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91.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结合广东省江门市可持续战略规划的实践,对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概念、内涵、基本框架以及技术流程进行探讨。基本结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应以“环境社会系统”全新的视角,回答一个区域该如何化解“三大供需矛盾”,消除“三大危机”,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对区域环境社会系统这类开放型复杂巨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需采用专家经验与计算机建模相结合、反复试错、多元互动的综合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192.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苏中、苏北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域内部南北发展差距,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及现实意义出发,论述了“三沿”战略的背景及其理论依据,分析了“三沿”战略在江苏省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实现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3.
我国制革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刚  杨立中  欧阳峰 《四川环境》2001,20(4):16-18,22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制革废水的现状的新的处理工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4.
土地资源有限性与建设用地需求增长的矛盾加剧,建设用地增量控制亟需向总量管控转变,而合理分配区域间建设用地总量是实现其总量管控的前提。本文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供给约束两方面,筛选出常住人口、GDP、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等影响建设用地总量分配的主要指标,兼顾效率与公平,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建设用地总量分配模型,以综合基尼系数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约束的线性规划求解方程,得到2020年江苏省建设用地总量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基尼系数的建设用地总量分配兼顾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需求,提高了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基于基尼系数的分配结果与现行规划方案相比,综合基尼系数由0.330降为0.315,各指标的基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根据建设用地总量分配结果,结合建设用地现状规模,测算江苏省13个地级市现行扩张趋势下建设用地总量剩余空间的可使用年限,依据可使用年限与现行规划剩余时间的对比关系,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3类建设用地管控区域。苏州、盐城和徐州为合理缩减区,应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的目标,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管理;南京、无锡、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和宿迁为优化调整区,应采取"增量递减、存量优化"的调控策略,逐步缩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扬州、镇江和泰州为重点发展区,应适度增加年度新增指标配置,同时强化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地门槛。  相似文献   
195.
以入湖水系、湖体、出湖口为研究区域,基于20多年的监测数据,运用水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水文、水质、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湖水量及沙量均明显降低、水位变幅减小。(2)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浮游植物等指标的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4个指标年均值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SD、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密度自三峡工程运行后变化尤为明显。西洞庭湖的SD高于南洞庭湖,东洞庭湖的SD最低。ρ(TP)在湖体最高,ρ(TN)则在湖体最低。(3)入湖水系水质最好,出湖口水质最差。入湖水系水质一直维持在Ⅱ~Ⅲ类之间,水质良好;出湖口、湖体水质自三峡工程运行后以Ⅳ~Ⅴ类为主,变劣趋势明显。湖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东洞庭湖的富营养程度稍高于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4)初步认为:洞庭湖水文水动力环境条件的变化,整体上对水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湖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6.
底隙十字挡板对四边形流化床流体力学性能优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置入内构件实现流化床底隙区多相流矢量由混沌到归一的转化可获得床体内流体流化性能的改善.基于此,以底隙区置入十字挡板的四边形流化床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利用Eulerian-Eulerian双流体模型模拟其在厌氧、水解及好氧条件下优化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的能力,考察置入挡板前后流化床内流场、液相运动速率、气体相含率及湍流耗散率的反馈变化,分析其对流体运动的影响,并提出工程优化设计的方向.结果表明:底隙区置入十字挡板后,四边形流化床内液体循环速度最大提升15.7%,在上升区截面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液速峰值下降,有利于维持活性污泥的团聚作用,对提高流化床污泥负荷有利;整体气含率下降3.5%~6.9%,应用时可加入漏斗型内构件予以改进;在水解与好氧生物的模拟过程中,底隙区十字挡板的置入更能优化水力条件,湍流动能耗散率最大降低31.9%,对降低系统能耗提供了有利证据.研究证明,反应器内构件的设置通过流体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可以成为一种优化开发的捷径技术.  相似文献   
197.
剩余污泥中磷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磷资源的短缺和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针对磷元素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城市污泥中磷回收的必要性。探讨了污泥中磷由固相释放至液相的厌氧消化法、臭氧氧化法、热处理法、超声波溶胞法和焚烧溶出法等方法,并对回收污泥中磷的化学沉淀法、吸附解析法、焚烧热处理法、纳滤法等的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城市污泥中磷释放与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城市污泥中磷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8.
高文华  杜永芬  王丹丹  高抒 《环境科学》2012,33(9):3097-3103
潮间带是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为探明福建罗源湾潮间带的环境质量,于2009年在该区开展了野外调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o、Cr、Cu、Ni、Pb、V、Zn)浓度,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该区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整个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主要是粉砂和黏土质粉砂,重金属元素(Co、Cr、Cu、Ni、Pb、V、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48、77.82、23.24、40.67、36.25、134.75、111.21 mg.kg-1;互花米草盐沼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光滩区;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福建海岸带土壤背景值,但低于珠江口地区.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是本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矿床开采以及有机质降解产生的内源释放也是该区重金属元素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研究区具中等程度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Ni和Co是主要环境污染因子,Pb的污染程度较低;互花米草盐沼的潜在生态风险高于光滩区,不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Ni>Co>Cu>Pb>Cr>V>Zn.  相似文献   
199.
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初始藻密度、放置培养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下强电场电离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囊藻灭活率随曝气量、初始藻密度、放置培养时间、pH值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曝气量为500 mL·min-1,初始藻密度为9×106mL-1,pH值为9.18,温度为317 K,放置培养时间为4 d,处理时间为10 min时,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率接近100.0%.  相似文献   
200.
以洞庭湖区1950-2009年的灾情?雨情和水情等资料为依据,运用灾害系统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湖区农业水旱灾害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旱灾害时间序列中,其演变特征表现为:⑴具有明显的频发性,不同等级的旱灾在1950-1999年间为间歇发生,但2000年以来为连年发生,不同等级的水灾年年发生;⑵水旱承灾体受灾率?成灾率异常指数的演变具有高位波动性,其中以水灾波动幅度最大;⑶水旱灾害损失演变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水灾损失减少,旱灾损失稍有增加;⑷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毁灭性的洪溃决堤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涝渍灾害仍然频发,夏秋连旱灾害年年发生。水旱灾害的这些演变特征即是洞庭湖流域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河?湖?库蓄水量年际年内变化大,以及湖区各个阶段对防洪?排涝?抗旱等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差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