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底泥盐分释放对北塘水库水质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南水北调通水后,水源改变及水库调度对底泥盐分释放的影响,2005年7月,取0~60 cm深度的北塘水库原状底泥样品,在实验室内模拟分析不同底泥含盐量、不同蓄水水质及水位变动和扰动条件下底泥氯化物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底泥中Cl-含量为0.043%,释放强度为0.12g/m2·d,Cl-含量越高,释放强度越大.在底泥含盐量相同的条件下,蓄去离子水的底泥Cl-释放强度是蓄水库水的1.87倍.扰动状态下,底泥中的Cl-有5.0%~9.5%释放出来,高于静止状态的3.2%~5.6%.水库运行水位发生变化,将影响底泥盐分的释放.1.0m水深条件下Cl-的释放量是1.5m水深的5.8倍.水库四周地下水中Cl-浓度为8.0×103~4.2×104mg/L,远高于目前水库水的Cl-,浓度.因此,一定要避免水库在低于设计低水位和周边地下水水位的条件下运行,防止底泥盐分释放及地下水反向补给造成水库水质的咸化.  相似文献   
82.
为揭示脱硫塔内SO2的浓度和脱硫效率变化,利用双膜理论为基础,以SO2为研究对象,针对SO2在脱硫塔内的传质理论,建立SO2的吸收模型,利用Matlab分析脱硫塔内SO2的浓度变化和脱硫效率随高度的变化,通过模型可以看出脱硫效率随高度的增加呈缓慢的增长,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技术萃取水中6种氯苯类化合物,全面分析对目标物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萃取试验的最佳条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法(HS -SPME -GC)测定水中6种氯苯类化合物,方法在0.500 ng/L~2.00×10^5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5 ng/L ~2000 ng/L,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9.8%~121%, RSD为4.8%~18.3%。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低于20%。  相似文献   
84.
张掖地区造纸厂废水灌溉区域微型生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纸废水流经灌区不同点进行微型生物监测 ,从微型生物的指示性角度出发 ,来说明造纸废水水质污染状况。通过监测得知 ,废水灌区微型生物共有 3 8种。其中藻类 1 0种 ,原生动物 2 8种。 3 8种微型生物均属多污性、α-中污性或 β-中污性种类 ,说明造纸废水治理效果较差且对灌区农作物及生态污染较严重。如何解决废水污染及灌区对废水的依赖性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5.
桂林桃花江是风景秀美的漓江的一级支流.近年随着桂林城市经济的发展,桃花江水质逐年恶化.水质的恶化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影响到了江内及江两岸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本文经过一年时间,对桃花江中下游植物资源做了具体调查,结果是:(1)桃花江中下游植物主要有45种,隶属31科,其优势种为构树、水榕、桃金娘、铁笀箕、葎草、芦苇、水蓼、水花生、苦草.(2)岸坡植物、水生植物呈层状分布,可划分为岸生、湿生、挺水、沉水四个植物带.(3)植物群落呈现出“小聚居,大杂居“的状况.根据调查结果,评价了桃花江沿岸植物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B/S结构的环境信息系统的优点及其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所包含的组件及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B/S结构的环境信息系统使用方便、易扩展、可移植性好。  相似文献   
87.
光化学方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平  陶涛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2002,21(6):590-593
实验研究了光化学方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效果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光化学方法受pH值 ,光照时间 ,催化剂等的影响 ,在pH =3、混凝后渗沥液光照 4h可取得 64 %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88.
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传统化学沉淀法的基础上处理含铬废水,采用还原沉淀法。首先调节pH值到3.0左右,用工业焦亚硫酸钠(Na2S2O5)还原剂,对Cr6+进行还原,最后用NaOH调节pH至8.5~9.0,使有害离子沉淀,废水达标排放。本工艺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常见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9.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国内外尤其国外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许多的研究工作。实质等同性原则在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经进行了转基因马铃薯、大豆、番茄、棉花、西葫芦、水稻、烟草以及芦笋的食用安全性评价,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方法,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文中将从评价的方法、原则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报道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并且指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报道,并且总结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从对藻类及藻毒素有良好去除作用的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到一株溶藻细菌P0 7,对该菌溶解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栅藻(Scenedesmus)及小球藻(Chlorella)的效果、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不但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解效果,而且对淡水中常见的栅藻及小球藻也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初始菌浓度越大,溶藻效果越明显,达到最佳溶藻效果的时间越短.当菌浓度为2 . 4×10 7个·mL- 1 时,3d后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可达到81 .67% .该菌溶藻无需菌体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是通过分泌某种非蛋白质类物质溶藻.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运动;不能利用大多数常见碳源.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P0 7菌株与多株芽孢杆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 7%以上,归属于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