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2篇 |
免费 | 227篇 |
国内免费 | 50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4篇 |
废物处理 | 29篇 |
环保管理 | 154篇 |
综合类 | 1196篇 |
基础理论 | 270篇 |
污染及防治 | 113篇 |
评价与监测 | 137篇 |
社会与环境 | 110篇 |
灾害及防治 | 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磁种-磁滤技术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种-磁滤技术处理广州市两条河涌的污染水,考察了磁种投加量、混凝剂用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TP、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6.2%、92.4%和93.9%,对CODCr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68.2%,但对NH4^ -N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仅为25%。 相似文献
872.
采用穿透渗漏实验方法研究了经水泥固化的重金属废物的长期渗漏行为。用由Pb^2+、Zn^2+、Cu^2+、Ni^2+和Cr^6+5种重金属组成的合成废物样品进行2组实验。实验研究了渗漏实验液流速、PH的变化和金属渗漏能力对固体废物长期渗漏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3.
以中国和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区,全面分析人文因子、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空间分异的影响差异.利用MODIS GPP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DEM数据、夜间灯光和人口密度数据等,基于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在全国和经济区尺度上分析2000~2020年植被GPP时空变化特征,探测植被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间的协同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中国及八大经济区植被GPP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4.46%,其中,呈极显著上升区域占19.86%,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中部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东部.影响因子探测结果表明,湿度、日照时数、降水和土地利用类型是中国植被GPP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湿度的影响力最高,q值为0.64.经济区尺度上,湿度、日照时数、降水是影响东北、黄河中游、大西南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植被GPP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而人文因子对东部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植被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大.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中国植被GPP空间分异主要... 相似文献
874.
滇池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2011年滇池表层沉积物中As、Pb、Cd、Cr、Cu、Zn和Hg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10个沉积物采样点S1~S10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草海的污染程度高于外海;相关性和主成份分析结果显示,滇池沉积物中As、Hg、Pb、Cd、Cu、Zn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来源。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1995~2011年滇池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草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Igeo年均值在0.41~4.44之间,按污染等级划分,除Cr属"轻度"外,其它重金属元素均处于"中度"到"偏重度"污染;同期外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Igeo年均值在0.41~2.59之间,Cd和Pb分别属于"中度"和"偏中度"污染,其它5种金属属于"轻度"污染,草海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高于外海。草海7种重金属元素的RI均值为861.3,潜在生态危害达到了"严重"程度,各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 > Hg > As > Cu > Pb > Zn > Cr,Cd和Hg是主要的重金属生态危害因子;同期外海RI均值为236.4,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各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 > Hg > Pb > As > Cu > Cr > Zn,Cd是主要的重金属生态危害污染物。 相似文献
875.
建立了罐采样-正压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分析方法。用正压采样器采集环境空气样品至罐中呈正压状态,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对氮气空白、除烃空气、不同湿度、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罐压及精确控制进样压力等因素进行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2O、CO2、CH4、SF6和CO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7 nmol/mol、1.5μmol/mol、0.1μmol/mol、9 pmol/mol、0.2μmol/mo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低、中、高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利用该法对环境空气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与该站点现有的高精度在线监测仪器同时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较好,该方法适用于城市环境空气和无组织废气中温室气体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876.
介绍了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光谱干扰和非光谱干扰,指出标准加入法和分析校准曲线法是消除和减少某些干扰最简单、快速的校准方法。在标准加入法中,当分析曲线呈线性时,表明分析结果可信,当分析曲线不呈线性,表明方法灵敏度随质量浓度变化而变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问题。以改变基体的质量浓度和在同一质量浓度的基体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标准两个实验可以验证标准加入法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77.
878.
宿迁市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9年8-9月宿迁市4个站点的采样资料,分析了宿迁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结合PMF受体模型,开展了VOCs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宿迁市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体积分数为8.6×10-9~79.4×10-9,平均体积分数为26.9×10-9,浓度水平较低.VOCs质量浓度表现为乡镇工业区(宿迁技师学院:(29.8±18.4)×10-9) > 城郊工业区(生态化工园:(28.4±20.6)×10-9) > 城市住宅区(宿迁中学:(22.6±11.5)×10-9) > 城市商业区(市供电局:(22.3±15.1)×10-9).各采样点4种组分(烷烃、烯烃、乙炔及芳香烃)日均浓度变化较为一致,且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末效应.宿迁市典型污染物为C2~C5烷烃、乙炔、乙烯、甲苯,间/对-二甲苯,不同采样点的关键组分基本相同,表明VOCs的来源比较稳定.OFP计算表明芳香烃和烯烃是臭氧最大贡献源.特征量比值分析发现,观测期间宿迁市VOCs有明显老化现象.源解析表明交通排放、溶剂涂料和工业过程是宿迁市VOC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79.
为探究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臭氧(O3)对生物活性炭(BAC)中微生物及出水消毒副产物(DBPs)的影响,以饮用水小试装置的O3-BAC工段开展研究,系统分析在不同O3浓度下的水质变化,溶解性有机物(DOM)特征,微生物活性和DBPs产生情况.结果表明,O3对BAC过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升微生物对DOM的利用效率,但O3浓度过高会导致出水中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SMPs)等有机物增加.当O3浓度从0 mg·L-1提升到2. 0 mg·L-1时,BAC中微生物存活率从95. 10%降至62. 60%,但O3将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使得微生物活性提高了62. 52%,BAC的生物过滤得到强化;当O3浓度增加到4. 0 mg·L-1时,微生物存活率降至49. 90%,同时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和SMPs增加,导致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和含... 相似文献
880.
我国重点城市饮用水中砷健康累积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数据,完善现有砷的疾病负担计算方法,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为评价终点,对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中砷污染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重点城市供水的饮水砷浓度很低(0.53μg·L~(-1)),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值(10μg·L~(-1)).其导致的总的终身癌症发病率为1.76×10~(-5).不同癌症的风险排序为:皮肤癌(1.53×10~(-5))肺癌(2.25×10~(-6))肝癌(2.30×10~(-8))膀胱癌(1.34×10~(-10));饮水砷导致的人均癌症疾病负担为1.91×10~(-6)人·a~(-1).其中,皮肤癌和肺癌分别占70.2%和29.0%,膀胱癌和肝癌的疾病负担可忽略不计,但其总体致癌风险仍高于WHO所推荐的10~(-6)人·a~(-1)的水平.虽然我国饮水砷水平不高,但致癌风险不容忽略,未来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可行的措施削减砷浓度,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