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19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622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进一步探索数据挖据技术在组织事故预防工作中的融入性与适用性,基于24Model构建事故预控基础模型,通过预测准确率数值及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对比分析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与神经网络(NN)4种方法对组织事故防控效果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针对事故率控制(Y1)、职业危害预防(Y2)、财产损失3类预测目标(Y3),RF方法均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及稳定性,具有较优的预测性能。根据特征重要度(FI)排序,明确对组织事故水平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安全实践活动认知(SC5)及安全管理程序文件(SMS3),FI值均大于0.150 0。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测组织事故防控效果提供方法依据,同时为企业安全工作的规划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2.
针对走向工作面停采线与上山之间的护巷煤柱造成煤炭损失,支架回撤工艺复杂、巷道掘进量大等问题,提出走向工作面贯通上山与支架快速回撤技术。工作面贯通采区上山,利用上山回撤支架。在贯通前,利用压力拱模型分析剩余煤柱应力变化规律,并结合极限平衡区公式,确定让压煤柱为8 m;对贯通前基本顶合理断裂位置、让压调节机制、末采阶段采高进行了分析确定,并采取上山巷内补强支护及挂绳铺网措施。贯通上山后,首先利用支架对上山留巷,完成留巷后,利用上山回撤支架,先将上部端头3架逆时针旋转90°作为掩护架,在对剩余支架逐架回撤时,3个掩护架呈现台阶型。提出的技术取消了护巷煤柱及回撤通道,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减少了巷道掘进量,简化了回撤工艺。  相似文献   
43.
制备类沸石咪唑酯骨架ZIF-L材料,将其用作微固相萃取吸附剂,处理水中萘、苊、苊烯、芴、菲、蒽、荧蒽、芘等8种痕量典型多环芳烃,再用HPLC测定。试验表明,ZIF-L对上述多环芳烃的萃取效率明显高于商品化萃取材料C 18和多壁碳纳米管。方法在0.1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0.03μg/L,标准溶液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4.7%~9.5%,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4.5%~115%。将该方法用于北太湖5个点位水样的测定,测定值为未检出~3.40μg/L。  相似文献   
44.
湿热处理参数对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提高处理效果,对餐厨垃圾湿热工艺中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2因素5水平的完全试验,分析了湿热处理产物的比阻、脱水率和可浮油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餐厨垃圾固相脂质浸出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湿热处理参数对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初期,垃圾脱水率下降,加热40min后,脱水率开始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快,180℃加热100min达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餐厨垃圾脱油性能呈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趋势越明显;当温度达到1  相似文献   
45.
选择广东省为研究区域,探讨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结合WebGIS技术开展广东省危险废物登记交换平台的设计,使广东省危险废物管理提升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46.
污水污泥间壁热干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污泥间壁热干燥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其工艺参数、冷凝水水质和产生的污染气体,探讨了有机物水解机理.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与停留时间呈负指数函数相关.收集到的干燥冷凝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总有机碳(TOC)、挥发性有机酸(VFA)和氨氮(NH3-N)浓度均很高,pH值保持在9~9.5.干燥冷凝水中挥发性有机酸和氨氮来源于2部分:低温110 ~130℃时,主要发生蛋白质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和氨氮;高温140~150℃时,主要发生脂肪类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干燥温度低于150 ℃时,污泥间壁热干燥过程无污染气体产生.  相似文献   
47.
风险管理标准化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近年来三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国际标准化文件:Guide 73:2002,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和ISO/CD 31000,以及国际减灾理事会的白皮书,评述了国际标准化文件在风险管理过程环节的基本条款和管理框架.Guide 73指引了风险管理领域最基础的术语,对全球的风险管理制定出通用的语言.它强调对于安全领域,风险管理把焦点放在危害的预防和减轻;AS/NZS 4360明确地确定了相关风险管理的定义,解释了风险管理的程序,重点强调要控制风险产生的后果;ISO/CD 31000聚合了大约26个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关注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和不断地进行审评的重要性;IRGC强调群体感知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当群体认知到可能存在风险时,才会有利于用自己的判断经验去进行风险识别、划分和评价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最后述评了中国风险管理标准化的工作以及在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化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
49.
从某印染厂废水排放出口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活性艳蓝X-BR染料高效降解菌LPY68-14,经生理生化鉴定,该菌为埃希氏菌(Escherichia sp.).研究了影响菌株LPY68-14降解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缺氧、质量分数为0.2%葡萄糖为外加碳源、温度37℃、接种量4 mL、pH 7的最佳条件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活性艳蓝X-BR经菌株LPY68-14处理24 h后的降解率可达80%;当活性艳蓝X-BR质量浓度为100~400 mg/L时,该菌处理48 h后的降解率可稳定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50.
In this study,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investigated in six sludg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oncentrations of PAHs varying from 2,534.1 to 6,926.6 μg kg???1 (dry sludge) were observed in thre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ith phenanthrene (Phe), fluoranthene, and pyrene being the main compounds. In addition, 682.6 μg kg???1 PAHs were detected in one sludge sample from a food processing plant, with fluorene, Phe, and chrysene being the main components. No PAHs were detected in sludge samples obtained from two cosmetic plants. The levels and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AH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polycyclic musks (PMs) from the samples were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his comparison indicated that petrochemical refineries and road traffic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H loads in sludge, while PMs primarily originated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from cosmetic plants. Finally, the presence of 98.8 μg kg???1 PCBs in sludge suggested diffusional emission sources from electrical components containing PC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