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7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257篇
安全科学   389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2549篇
基础理论   63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92篇
评价与监测   230篇
社会与环境   240篇
灾害及防治   2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51.
内分泌扰乱化学品对动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介绍了内分泌扰乱化学品(EDCs)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内分泌化学品可能与性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和其他受体(如芳烃受体)结合,也可能通过影响动物体内激素的代谢而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各实验室的重复实验不支持环境雌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的结论。已报道过的人体和野生动物生殖缺陷中具有充分证据的暴露-效应关系的实例为数不多。尽管野生鱼类变性是英国河流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污水处理场出水中的天然和合成雌激素足以引起鱼类的变性反应,而不是先前怀疑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产物。目前尚不能对EDCs对人体和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作出正确评价,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2.
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毒素是一类生物源小分子化合物,已知化学结构的达数千种生物毒素作为重要资源库在开发新药、探讨病因和生命科学奥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毒性强、生物学功能较特殊且不易找到有效的解毒剂等特性.因此,发展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毒素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物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免疫学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具有定性、定量、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关注,但仪器昂贵,成本较高.而免疫学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投资少,测定结果可靠,常常作为一些单位的首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等离子体共振法和极谱检测法在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时间方面又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应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受限,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853.
锰离子非均匀掺杂TiO2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测定C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D是水体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对于COD测定方法主要是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这些方法的测定工艺相对繁杂.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分步控制工艺制备锰离子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薄膜电极,并用该薄膜作为光电催化电极测定COD.在三电极体系中,比较该薄膜电极与纯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对于氧化丁二酸、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α-D-葡萄糖四种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电极体系中电子转移的电量与有机物完全矿化所需的化学需氧量(COD)有着内在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锰离子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薄膜氧化降解丁二酸、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α-D-葡萄糖的速率大于纯二氧化钛薄膜.进一步结合线性扫描伏安(LSV)、阻抗谱等光电化学表征,从锰离子非均匀掺杂引起二氧化钛薄膜光生空穴-电子分离,初步分析了其光电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854.
东湖沉积物中微生物量与碳、氮、磷的相关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武汉东湖3个采样点柱状沉积物中总氮、总磷、总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的垂向分布进行了测定,并对生源要素与微生物量之间垂向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柱状沉积物中总有机碳与总氮之间存在明显的同步变化趋势,其含量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处于纳污区的1号点的各种营养盐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点.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有着明显的双重来源,1号点含有较高的陆源有机质成分,而远离排污口部分的2号和3号点的有机质来源则以水生生物为主.微生物量在沉积物表层最高,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微生物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受有机质来源不同的影响,微生物量与总氮、总磷之间仅在远离排污口部分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5.
对氯乙酸氨解法生产甘氨酸所排放的工业废水首先运用多效真空蒸发兼热泵技术回收氯化铵,然后对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冷凝水采用一次吹脱-催化氧化-二次吹脱的工艺进行处理,可使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通过实验确定了冷凝水处理过程中的吹脱及氧化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56.
建立数学模型对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特性曲线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用数学模型考察和分析了气流状态和催化剂参数和载体参数等因素对催化器非稳态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7.
利用筛选得到的10株酵母菌组成复合酵母菌系统,并将该复合菌系统接种到泥浆反应器中对模拟油泥样品进行了处理。在对反应器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比较了复合酵母菌体系和经驯化的活性污泥体系对模拟风化油泥的处理效果,发现复合酵母菌在反应速度和油去除率上都优于活性污泥。利用GCMS对复合酵母菌处理体系中主要脂肪烃组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组分中脂肪烃部分在处理8d后基本被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858.
生产性IC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反应器以絮状污泥接种用于处理酒糟废水,运行至第180d时分别测定反应器第1、第2反应室颗粒污泥的VSS、产甲烷活性、胞外多聚物和辅酶F420等各项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具有较强活性,反应器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以上,出水COD不超过1000mg/L。  相似文献   
859.
钱枫  李伟  张溱芳 《环境工程》2005,23(2):79-81
为研究助燃添加剂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选择了 5种金属的氧化物及盐类作为基本成分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添加剂对炭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然后根据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得到了添加剂的最佳组成。本研究所推荐的添加剂能有效降低煤的着火温度 ,并提高其燃烧发热量。与某商品煤伴侣比较 ,在各种添加量时的助燃效果均优于该商品煤伴侣。  相似文献   
860.
Since the ability to degrade lignin with one kind of white-rot fungi or bacteria was very limited, superior mixed flora‘s ability to degrade lignin was investigated by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perior mixed flora reinforced the ability to degrade lignin,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both sample 9 and 10 were beyond 80% on the day 9.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lignin peroxidase(LiP), Mn-dependent peroxidase(MnP) and laccase (Lac) for lignin degradation was also studied. By examining the activities of three enzymes produced by superior mixed flora, it was found that Lac was a key enzyme in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but Lip was not; the enzyme activity ratios of Lac/MnP and Lac/LiP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ive with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lignin at the 0.01 level; and the ratio of MnP/LiP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lign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