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785篇
安全科学   344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50篇
综合类   1800篇
基础理论   383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182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91.
以高浓度氨氮城市垃圾渗滤液作为试验用水,在两级UASB(UASB1+UASB2)-A/O 试验系统中,对比研究了先在UASB1 反硝化(工艺1)与仅在A/O 缺氧区反硝化(工艺2)2 种工艺的脱氮过程.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300%的条件下,2 种工艺的氨氮硝化率均在99%左右,但工艺1 比工艺2 的TN 去除率高21%.2 种工艺的无机碳(IC)和pH 值的变化规律差别较大,工艺1 由于充分利用了原水碳源实现了高效反硝化,在系统中维持了充足的IC 和较高的pH 值,实现了75%~95% NO2--N 累积率的短程硝化.确认能否有效利用有机碳源是产生脱氮效率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92.
城市工业区周边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H市工业区土壤-稻米-谷壳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累积特征不同,Cd易于从土壤中向稻谷籽实迁移,而Cu,Zn,Cr,Ni,As和Hg等迁移能力则较弱.水稻籽实中不同重金属在稻米和谷壳之间的分配规律不同.营养元素Cu和Zn有向稻米迁移累积的趋势,而有毒有害重金属Pb,Cd,Cr,Ni和As则主要累积于谷壳中,Cr和Nj在稻米和谷壳之间的分配较均衡.重金属在稻米中的累积能力为:Cd>Zn>Ni>Cu>Pb>Cr>Hg>As,而在谷壳中则为:Cd>Pb>Ni>Zn>Cr>Cu>As>Hg.  相似文献   
893.
黄河河口地区生态供水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需水是指流域生态系统为维持一定程度的生态系统健康所需要一定质量的水量,以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等为目标,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针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供水规划,在提出配水效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配水量,计算了黄河河口地区的生态需水量、生态效益以及供水对减少断流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并进行了方案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当来水量分别为55×108、122.8×108或240×108m3时,产生的湿地综合生态效益则为34.85×108、47.18×108或54.72×108元。  相似文献   
894.
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稳定性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处理实际豆制品废水 ,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曝气时间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器内温度只有超过 28℃时 ,利用温度实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才能稳定地运行 ;另外 ,首次发现过度曝气对短程硝化影响较大 ,在过度曝气条件下运行12d ,硝化类型就由NO2--N累积率为 96 %的短程硝化转变为NO2--N累积率为39.3%的全程硝化 .因此 ,为使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稳定、持久地运行必须实现该工艺的实时控制 .  相似文献   
895.
在实验室烧杯实验中,通过利用光散射监控技术,以及测定絮凝后上清液的残余浊度和Zeta电位,研究了硫酸根和硝酸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盐聚电解质(PDADMAX)的絮凝性能.以不同浊度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目标物,详细地讨论了反离子中不同含量的SO4^2-或NO3^-对絮凝效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PDADMAX的絮凝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比浓粘度表征了反离子对PDADMAX溶液性质和吸附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离子明显影响了PDADMAX的絮凝性能.含有NOr的PDADMAX具有更强的“电中和作用”和更高的絮凝效率,而含有SO4^2-的PDADMAX具有更高的“吸附架桥作用”既更宽的最佳絮凝剂投量范围、更大的絮体.不同的SO4^2-或NO3^-含量的PDADMAX絮凝剂的絮凝效率不同,其中都在含量20%时效果最好.而且在高浊度条件下,SO4^2-或NO3^-对PDADMAX的絮凝效果有更明显地增强.  相似文献   
89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污水处理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检测和群落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重点对应用较多的PCR技术、FLSH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检测和生态学研究,可以分析确定系统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群体结构和活性,从而实现构建人工强化生态系统,提高废水生物处理效率的目的.分析认为,以DNA序列和相关的结构基因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种群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和成功的应用,而且必将会对深入认识和优化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加快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强化处理工艺的过程控制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7.
郑州空气颗粒物中PAHs的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郑州城区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气相色谱/燃烧系统/同位素质谱(GC/C/IRMS)分析表明,PAHs 的δ13C 值在非采暖季为-29.4‰~-23.4‰,采暖季为-30.0‰~-24.2‰,随着分子量的增大,PAHs 中 13C 降低.统计表明不同采样点的样品中的 PAHs 的δ13C 区别不明显(0.1‰<σ<0.8‰).两个季节中,三环和四环多芳香烃化合物荧蒽、芘和苯并(a)蒽的δ13C没有明显的区别,其范围为-24.5‰~-23.4‰,但是,五环和六环芳烃的δ13C 值有明显差异.随着分子量的增大,采暖季环境空气颗粒物中 PAHs的碳同位素比值变小的程度比非采暖季的大.采暖季的苯并(a)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的δ13C 值分别为-26.6‰、-30.0‰和-28.1‰,而非采暖季为-24.5‰、-29.4‰和-26.3‰.利用二元复合同位素模型,估算了不同季节机动车尾气和煤的燃烧对郑州城区苯并(a)芘的贡献.在非采暖季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率为 70%,在采暖季贡献率为 50%,煤的燃烧对六环化合物的贡献高于机动车排放的贡献.  相似文献   
898.
序批式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外加碳源,研究了序批式膜反应器(SBBR)在有氧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中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原水TN为80~110mg/L和溶解氧浓度为0.8~4.0mg/L情况下,出水TN小于15mg/L,NH3-N去除率达100%,TN去除率54%~77%,NH3-N容积负荷率为47~94mg/(L·d),TN容积负荷率为56~113mg/(L·d).TN的变化规律为在NH3-N降到零或最小之前,TN持续降低之后,TN有短时的上升后再缓慢降低.在较大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内,SBBR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能力,建议将NH3-N降解到零或最小值的时刻,作为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结束点.  相似文献   
899.
高效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菌株(R32)和复合菌群(Fh01)2种生物吸附剂与活性污泥进行复合使用,观察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模拟水样和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这2种吸附剂性能稳定,对进水pH值适应范围广,当pH值为1.0~7.0时,R32对50.0mg/L铬的去除率达71%~86%;当pH值为1.0~5.0时,Fh01对铬的去除率均在60%以上.R32对铬浓度、进水速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Fh01对低浓度含铬废水的处理效率高,当总Cr浓度为5.0~20.0mg/L时,对铬的去除率达100%.R32和Fh01串联曝气处理效果理想,吸附2h后,对总Cr,Cu2+,CODCr浓度分别为78.3,2.29,45.0mg/L的电镀废水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0%,99.2%,74.5%.  相似文献   
900.
A/O工艺硝化与反硝化反应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O脱氮工艺氨氮和总氮去除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根据试验结果和调研结果建立了A/O脱氮工艺专家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利用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专家控制系统可快速获得氨氮和总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实现达标、稳定、高效、低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