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446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174篇
基础理论   268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109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4 毫秒
561.
近年来,有关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大量涌现,但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尤其是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研究仍有待丰富和深化。有鉴于此,采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专利申请总量表示创新数量,以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分别表示高质量创新和低质量创新,进而采用DID模型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准自然实验框架。同时,为增强实证结果的解释力,采用PSM-DID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以及政府补贴方式的创新激励机制检验。结果表明:①碳排放交易制度在提高"处理组"企业创新数量的同时,也能促使企业兼顾创新质量,但从影响程度来看,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低质量创新促进作用更为强劲。②从企业所有权和规模异质性来看,碳排放交易制度主要对国有股份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创新质量有促进作用,而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进行高质量创新的诱导力度较小或不显著。③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弥补碳排放交易制度对高质量创新诱导乏力的不足,但创新激励效果因政府补贴方式而异,其中政府事前补贴优于政府事后补偿;此外,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促使政府为被规制企业提供更多的政府事前补贴,从而有效缓解企业"遵循成本"压力,推动企业转向高质量创新。由此认为,加大对小规模民营企业高质量创新补贴、采取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创新补贴方式,应是进一步助力碳排放交易制度诱导企业转向高质量创新的政策制定方向。  相似文献   
562.
为研究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对水生植物叶片元素组成的影响,在植物生长季,对南京3个湖泊的6种常见水生植物进行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并分析驱动水生植物叶片元素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叶片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97.03~672.70、10.63~39.16及1.15~13.30 mg/g,叶片C/N、C/P及N/P变化范围分别为13.15~50.36、31.39~458.60及1.88~19.06,其中叶片P含量变异最大,叶片C含量变异最小;(2)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叶片元素组成与湖泊富营养化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叶片P含量随湖泊富营养指数升高而增加,叶片C/P及N/P随之减小;(3) RDA分析表明,春季水生植物叶片C、N、P含量及C/N/P变化主要受水体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底泥总有机碳(SOC)含量的共同影响,夏季主要受水体总磷(TP_W)浓度的影响,秋季主要受底泥总磷(TP_S)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是NO X治理最佳技术,其脱硝效率、氨逃逸率与关键断面的流场状况密切相关。以某300 MW机组SCR脱硝装置为对象,在锅炉冷态通风条件下,对SCR反应器入口导流板出口、上层及中层催化剂床层上方0.5 m处3个断面进行流场测试,结果表明:沿烟气流动方向,3个断面A/B侧相对偏差系数分别为0.33/0.40、0.27/0.29、0.16/0.18,均呈现甲乙侧均匀,而前后墙差异大的特点。由于格栅、床层的整流作用,后续烟气流动的均匀性不断改善。通过建立全尺寸三维计算模型,CFD数值模拟优化结果显示,对非等距布置后墙的18个整流格栅逐渐加高,可使上层催化剂床层上方0.5 m处速度偏差从27.0%降到12.2%。  相似文献   
564.
为探求安全是否需要激励以及如果采用激励、从何激励的问题,对848名煤制油基地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将员工需求分为低层次需求、尊重需求、成就实现需求和超越自我需求4个方面,对每个具体需求构建需求场景。对控制变量进行差异性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文化程度和年龄对不同层次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全需要激励,低层需求和成就需求大于尊重需求,超我需求最小,负向激励不受欢迎;受欢迎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和文化下略有差异,考核制度、人际关系、物质激励等均排在前列,且安全动机由经济性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共同确定,精神激励制度不是安全动机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565.
为科学地认识地铁恐怖袭击事件下乘客疏散方式决策行为,基于随机抽样调查,采集乘客疏散交通方式选择意向数据,揭示不同地铁恐怖袭击场景下乘客心理特征及疏散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差异。结果表明: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乘客恐慌,恐慌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接受恐袭安全教育和通勤距离6个因素显著相关;除常规的行程时间、出行费用等因素外,安全性是乘客进行疏散交通方式选择的首要因素;在恐怖袭击事件导致地铁网络重要站点关闭情况下,仍有部分乘客选择地铁作为疏散交通方式,且选择比例随出行距离增加而增加;恐怖袭击事件的攻击方式影响乘客疏散交通方式选择,爆炸恐怖袭击下地面公交客流分担率高于其他方式,而持刀伤人事件下地铁客流分担率最高。  相似文献   
566.
为探究流淌火在变坡度地面的蔓延特性,丰富火灾研究理论,推进流淌火预防和风险评估的发展,采用1套自制矩形小尺度油槽系统,研究正丁醇变坡度、变泄漏速率情况下溢油定常流淌火的蔓延特性。结果表明:当泄漏速率相同时,坡度越大,正丁醇的加速过程越明显,当坡度从1°上升到4°,正丁醇扩散速率增大了40.8%;不同坡度下,正丁醇的平均火焰高度随泄漏速率的变化均呈现“上升-下降-稳定”趋势;流淌火蔓延过程中脉动方式分为2种:“跳跃-爬行”和“跳跃-爬行-回缩”;当泄漏速率较小时,流淌火蔓延过程中的脉动频率随油槽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泄漏速率较大时,脉动频率不再随油槽坡度的改变而发生明显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567.
张洪  潘辉  杨燕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46-1049
在构建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位序得分法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同时借助两轴折线图、散点图及拟合曲线等工具对17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收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绝大多数地市旅游业发展仍依赖于旅游资源;少数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收入出现偏离,成为非旅游资源依赖性城市。从资源属性来看,综合类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类的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568.
燃煤电厂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燃煤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机理,指出燃煤电厂对可吸入颗粒物的贡献及目前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措施的局限性,提出电厂在脱硫的同时应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569.
国内外企业安全培训调查及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国际劳工组织、日本和德国企业"双元制"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点和我国"系统型"、"过渡型"、"组合型"、"发展型"、"顾问型"、"索罗门型"和"螺旋型"企业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点;以国内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为对象,对2007年和2008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企业"与"个人"对安全培训的响应,揭示了不同企业当前的安全培训现状。结果表明:企业安全培训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趋于规模化、规范化,形成了安全知识结构、安全综合能力、安全管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复合培训模式;实现了高层次管理人员对安全培训的认同达95%以上,员工对安全培训的认同达89%以上;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得以提升,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达到安全要求,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笔者还对当前我国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今后各类企业安全培训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0.
为解决出口电器产品电气安全问题,政府部门检验职能逐步转向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管。通过在线检测及远程监管系统的建立,对企业综合信息、产品质量信息、外贸申报信息、政府监管信息等产业链信息进行管理和验证,实现了抽批检验、验证检验、过程检验、型式试验、质量体系监督管理、质量事故追溯等,对产品信息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实施有效监控,突破了政府部门传统检验监管发展的瓶颈,在保证监管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