/L)和0.11(mg/L);果岭20 cm土层库基土样pH、有机质、硝酸盐氮、氨态氮和有效磷分别为6.41(mg/kg)、10.29(mg/kg)、25.48(mg/kg)、25.76(mg/kg)和140.77(mg/kg).现有库基成分会改变库水高锰酸钾盐指标的升高.库水本身的总磷和总氮含量就严重超标.果岭库基本身的磷氮含量也很高.浸泡后果岭库基土样对降低浸出物总磷的严重超标起到了对冲的作用,致使总磷含量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739.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冲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制热障涂层冲蚀服役环境的模拟装置,来研究冲蚀失效机制。方法通过研制模拟热障涂层高温热冲击的燃气喷枪,在喷枪中设计速度、流量可控的颗粒送料系统,同时在装置中集成裂纹演化实时检测的声发射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热障涂层冲蚀服役环境的模拟,温度场、裂纹演化损伤参量的同步采集、输出与显示,从而完成了冲蚀服役环境模拟与关键损伤参量实时检测的一体化设计。结论装置能完成热障涂层常温、高温等各种服役温度、各种冲蚀角度、各种冲蚀速度等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并提供较为系统的损伤参量检测数据,为理解热障涂层的冲蚀机理、优化其设计制备提供有效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40.
芳香烃含量对直喷汽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增压中冷缸内直喷(GDI)汽油机上,开展了不同芳香烃含量的汽油对发动机颗粒物粒径分布和数量浓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热机工况下,随着负荷增加,核态颗粒物增加明显,颗粒物排放逐渐由三峰分布演变为双峰分布,并且芳烃含量高时,颗粒物排放明显增多.冷机工况及冷怠速时,芳烃含量对颗粒物的排放影响较小.和冷怠速相比,热怠速时颗粒物向小粒径方向移动,且颗粒物数量减少.热怠速时高芳烃含量的汽油排气中颗粒物相对较多.不同芳烃含量下,发动机参数对颗粒物排放会有一定影响,重芳烃含量高的汽油其颗粒物排放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