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61篇
安全科学   28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1231篇
基础理论   269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122篇
灾害及防治   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酸雨与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伤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婵娟  潘丹云  徐秋荣  周青 《环境科学》2010,31(7):1652-1656
为探索酸雨与稀土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以重要油粮作物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研究在模拟酸雨pH分别为3.0、3.5、4.5与稀土镧La(Ⅲ)浓度分别为60、100和300mg·L-1处理下大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单一酸雨与镧处理,酸雨与La(Ⅲ)复合处理组中大豆幼苗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两者呈协同效应,且pH越低,La(Ⅲ)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生长指标近同,相同处理组各光合参数的降幅不一致,其中最大荧光(Fv/Fm)和叶绿素含量(Chl)的降幅范围分别为9.53%~22.75%和9.14%~24.53%,较净光合速率Pn(22.78%~84.7%)、希尔(Hill)反应速率(15.52%~73.38%)和Mg2+-ATPase活性(14.51%~71.54%)小,表明各光合参数对2个胁迫因子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Pn变化主要受Hill反应速率与Mg2+-ATPase活性的影响,而Chl、Fv/Fm次之.表明酸雨与La(Ⅲ)对植物光合过程各环节的作用机制不同,光合作用受阻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黑藻吸附Cu2+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吸附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去除废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干样为生物吸附材料,研究了黑藻对水体中Cu<'2+>等温吸附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测定吸附前后溶液离子浓度变化以及pH值、基团屏蔽对Cu<'2+>吸附的影响,结合红外光谱技术,从静电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基团作用...  相似文献   
93.
外加淀粉酶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外加淀粉酶预处理剩余污泥,考察了淀粉酶对污泥的破解效果,研究了接种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和未接种产氢菌两种状况下,污泥厌氧发酵产氢效果,并与相应温度(60℃)热预处理污泥的发酵产氢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探讨了污泥发酵产氢过程中底物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预处理污泥4h后水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
脱水污泥等温干燥特性实验研究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DTG)对脱水污泥进行干燥实验,测定干燥参数和干燥条件对脱水污泥等温干燥特性的影响,研究了3个温度水平(85℃,100℃,120℃),5个空气流速(10mL/min,20mL/min,40mL/min,50mL/min,70mL/min)和3个升温速率(15℃/min,20℃/min,40℃/min)。结果表明,样品的干燥速率随着终温的升高、升温速率和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加快。脱水污泥的干燥过程主要分为加速、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且降速干燥段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干燥数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经拟合得到 。验证表明,拟合方程算得的MR值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该模型方程可用于描述城市污水污泥的干燥。  相似文献   
95.
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强化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了3套以5%炉渣+95%草甸棕壤为基质的地下渗滤系统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在水力负荷为0.1m3/(m2·d)条件下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分流位置位于系统内110cm处,分流比为1:1时,可提高地下渗滤对总氮的去除效率,总氮的去除率由59.37%提高至68.41%,且对COD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6.
论文以中国南海筛选的一株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C1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和新霉素(neomycin,Nm)对A.tamarense C101细胞生长、形态以及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经1 500μg/mL Nm...  相似文献   
97.
改性膨润土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再生水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水源的目的,使用河南信阳某膨润土厂生产的钠基膨润土,通过酸改性、铝柱撑改性和微波-硫酸亚铁改性制得三种改性膨润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实验结果显示,经XRD衍射分析可知,三种方法制备的改性膨润土,其矿物结构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变化,膨润土层间距都较膨润土原矿有所增大,可见其改...  相似文献   
98.
不同进水条件对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人工配水,研究进水在不同pH值,碳源类型,碳氮比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A/O/A)sBR工艺对生物法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进水条件对反应器的影响较大,当pH值为7.5,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1.4时,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系统对PO43--P,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8%,99.5%.N...  相似文献   
99.
针对钱塘江杭州段水污染现状,对钱塘江杭州段12个采样断面的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Fe、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5%,449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16%、2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Fe、Mn、K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代表沉积物的自然来源,Fe、Al的分布情况反映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同源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e、Al、K均与粘粒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反映了地球化学作用和水文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Mn与有机污染(OM)呈显著负相关,说明Mn的污染源与OM不存在同源性,相反,有机质污染导致沉积物锰含量有所降低,两者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0.
潘延安  雷沛  张洪  单保庆  李杰 《环境科学》2014,35(5):1727-1734
采集重庆园博园龙景湖不同区域沉积物样柱,分析沉积物上覆水和孔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特征,并利用一维孔隙水扩散模型(Fick定律)来估算氨氮和正磷酸盐的扩散通量和年负荷贡献量.结果表明,龙景湖沉积物-水界面氨氮从上覆水到孔隙水在垂直剖面上总体都呈现出增大趋势;表层(0~5 cm)沉积物孔隙水中氨氮平均浓度为6.13 mg·L-1±3.07 mg·L-1,是上覆水氨氮平均含量10倍.正磷酸盐垂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在表层孔隙水出现极大值;沉积物孔隙水中正磷酸盐平均浓度为2.01 mg·L-1±1.05 mg·L-1.所有区域氨氮均表现为由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新增淹没区库湾区域氨氮扩散通量低于6.0 mg·(m2·d)-1,龙景沟水库、龙景湖主湖原有湖区氨氮扩散通量分别高达47.19 mg·(m2·d)-1、40.29mg·(m2·d)-1.原有湖区正磷酸盐表现为由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扩散通量仍以龙景湖主湖及龙景沟水库最大,为7.89mg·(m2·d)-1、6.13 mg·(m2·d)-1.新增淹没区的河道、库湾及赵家溪部分区域正磷酸盐却表现为由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扩散通量为-1.93~-2.78 mg·(m2·d)-1.整个湖区氨氮年负荷贡献量为3.95 t·a-1,新增淹没区贡献率为85%;正磷酸盐年负荷贡献量为0.357 t·a-1,新增淹没区贡献率为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