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人为土壤形成过程及其在现代土壤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龚子同  张甘霖 《生态环境》2003,12(2):184-191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为作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人们培育了人为土,也出现了土壤退化。人为作用重要性的确认扩大了土壤学的视野,土壤不仅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人为土还是劳动的产物;土壤不仅是“植物养料的储藏库”,还应是污染物的缓冲带的过滤器。因此,建议用“六大成土因素”代替五大成土因素;用“人地圈”或“智慧土壤圈”来充实“土壤圈”。  相似文献   
82.
人为诱导下中国的土壤退化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学雷  龚子同 《生态环境》2003,12(3):317-321
根据ASSOD人为诱导下土壤退化的概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土壤侵蚀、荒漠化、盐碱化、贫瘠化、潜育化、土壤污染和土壤生产力丧失等主要土壤退化类型的动态变化,概括了中国人为诱导下土壤退化的特点及研究前景。到目前为止,中国土壤侵蚀的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南方红色土壤丘陵地区和东北地区;土壤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带,其原因主要包括不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沙丘移动占据农地或牧场而使之丧失生产功能;土壤盐碱化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部、黄河河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所致;由于过度垦殖,土壤因有机质匮乏而导致养分失衡;土壤养分长期的低投入、高支出造成全国范围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潜育化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四川阿坝地区,冻融造成土壤表层滞水是其主要成因;随着化学农业和城市化对农田的影响,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不断积累,土壤大量被用于非农业,土壤性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83.
难降解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共代谢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共代谢作用的机理、特点及研究现状,展望了共代谢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此文提出了一种测定薄板超塑胀形材料参数的新方法:等高胀形法,并在文中进行了有关公式的推导,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  相似文献   
85.
天目湖水环境现状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天目湖是江苏省开发建设的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然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了天目湖的水环境的巨大破坏。文章根据对天目湖的全湖周年水质观测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分析,在阐述天目湖水环境现状、旅游资源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天目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良好的水质是天目湖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首要条件;明确划定天目湖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截污工程;恢复植被,控制氮磷的入湖量;养殖业适度发展;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86.
蓝藻暴发引发的水华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健康危害,蓝藻水华污染因其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受到关注。蓝藻产生的藻毒素具有潜在致癌作用,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升高相关,其毒理学效应及其健康危害性更是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较之纯藻毒素的毒理学效应有很大不同,研究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哺乳动物的毒理学效应能为蓝藻水华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实验鼠产生的毒理学效应,如脏器细胞凋亡和对各脏器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损害;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实验鼠遗传毒性和促癌或致癌作用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7.
应用成组技术原理,建立了模锻件分类编码系统,并用计算机对某厂136个锻件进行了分类编码处理,获得了企业的产品频谱等信息。  相似文献   
88.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氮肥运筹和少免耕措施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降雨后麦田耕层土壤平均水分质量分数26.34%为径流事件发生的临界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常规施肥(T0)条件下,麦季径流水量达2185.05 m3·hm-2,径流侵蚀泥沙量达716.08 kg.hm-2,少免耕(T2)处理增加麦田径流水量达29.67%,减少径流侵蚀泥沙量达13.96%,而肥料运筹(T1)与T0处理差异不显著;就整个麦季而言,T0处理条件下,径流水全氮(TN)平均质量浓度和径流侵蚀泥沙TN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0.51 mg·L-1和1.19 g·kg-1,T1处理显著降低径流水TN质量浓度和侵蚀泥沙TN质量分数分别达11.63%和5.93%,T2处理显著降低径流侵蚀泥沙TN质量分数达7.95%;麦季氮素径流流失主要集中在小麦生育前期,包括径流水氮素流失量和径流侵蚀过程中由泥沙流失的氮素量。T0处理条件下,氮素流失总量达31.76 kg·hm-2,其中,径流水氮素流失量占麦季氮素总流失量95%以上,T1处理减少麦季氮素总流失量达9.25%,而T2处理则增加麦季氮素总流失量达16.75%...  相似文献   
89.
万蕾  朱伟 《生态环境》2010,(1):34-39
通过对苏州城市河道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河道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其它水体有明显不同。从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通过取样分析苏州苗家河水体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变化及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浮游植物产氧能力,结果表明:该河道氮、磷含量较高,浮游植物群落为绿藻一硅藻型,种类少,季节变化明显,水体中表层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底层。分析表层水体和底层水体叶绿素a的产氧能力发现,河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能力普遍较低。本文揭示了重污染河道中大量悬浮颗粒附着在浮游植物的体表,影响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能力,是整个水体和底泥中的溶氧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了重污染河道溶氧偏低产生黑臭的原因,为重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三种螯合剂(EDTA、[s,s】-EDDS、DTPA)对小麦幼苗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效应,并且通过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种植后土壤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形态。结果表明:EDTA、DTPA的添加导致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叶片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螯合剂的存在明显增加了Pb和Mn在幼苗根部和茎叶的富集,并增加其由根部向茎叶的传输.但对Fe和Ni的作用比较小。小麦幼苗收获时,除Zn之外,其它元素酸溶/可交换态金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增加,而各元素的可还原态由于EDTA等螯合剂的添加而有明显下降。添加螯合剂的情况下,富集量与酸溶/可交换态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大提高,且各处理组茎叶富集量与酸溶/可交换态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因此,三种螯合剂的添加主要影响的是生物可利用形态以及潜在的生物可利用形态,并且可能导致可还原态以及可氧化态向酸溶/可交换态转变,增加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也增加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