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93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利用VB语言作为编程工具,探讨了开发线切割3B格式自动编程软件的过程.通过该软件,可以直观显示线切割加工的轨迹图及其3B程序.  相似文献   
102.
2016年12月16~21日,京津冀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及实况天气图分析了此次极端区域重污染事件的天气成因,并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对京津冀主要城市PM2.5污染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结果表明:污染前中期500hPa高空为偏西气流伴空中回暖,后期转槽前偏南气流增温增湿明显;对应地面气压逐渐降低,辐合不断增强;垂直方向上,逆温层不断抬升加厚,中低层暖平流明显,风垂直切变小;大气长时间处于极度静稳状态也是造成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天气因素.污染期间,京津冀各主要城市PM2.5污染本地贡献占40%~60%;北京市PM2.5本地贡献为48%,其中16~17日北京市主要受沿太行山东侧的西南向输送通道(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影响,其后风速减小,北京本地及周边城市贡献增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针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决策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宏观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分析了决策观点和思维的多样性对宏观环境决策的意义,探讨了宏观环境决策与环境基础学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简述了清洁生产的概念与国外清洁生产的概况,评述了国内工业生产的现状及推行清洁生产的潜力和前景,并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土岩爆破作业安全评价与事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打分法对城市土岩爆破作业的严重伤害可能性进行评价,并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其严重伤害可能性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及可采用的预防途径,为实际伤害事故的预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芥子气气体发生的一种方法——渗透管法。在自制芥子气渗透管的基础上,研究了渗透管法发生的可行性、稳定性以及温度对膜渗透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湖北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是抵御湖区水系洪水灾害的天然屏障,而水库是现代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肩负着防洪减灾的重任。为探明湖北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选取湖泊可调蓄水量、水库防洪库容作为评估指标,通过构建湖库洪水调蓄能力评估模型,分析全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及空间分异特征。结论如下:(1)湖北省湖泊、水库综合洪水调蓄量为416.02×108m3,其中湖泊可调蓄水量为79.69×108m3,水库防洪库容为336.33×108m3,分别占湖库洪水调蓄功能总量的19.16%和80.84%;(2)湖泊可调蓄水量较大的地区包括武汉、荆州、鄂州、黄石等地市以及鄂东丘陵、江汉平原,而单位面积湖泊调蓄洪水能力较强的地区为鄂州、黄石、咸宁、黄冈,其值分别为405.99×104、400.31×104、392.32×104和391.22×104m3/km2;(3)水库防洪库容较大的地区主要为鄂西山地的宜昌和十堰,分别为119.18×108m3和 103.03×108m3,占全省防洪库容总量的66.06%,而鄂州、天门和神农架水库防洪库容极小,不足全省水库总防洪库容的1%;(4)湖库综合调蓄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与水库洪水调蓄能力空间分布相一致;从湖泊、水库洪水调蓄能力的构成来看,以湖泊防洪为主和以水库防洪为主的地市不相上下,水库在湖北省防洪体系中占绝对主体地位,同时湖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湖泊萎缩、水库险病等突出问题,可以通过退田还湖、除险加固等工作提高湖库综合调洪能力。本研究可为湖北省湖库防洪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湖泊;水库;洪水调蓄功能;空间分异;湖北省  相似文献   
108.
施肥及种植作物对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态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梅  侯彦林  皮广洁 《生态环境》2004,13(4):560-564
以中性紫色土为材料,通过向土壤添加氯化汞的模拟培养试验、施肥试验以及作物栽培试验,研究了汞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和重要微生物生理群繁育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添加HgCl2,总体上抑制了细菌、真菌、放线菌及氨化细菌的繁育,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纤维素降解菌在一定质量分数范围内被汞刺激增长,在另一定质量分数段则被汞抑制。施肥和栽种作物削弱了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使土壤微生物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说明利用农业措施修复汞污染的土壤是可行的。栽种作物时,汞对微生物的抑制效应受到掩蔽,作物产量和植株体内汞含量是汞污染程度的良好指标。以微生物和植物对汞污染的反应,基本一致的HgCl2危害质量分数指标是5mg.kg^-1。  相似文献   
109.
扬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扬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论述并评价扬州市主要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扬州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功能分区与项目策划,提出实施扬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太湖藻类抗逆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生才  陈伟民  高光 《生态环境》2004,13(4):500-502
分析太湖鲜底泥和干底泥中活体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几种太湖水华优势藻类经过低温、低光处理后的变化,探讨了太湖水华中的优势藻类对湖泊不良环境的适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鲜底泥中检测到11种活体藻类。经低温(5~6℃)处理的底泥中检测到8种活体藻类,总细胞密度为2100个·mL-1,比常温(10~28℃)下保存的底泥中的活体藻类种类(4种)更多,总细胞密度(1090个·mL-1)更高。长期干旱处理也不能使底泥中的藻类完全失去生命力;经过低温、无光处理7个月的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obliquus)依然保持良好的生长能力,只是微囊藻的对数生长期比对照出现的晚一些。它们在湖泊中广泛存在,在水华中的爆发的特性是与它们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抗性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