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411.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社会形式。本文简单介绍了彭州市的概况,根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对彭州市进行生态经济分区,并确定了分区规划目标,相应的提出了重点建设领域,为当地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12.
现行的<抚仙湖管理条例>没有对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作明确的界定.从抚仙湖水位运行依据、抚仙湖水质标准依据、湖泊自然特征依据、抚仙湖湖滨带现状、抚仙湖沿岸污染现状、抚仙湖沿岸旅游景观和经济投入的可达性等7个方面对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的3个方案做了对比研究分析,界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在5~10年内,方案二具有较强的经济可达性.  相似文献   
413.
介绍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机化工废水的应用实例,讨论了这种技术在有机化工废水的应用效果和发展方向.结果发现,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效果好、脱附再生容易、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宽、可实现综合利用等优点前含酚废水处理的成熟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14.
浓缩冷冻结晶法处理废酸液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浓缩冷冻结晶法,在江西洪都钢厂硫酸酸洗废处理中的应用,表明该处理工艺选择偷回收的再生酸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要求,处理成本代,符合因地制宜,按实际情况选择工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15.
提出了应用高效农村有机物料腐熟剂—黄金酵素综合利用农村种植业废物和养殖业废物的思路,并通过不同配比堆肥的肥效对比试验,找到了较优化的配方。  相似文献   
416.
详细介绍了珠江流域云南片区点源及非点源污染负荷排放量及入河量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污染控制区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珠江流域云南片区点源及非点源排放量及入河量分布特征,认为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点源,而点源污染物入河量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点源。  相似文献   
417.
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与困境,寻找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时代呼唤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四大内容之一。从体制文化、企业文化、认知文化和心态文化4方面对海南生态文化建设战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18.
EDU对臭氧胁迫下菠菜急性伤害症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减轻近地层臭氧(O3)体积分数持续升高对作物的影响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s,OTCs)装置,对嘉兴尖叶、嘉兴圆叶和荷兰35三种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进行连续5 d,每天8 h的臭氧急性暴露处理,且在暴露前24 h喷施300 mg.L-1质量浓度抗氧化剂ethylenediurea(EDU),研究EDU对臭氧胁迫下菠菜急性伤害症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菠菜暴露于高体积分数O3时,叶片出现失水干枯、坏死斑等急性伤害症状,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响应参数显著降低,且下降幅度和暴露体积分数呈正相关。(2)菠菜经EDU处理后,光合特性参数明显提高。对O3和EDU作双因子分析发现,随着臭氧体积分数升高,EDU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显著,而对其他参数的影响不明显。由此可见,尽管EDU的防护作用对高体积分数的O3胁迫是有限的,但喷施EDU仍能有效减轻O3对植物的伤害,这对缓解农田生态系统O3污染灾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19.
活性有机碳含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凋落物的分解不仅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系统碳释放源之一。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过渡带的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松林凋落物分别添加在棕色针叶林土里进行恒温培养,探讨了不同凋落物类型有机碳分解速率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凋落物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累积总量在分解初期不一致,但由高到低的次序均为: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叶松林凋落物,40d的有机碳矿化累积量分别为76.53、47.42、20.56mg/g。这主要与凋落物的化学性质有关,主要决定于凋落物中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易分解有机物含量,而与凋落物的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w(C)/w(N)比等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0.
若尔盖高寒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俊琴  欧阳华  张锋  王春梅 《生态环境》2007,16(6):1723-1727
若尔盖高寒湿地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原湿地,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十分丰富,但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运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若尔盖高寒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方分布于沼泽集中或密集的地方,例如年保也则沼泽区,阿当乔沼泽区,牙哥曲沼泽和龙日坝沼泽等。黑河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高于白河流域,这也和黑河流域水系较多,沼泽率高于白河流域有关。从垂直分布上来看,很多地方有机碳含量在10~20cm深度要大于0~10cm深度的有机碳含量,20~30cm的有机碳含量最少。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含量有密切关系,其空间分布格局相似,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方有机碳密度也高,且黑河流域的值明显高于白河流域,有机碳密度值变化范围在0~105kg·m-2之间,其中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于21.5~105kg·m-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