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480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1.
含Cr(Ⅵ)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还原处理含价铬的废水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微生物还原Cr(Ⅵ)因素包括生物体密度、初始Cr(Ⅵ)的浓度、碳源、pH、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含氧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微生物还原Cr(Ⅵ)技术作为一种富有创新的研究应用于Cr(Ⅵ)污染的环境恢复。  相似文献   
212.
水资源经济价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文基于水资源的效用价值论,探讨了如何采用效益分摊系数法来计算分行业的水资源经济价值,并具体应用于海河流域的6个案例区,计算了灌溉种植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水资源经济价值,6个案例区综合水经济价值为5.9~25.2元/m3,北京最高,安阳最低,计算结果为制定科学的水资源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13.
火电厂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企业生态角度分析了火电厂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运用能值理论对火电厂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以某发电厂采用清洁生产为实例进行了可持续性分析,结果表明:火电厂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14.
31P NMR与HPLC联用筛选高效有机磷降解细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有机磷农药污染地区分离到14株具有高效甲胺磷降解活力的细菌,并用HPLC对其降解效率进行分析,发现一周内降解率最高达74%.采用^31 PNMR对其降解产物进行了同步监测,发现其降解产物不同,其中有三株可以把甲胺磷代谢成磷酸.这三株降解细菌可以从环境中有效的清除有机磷的污染.  相似文献   
215.
新型缓释尿素对削减温室气体、NH3排放和淋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温室气体(CO2、CH4、N2O)和NH3的排放及水体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化肥的施用等农业排放是重要来源之一.本实验评价了新型缓释化肥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污染的影响,采用密闭箱法,在饱和田间持水量(WFPS) 60%的条件下,检测恒温(23℃)环境中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和NH3挥发.结果表明,30 d内缓释尿素组比普通尿素组释放的CO2、CH4、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降低24.69%、3.01%、26.75%,NH3排放量减少24.36%;模拟降雨条件的淋溶实验(15 d)显示,缓释尿素组的淋失率明显低于普通尿素组,总氮减少6.97%,尿素氮减少4.75%,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组淋出水样中尿素氮和总氮量所占比重均在淋溶第1 d最大,缓释尿素组尿素氮和总氮量分别为36.1%和41.23%,普通尿素组尿素氮和总氮量分别为48.7%和72.4%.结果表明,缓释尿素较普通尿素在消减温室气体排放和氨排放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6.
将气溶胶复折射率(Aerosol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ACRI)和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rowth Factor,Gf(RH))参数化方案进行耦合,提出了一种基于Mie散射模型的大气能见度数值改进算法.并利用成都市2017年10~12月WS600一体式气象站、AURORA-3000积分浊度计、AE-31黑碳仪以及GRIMM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分别观测获得的相对湿度(RH),干气溶胶散射系数(bsp),干气溶胶吸收系数(bsp),气溶胶质量浓度(PM10,PM2.5,PM1)及其数浓度粒径分布(N[r(RH)])的地面逐时观测资料,通过与两种能见度计算模型(经验参数的Mie散射模型和统计模型)在不同能见度区间(<2km,2~5km,5~10km,>10km)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评估了该改进算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三种能见度计算方法均能较好地模拟出能见度的变化特征;改进算法通过本地化参数化方案更准确地估计出DACRI和Gf(RH),从而可更准确地模拟出四类能见度区间,对应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90,0.89,0.93,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9.86%,10.39%,9.94%,14.06%.  相似文献   
217.
基于热光反射法(IMPROVE A)和热光透射法(RT-Quartz)二种协议分析方法和新型OC/EC分析方法对济南市碳质气溶胶含量进行了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协议方法在OC/EC的观测过程中因分析定义会造成碳质气溶胶质量浓度高估或者低估,且膜采样系统使离线分析的OC约为在线的1.65倍,而新型OC/EC测量方法相对于2种协议方法,去除了原理上和环境参数(如VOCs)可能导致的误差,在OC/EC/TC测量结果上均有一定优势,在实际运行中更具有准确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更加适合颗粒物中OC/EC长期业务化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218.
中国消费端食物浪费规模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浪费及其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全球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减少食物浪费逐渐被认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Plan B。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消费者作为消费端食物浪费的主体,其在消费阶段产生的食物浪费是食物损耗与浪费的主要来源。本文采用直接称重法,在全国典型地区(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和西藏)获取居民食物浪费的一手数据,首次在全国尺度上测算了消费端食物浪费总规模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结果显示:(1)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共3432万t,人均食物浪费量67.33 g/d,其中粮食浪费量占比最高(35.44%),其次是蔬菜(34.83%)和肉类(15.38%)。(2)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达6254万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 m2,按中国人均生态足迹1.5 hm2计算,相当于4169万人的生态位被挤占;水产类(39.28%)和肉类(34.22%)的生态足迹占比最大,分别为2456.23万hm2和2140.25万hm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我国消费端食物浪费的减量化,对于缓解食物浪费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压力、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9.
焚烧是城市垃圾处理主流技术,飞灰作为垃圾焚烧主要污染物成为垃圾焚烧污染控制关键环节。采集拉萨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样品,分析了飞灰中重金属含量及浸出毒性特征,并采用改进的潜在风险评价法及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价飞灰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拉萨市飞灰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且Pb的浸出浓度超过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浸出液最高允许值的16倍。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拉萨市飞灰中Pb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污染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其非致癌风险值高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推荐的非致癌风险值(HQ ≤ 1),对人体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其中 Pb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值分别为3.8975和9.7458,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20.
利用2007~2020年臭氧检测仪(OMI) OMNO2d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TVCD)数据、欧盟基本气候变量质量保证计划(QA4ECV)基于卫星观测约束下的NOx日排放估算数据(DECSO)、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臭氧(O3)垂直廓线AIRS2SUP数据,研究了汾渭平原NO2TVCD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NOx排放变化的响应,以及二者变化对于对流层中下层O3的影响.结果表明,汾渭平原NO2TVCD于2012年达峰,峰值为(9.8±4.6) x1015molec/cm2,2013年后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NO2TVCD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冬季均值约为夏季3.6倍;NO2TVCD并非随NOx人为源减排单调下降,夏季NO2TVCD低百分位上升;NO2TVCD变率为(-1.5±0.6)%/a,低于NOx排放降幅的1/3,可能与人为NOx大量减排的背景下,对流层NOx自然源的贡献大且相对贡献不断上升有关;对流层中下层O3变率仅为(-0.2±0.2)%/a,近地层O3变率为(0.8±0.1)%/a,汾渭平原对流层O3生成基本处于VOCs控制区或者VOCs-NOx过渡区,减排NOx无法降低对流层O3;汾渭平原NOx减排可有效降低城市高排放区NO2,乡村地区受NOx自然源影响较大,人为减排收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