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1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4748篇
安全科学   897篇
废物处理   831篇
环保管理   1018篇
综合类   7470篇
基础理论   2207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538篇
评价与监测   514篇
社会与环境   480篇
灾害及防治   5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527篇
  2017年   603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1358篇
  2012年   1083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905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759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47年   1篇
  1921年   1篇
  1920年   1篇
  19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了判明大连市东部地区景观空间结构随开发过程所发生的定量变化,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选择大连市东部代表地区庄河市1988年和2002年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对庄河市区域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覆盖等,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开发建设及布局、土地管理、发展旅游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对沈阳市苏家屯区危险废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危险废物的来源、产生量、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危险废物管理处置对策,包括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加强苏家屯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源头控制危险废物污染产生和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等。  相似文献   
973.
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正向产业化方向稳步推进。本文概括了电子废弃物的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处理电子废弃物的现状。遵照循环经济理念,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饰面砖中资源化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飞灰的性质,利用飞灰、红泥及缸砂研制饰面砖,研究了飞灰对饰面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飞灰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2、Al2O3,构成SiO2-Al22O3-金属氧化物体系,可用作饰面砖的原材料;当飞灰掺加量为20%时,饰面砖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抗压强度19·2MPa,吸水率7·2%,表观质量达到一等品要求;与飞灰相比,饰面砖中重金属浸出能力大大降低:As、Pb、Ni、Cr、Cu、Hg、Cd水平振荡浸出毒性未检测出,Zn的水平振荡浸出值下降到飞灰中的0·014倍,Hg、Cd有效浸出毒性未检测出,As、Pb、Ni、Cr、Cu、Zn的有效浸出毒性分别下降到飞灰中的0·056、0·001、0·067、0·058、0·056、0·029倍。  相似文献   
975.
UASB处理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的中试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雒文生  张青  蔡振华 《环境工程》2006,24(5):89-90,93
研究1·2m3厌氧反应器(UASB),在自然温度(水温32~5℃)下,处理CODCr浓度为200mg/L左右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实验采用颗粒污泥接种二次启动法。水处理系统在水温32~5℃范围内运行6个月的时间,UASB反应器在上升流速为1·4~1·7m/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0~2·5h,CODCr有机污泥负荷(SLR)为0·06~0·13kg/(kg·d)时,去除效率比较稳定,CODCr去除率达40%~80%。  相似文献   
976.
蜡防印花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扩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蜡防印花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扩改设计,实际结果表明:机械洗蜡废水分流后经双级气浮处理,蜡回收率和处理水回用率可达90%以上;皂化脱蜡废水分流后采用酸化-气浮处理,蜡回收率可达95%以上,出水与印花水洗废水经微电解脱色,脱色率可达85%以上;混合废水经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出水达标排放。该处理工艺效率高,效果稳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高。  相似文献   
977.
杨丽芳  张志凌  徐晓军 《环境工程》2006,24(5):38-41,44
介绍楚雄德胜钢铁公司19·6m2烧结机尾除尘系统改造工程中使用三电极电除尘器的工艺及有关设计技术问题,并根据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在设计参数选择恰当的情况下,三电极电除尘器对烧结烟气有较好的除尘效果,这些经验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供烧结机尾除尘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78.
阐述了造成农产品污染的原因,进而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及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沈阳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79.
阐述了折光率法与电导率法测定稀土废水中高浓度氯化铵的原理和方法.在恒温和低悬浮物浓度条件下,折光率与氯化铵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当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氯化铵质量浓度在5 000 mg/L~60 000 mg/L与电导率显著相关.经t检验,两种方法与银量法差异均不显著,且操作简单,准确快速,适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现场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980.
Understand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sediments is critical because TOC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ediment TOC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sediment contaminants in the Cedar and Ortega Rivers, Florida, USA, using three-dimensional kriging analysis and field measurement. Analysis of field data showed that large temporal changes in sediment TOC concentrations occurred in the rivers, which reflected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gnitude of inputs into the rivers during approximately the last 100 yr.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TOC in sediments from the Cedar and Ortega Rivers was 12.7% with a maximum of 22.6% and a minimum of 2.3%. In general, more TOC accumulated at the upper 1.0 m of the sedimen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Ortega River although the TOC sedimentation varied with locations and depths. In contras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ediment contaminants, that is, tot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were found in sediments from the Cedar River.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OC and PAHs or PCBs in these river sediments. This finding is in contradiction to some other studies which reported that the sorption of hydrocarbons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sediments. This discrepancy occurre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OC and hydrocarbon source input loc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more TOC loaded into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Ortega River, while almost all of the hydrocarbons entered into the Cedar River.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locations of their input sources as well as the land use pattern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when relating hydrocarbons to sediment T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