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438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复合菌剂秸秆堆肥对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秸秆资源化利用对于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15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出可有效降解秸秆的复合菌剂JFB-1,研究了复合菌剂秸秆堆肥对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该复合菌剂能将秸秆堆肥的单个发酵周期缩短1~2 d,堆肥中有机质含量达到403.5~515.1 g·kg-1,C/N比降低至15.30~10.53.盆栽试验发现,施用水稻秸秆堆肥的效果总体好于相应的芦笋秸秆堆肥.与水稻秸秆对照堆肥比较,施用复合菌剂处理的水稻秸秆堆肥150 g·kg-1时,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33.5%和7.3%,土壤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16.7%和30.8%;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用秸秆堆肥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当施用复合菌剂处理的水稻秸秆堆肥100 g·kg-1时,栽培30 d的普通白菜生物量比水稻秸秆对照堆肥提高46.4%,表明复合菌剂JFB-1在秸秆堆肥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12.
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意义,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并分别探讨了正常排放和事故发生情况下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事故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机制和释放途径进行了评价,给出了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2类事故后果的估算方法.还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系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焚烧设施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最后以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回转窑焚烧炉为模拟案例对所建立的环境风险评价程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13.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磷素随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磷素径流输出特征,采用野外大型土壤水分渗漏装置对活地被物覆盖、死地被物敷盖和裸露对照这3种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磷素输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1)3种处理下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浓度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地表径流略高于壤中流,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总磷累积输出量大小排序为裸露(1.61 kg·hm~(-2))敷盖(1.33 kg·hm~(-2))覆盖(0.82 kg·hm~(-2));(2)裸露对照坡地磷素输出以地表径流为主要途径,占总磷径流输出总量的57%,壤中流和地下径流输出量分别占6%和37%;有覆盖和敷盖措施的坡地磷素输出以地下径流为主,占总磷径流输出总量的71%以上,而地表径流输出量则不足14%;(3)各处理中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磷素输出均以颗粒态为主,占磷输出总量的64%~97%.地下径流是红壤坡地磷素流失不可忽视的重要通道,覆盖和敷盖措施可控制磷素径流流失总量,但未能显著降低磷素径流流失浓度.  相似文献   
314.
模拟单级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批式试验,分析了不同消化时期污泥中挥发性固体物质(VSS)的去除率.同时,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活性污泥中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获得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初步探讨了高温消化时微生物多样性对污泥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时,VSS降解速率较快,消化120h即可达到38%以上的去除率;温度对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影响较为明显,芽孢杆菌是高温(55℃)消化时的主要种群;消化过程中,体系内部优势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这种及时调整使整个消化体系能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加快污泥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15.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168—1995)的颁布促进了土壤资源的保护、管理与监督,但由于时间跨度过长社会发展较快,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发达国家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指导值/筛选值,并总结了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16.
利用单一铜绿假单胞菌NY3生物膜在敞开体系中(非无菌条件下)处理石油废水,结果发现,生物膜可高效率去除高浓度含油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在2g/L含油水样中,连续运行25d,石油烃去除率可持续保持约91.1%.停止进水后,曝气可使生物膜活性恢复.自然环境中,配伍于NY3菌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红球菌属,其中在实验室能够培养出来的微生物经16SrRNA鉴定分别属于红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经检测,2株菌均有高的石油烃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317.
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技术途径与强化措施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从土壤、植物及其生境3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植物去除土壤重金属能力是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对国内外植物修复过程中所应用的强化手段与辅助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别阐述了施肥、水分管理、耕作栽培、修复剂、生物技术等方法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今后,植物修复技术需针对有应用前景的超富集植物进行生境特征的系统研究,并着重开发高效、低风险的土壤修复剂,注重植物修复成套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18.
小西弓矿床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矿床。金矿化在中元古代糜棱岩化绿片岩和长英片岩中呈脉状或蚀变岩团块产出,并且同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密切时空联系。详细的硫、氧、氢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床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与大气降水。晚古生代时期,哈萨克斯坦—北山与塔里木板块沿柳园—大奇山深大断裂发生碰撞与地体拼贴,其中挤压与伸展转换期的构造变形作用不仅致使前海西期岩体(层)发生深熔,形成花岗质熔浆,而且诱发含矿流体向低温与低压构造破碎带运移,进而形成小西弓金矿床。  相似文献   
319.
“异龙湖流域环境保护与总体规划”对经过预选的拟议措施进行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多目标参与评价分析,依据多目标参与评价的综合指数进行排序,优选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清单,最后,利用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最终选定措施对异龙湖水质改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20.
次氯酸钠消毒灭活是供水系统中颤蚓等蠕虫污染常用控制技术。文章通过考察次氯酸钠对颤蚓体表组织显微结构的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探讨次氯酸钠对颤蚓的灭活机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导致颤蚓表皮层出现波浪形褶皱或破裂、表皮细胞层与真皮细胞层分离、脂滴增多,削弱表皮层对次氯酸钠的屏障效应;次氯酸钠引起颤蚓体内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显著增加,对颤蚓具有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打破颤蚓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平衡,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在体内过度累积,这是次氯酸钠对颤蚓的主要灭活机制。研究为供水系统采用次氯酸钠灭活蠕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