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大气中CO2与O3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两种温室气体CO2和O3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从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酶、生物量及产量等多方面分析国内外CO2O3单独作用及复合作用对植物光合过程和机理、光合作用物质基础及光合产物的影响,深入了解两种污染气体作用下植物光合响应机制,以期为植物光合作用分子水平的研究以及有效应对未来全球大气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2.
S-TE污泥溶解过程中主要固形物质的变化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一株能分泌胞外酶、促进污泥溶解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p.AT06-2,将AT06-2培养液接种入不同浓度(TSS约为7、14和21 g·L-1)的剩余污泥,于60℃进行嗜热菌溶解试验,并与未接种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种后TSS和VSS溶解率都得到提高60h后接种试验VSS溶解率分别达到58.76%、50.17%和39.38%,而未接种试验VSS溶解率仅为34.00%、28.63%和25.22%.在固形物质溶解机理方面,VSS的溶解主要受酶催化效应和热水解效应的影响,TSS的溶解减量取决于VSS和FSS的组成比例.VSS溶解在初始阶段(t=3d)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接种后溶解速率常数Kd显著提高,分别从未接种的0.14 d-1,0.10 d-1、0.10 d-1相应提高到接种条件下的0.30 d-1、0.23 d-1和0.16 d-1.  相似文献   
203.
新民市柳河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新民柳河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柳河水源地地面水基因毒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地下水应着力控制躯体毒物质;(2)对于基因毒物质,监测断面优先控制污染物为As和Cr;而对于躯体毒物质,所有监测断面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均为氨;(3)在所有监测断面中,柳河上断面等六处有毒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数量级为10-5~10-4.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对这六处加大治理力度;(4)目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还没有包括在常规环境评价工作中,建议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该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4.
高光和低光下木本植物形态和生理可塑性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光资源的时空异质性普遍存在.为了提高光利用效率或有效避免强光的伤害,植物通常采取多种调节措施.植物适应林下异质、多变的环境过程中,表型的可塑性是非常关键的.植物表型可塑性与其环境异质性密不可分.植物通过生长变化、生物量分配、光合器官结构调整、叶氮分配、抗氧化防御系统、热耗散机制,以及长期的表型可塑性来增大截取光资源的潜力和实际光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为自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保护机制.大量实验证明,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表现出较大的表型可塑性,且其可塑性方式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对高光和低光条件的形态和生理可塑性适应,为了解植物在极端光照条件下生存与繁殖提供参考.大量的人工模拟与自然光照实验有待进行来阐明植物对自然光照条件的适应,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和依据.参96  相似文献   
205.
A/A/O微曝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日处理量为80000m^3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A/A/O微曝氧化沟工艺的设计思路及参数选择,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可信度高,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6.
Li Y  Yediler A  Ou Z  Conrad I  Kettrup A 《Chemosphere》2001,45(1):67-75
Effects of a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80) on the mineralization, metabolism and uptake of phenanthrene in wheat-solution-lava microcosm were studied using 14C-labeled phenanthrene. The mineralization and metabolism of phenanthrene were fast in such a system. At least 90% of the applied phenanthrene were transformed within 24 days. Only 0.3% of the applied 14C-activity were identified to be the parent phenanthrene. Most of the applied 14C-activity (70%) was recovered from wheat, in which ca. 70% were associated with wheat shoots (stems and leaves) and ca. 30% wheat roots. 33% and 20% of the applied 14C-activity had been constructed into wheat tissues of shoots and roots, respectively. The 14C-activity recovered in forms of CO2 and 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VOCs) was 12-16% and 4-5%, respectively. The major metabolites of phenanthrene were polar compounds (18% of the applied 14C) and only 2.1% were identified as non-polar metabolites. No phenanthrene was found in wheat shoots indicating that it could not be transported from roots to upper parts of the plant but in form of metabolites (mostly polar metabolites). Foliar uptake of 14C-activity via air in form of 14CO2 occurred. The presence of Tween-80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ts increase of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the system. Tween-80 also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the phenanthrene level in wheat roots, which probably resulted from desorption of phenanthrene from root surface caused by the surfactant.  相似文献   
207.
高羊茅对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石油污染土壤在外源微生物菌剂和高羊茅协调作用下的强化修复试验,对外源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去除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进行了没有植物、高羊茅草坪、高羊茅草种新育草坪3种不同情况下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有着良好的降解效果,去除率为36%~43%,而没有微生物菌剂和植被作用下的对照组的去除率仅为5.74%~6.0%;高羊茅草坪能够提高微生物进一步降解的能力,在直接铺草坪的情况下,去除率可以达到51%~62%;在播种高羊茅草种,形成新嫩草坪的情况下,去除率为48%~54%.结果表明,在直接铺高羊茅草坪条件下,微生物菌剂的强化分解作用可以提高41.6%~44.2%,在新嫩草坪作用下能够提高27.9%~30.6%,可以认为高羊茅草坪对于提高微生物菌剂的强化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试验过程中还对不同修复的土壤pH值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8.
本文介绍一种体内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形成试验的新方法。将卤代核苷制成植物油悬液作皮下一次注射,当小鼠体内卤代核苷剂量达到500mg/kg时,即可获得非常满意的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化着色效果。该法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卤代核苷用量亦较小。  相似文献   
209.
采用大肚移液管,将标准溶液配制成整数级别的贮备液、中间液、使用液时,利用工作曲线计算测定值需要引入校正系数,利用该方法可简化操作,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度、精密度。  相似文献   
210.
根据调查所得的南海市废水污染源,按照规范的评价标准和筛选原则,同时结合行业因素确定选标准,筛选出重点污染源156家,占全市调查工业企业数的3.4%,等标污染负荷量占调查负荷总量的87.6%,重点污染源主要分布在陶瓷,铝型材,纺织印染,电镀,造纸和制革等6个行业,流域分布主要在西江及佛山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