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502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1261篇
基础理论   237篇
污染及防治   294篇
评价与监测   148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采用ATP-EMTP仿真软件建立有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并考虑接地电阻、档距大小,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杆塔塔顶电压与接地电阻成正比,并呈线性增加,随着电阻值增加,杆塔塔顶电压增加越来越快;当杆塔水平档距小于100 m时,直击杆塔塔顶电压随档距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当档距大于100 m时,杆塔塔顶电压的变化就不明显了;验证35 kV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可有效降低输电线路杆塔塔顶电压幅值,提出石化企业35 kV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相似文献   
152.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特点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流域的水电开发类型与空间格局,可为水库群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流域水电优化布局等提供科学参考。在流域分割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水电站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构建水电开发率、水电开发密度和水电开发强度3个指标对流域水电开发程度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水电站类型以高水头低闸坝的引水式小水电为主,高坝大库相对较少。梯级水电开发已拓展至岷江三级支流,汶川—都江堰河段是干流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河段,杂谷脑河是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一级支流流域。岷江上游流域的水电开发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梯级水电开发密度大于国内主要河流。农村小水电占水电站总数的82%,梯级农村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是将来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本文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不用类型水体(地下水、地表水、水库水和污水)中的10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除钴元素可滤态与总量测定结果相当之外总量均大于可滤态、地表水总量均大于可滤态、水库水除锰元素和镍元素可滤态与总量测定值有较差别外其它8种元素总量与可滤态测定值均无明显差异、污水除钛元素外其余9种元素总量与可滤态测定值均无明显差异。其中,地表水与污水钛元素可滤态均未检出,总量测定值为检出限的1倍至3倍,结果可信。此结果证明对于本次用于检测的样品中的钛元素,全部来源于悬浮于水中的直径大于0.45μm的微粒上,其它元素无此特性。  相似文献   
154.
炼金区土壤中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修正的Tessier方法和回归、偏相关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某金矿附近土壤中汞的赋存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和生物可利用性.结果显示该区土壤中各形态汞的含量趋势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其中有机结合态汞所占比重最大在60%以上,是最重要的赋存形态;土壤中各形态汞不是独立存在的,内部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如碳酸盐结合态汞可以转化成铁锰氧化态、残渣态的汞,而铁锰氧化态的汞与残渣态的汞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转化关系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是较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态的汞,其他形态汞被植物吸收较少.  相似文献   
155.
采用机载高光谱视频相机,在4个季节对太湖蓝藻进行7次、18个架次的有效拍摄。对拍摄到的高光谱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几何拼接等预处理后,提取不同浓度蓝藻和水草等其他物体的高光谱数据,发现不同浓度的蓝藻光谱在680 nm后表现出较大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高光谱数据降维后,结合k-近邻(kNN)分类算法,可实现对蓝藻的精准定位。定性识别结果经光谱预处理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进行特征波段提取,发现蓝藻光谱的季节差异主要表现在450 nm~570 nm和760 nm~910 nm波段。  相似文献   
156.
伴随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的深入,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逐渐成为制约流域水环境改善的关键.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集中体现,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本专栏是国家水专项“分散污水治理课题”团队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从污水治理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尝试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治理模式决策、“菜单式”工艺组合、设施运维与监管、长效管理等4个方面对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构建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以期为北运河流域以及其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7.
为研究高岭石对NH4+吸附的微观情况,通过Material Studio软件对高岭石单胞进行收敛性测试后构建了4×2×1不同水化程度高岭石模型,采用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方法对模型晶胞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交换关联泛函GGA-PW91,K点4×3×2,截断能600eV条件下,得到了高岭石稳定结构模型(误差<2%);高岭石对NH4+的吸附受温度影响明显,随温度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与吸附实验结果一致;动力学结果显示吸附类型主要为物理吸附,吸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和库仑力.  相似文献   
158.
赵倩彪  胡鸣  伏晴艳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1):5036-5046
2016~2020年在上海市区和郊区的6个点位开展了颗粒物系统性观测研究,分析了PM2.5的质量浓度以及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无机元素等化学组分,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PM2.5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上海PM2.5浓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年均质量浓度依次为46,43,37,40,39μg/m3,表现为冬高夏低,西高东低的时空分布特征。有机物在PM2.5中占比最高(30%~32%),不同年份和季节间的差异较小。二次无机离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其中硝酸盐的占比在5a间升高最多,且在冬季污染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解析得到PM2.5的来源有9类,分别为二次硝酸盐(30.6%)、二次硫酸盐(20.7%)、机动车(12.6%)、工业(8.0%)、生物质燃烧(7.7%)、扬尘(6.5%)、燃煤(5.8%)、海盐(4.8%)和船舶(3.2%)。机动车和船舶等移动源、秸秆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等生物质燃烧源的贡献浓度在研究期间呈现下降趋势,体现了相关治理措施的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9.
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城郊流域地表水硝酸盐来源示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硝酸盐污染已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城郊流域砚瓦川为研究区,采用水化学分析方法和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技术,并结合SIAR模型,定量识别旱季和雨季研究区地表水硝酸盐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阐明不同污染源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流域地表水无机氮主要以NO3--N和NO2--N形态存在,NO3--N和NO2--N雨季浓度平均值均高于旱季,而NH4+-N则呈现相反特征;流域内地表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主要以硝化作用为主,雨季其主要来源是粪肥污水,而旱季主要为粪肥污水和土壤氮淋溶,铵肥次之;不同污染源对流域地表水硝酸盐的贡献比例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旱季与雨季城镇污水排放的贡献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31.40%和65.66%,且雨季污水排放对NO3-的影响远高于旱季,夏季居民用水增加导致大量污水排放至流域内是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0.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otected natural areas. When facilitated by appropriate management, ecotourism can contribute to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well-being of local communities. As such, ecotourism has been proposed and practiced in different forms in many places, including China. This study assesse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t Xingkai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provincial Forestry Department, the Nature Reserve,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Observation was undertaken on three site visits and secondary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potential for providing quality natural experiences is high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s occurring rapidly. However, cur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resources, and tourism have yet to provide mutual benefit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ecotourism. The multi-stakeholder management style and the ambiguity of landownership within the nature reserve constitute structural difficulties for ecotourism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lthough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could provide a livelihood opportunity and interests in involvement in tourism have been identified among the local fishing community, current involvement is limited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mechanisms for participation.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anagement program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Then, a positive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 could be developed. Planning and policy requirements are discussed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protected area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