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50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1078篇
基础理论   311篇
污染及防治   568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针对某钼矿选矿厂浮选废水,以PAC、PFS和FeCl3为凝聚剂,以APAM-A和APAM-N为絮凝剂,以H2SO4和NaOH为pH调整剂,研究了不同混凝剂、不同pH值和不同水力条件下废水处理后的浊度和COD.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水力条件下,原水pH不调整,以APAM-A为絮凝剂,以PAC为凝聚剂,其用量分别为15 g/t,750g/t时,处理后上清液浊度为25 NTU,COD小于30 mg/L.浮选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选矿浮选流程,大大改善了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992.
污泥膜覆盖好氧发酵通风调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污泥膜覆盖好氧发酵通风实验装置。结合污泥不同发酵阶段通风量的需求,分别通过风机入口节流调节和变频调节实现实验堆体系统通风量的改变,测取了相应的堆体风压和风机功率;结果表明,2种调节方式均适用于膜覆盖好氧发酵工艺,但变频调节在调节性能上优于节流调节。而且,变频调节的风机能耗远小于节流调节,在小风量通风时相差可达5~6倍。由于功能膜的作用,变频调节的通风量近似为频率的二次函数而非理论上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3.
KMnO4缓释剂的释放性能及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延长KMnO4在地下水原位修复中的作用时间,通过改变KMnO4与石蜡的分散方式以及KMnO4与石蜡的质量比(P/W),对KMnO4缓释剂的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采用超声与搅拌联用(搅拌速度150 r/min)的分散方式更有利于KMnO4的均匀分布,随着P/W的升高,KMnO4负载量逐渐增大而绝对回收率逐渐减小.静态实验分别研究了缓释剂在8℃、不同pH与DO浓度下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在8℃环境下,缓释剂仍具有释放性能;缓释剂受pH影响较大而受DO浓度影响较小.利用缓释剂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COD以及对沉淀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缓释剂对COD去除率可高达57.1%,而沉淀量最少仅为投加纯KMnO4的8.5%.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烟尘净化用喷嘴的雾化性能,提出一种气液两相旋流喷嘴,用CFX软件对该喷嘴内部流场模拟的结果表明,强烈的气旋作用使液流呈环状,使气液混合流在达到喷嘴末端时易于破碎成雾。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Winner313型喷雾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喷嘴进行了雾化粒度测定,分析发现雾滴中位径与气液比的关系呈幂函数衰减,这一规律将有助于在工程应用时确定喷嘴工况。  相似文献   
995.
从制革废水中分离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菌ZY1,并对ZY1的反硝化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ZY1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在初始NO2--N质量浓度为80 mg/L、DO为5.7 mg/L、废水温度为30℃、废水pH为8.0、废水中Cr3+质量浓度为110 mg/L、反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ZY1菌对NO2--N的降解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996.
以4,4′-二溴联苯醚(BDE-15)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电极电压、初始土壤pH、β-环糊精加入量、NaCl加入量等工艺条件对多溴联苯醚在土壤中迁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极电压为5~15V范围内,随着电极电压的升高,土壤中BDE-15的迁移效果增强;初始土壤为酸性时、加入β-环糊精或NaCl后,土壤中BDE-15的迁移效果均增强。本实验选择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电极电压15V,初始土壤pH3,β-环糊精的加入量3g,NaCl加入量5g。  相似文献   
997.
史荣会  董文威  韩祯  张涛 《化工环保》2014,34(2):181-18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的颗粒更均匀,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实验结果表明:以Ce(NO3)3,Fe(NO3)3?9H2O,TiOSO4?2H2O为原料、按n(Ce)∶n(Fe)∶n(Ti)=0.2∶0.8∶1配比制得的Ce0.2Fe0.8TiOx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50 ℃、反应时间3 h、体积空速25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为99.8%,N2选择性为100%;Fe的掺加显著提高了Ce0.2Fe0.8TiOx催化剂的抗H2O和SO2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8.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RuO2-CeO2/γ-Al2O3、Fe2O3-CeO2/γ-Al2O3、Fe2O3/γ-Al2O3。在扬水曝气条件下,以西安某水源水库水为原水,考察了各催化剂对有机微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实验发现,催化剂反复多次使用并无明显失活现象,连续使用20 d以消除单纯吸附的影响后,仍然可在7 d内使UV254、CODMn、D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28%和27%。离子溶出实验表明,Fe2O3/γ-Al2O3有很好的稳定性。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制备工艺以及制备成本,选择Fe2O3/γ-Al2O3为最佳催化剂。为了使催化剂Fe2O3/γ-Al2O3具有最佳活性,分别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浸渍液浓度、浸渍时间等,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反应前后水样的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反应后大分子比例下降,而小分子比例提高,说明催化氧化将一定量的大分子降解成为小分子。  相似文献   
999.
对阳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Cu2+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25℃,溶液pH=6时,干膜对Cu2+饱和交换容量为0.506 mmol/g;随Cu2+初始浓度的升高,离子交换速率常数随之增加;随温度升高,离子交换速率常数随之增加;随转速升高,离子交换速率常数随之增加;离子交换过程与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拟合结果良好;△G0<0,表明离子交换反应能自发进行;△H0m>0,表明的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S0>0,表明交换反应是熵变增加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Shi P  Zhang XX  Zhang Z  Zhang Y  Wu B  Cheng S  Li A 《Chemosphere》2012,88(4):407-412
Mice were fed with source water (SW) and tap water (TW) for 90 d to evaluate hepatotoxicity induced by the drinking water. Histopathologic observation showed no obvious damage to hepatic tissue in the SW and TW groups. However, microarra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W and TW exposures affected many metabolic pathways, among which PPAR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signaling was most susceptibl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demonstrated that both PPAR-α and PPAR-γ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exposure groups compared to control.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vealed that PPAR-α expression level was increased from 23.37±0.53 ng g(-1) liver weight in control group to 26.60±1.43 ng g(-1) liver weight in SW group and 27.68±1.10 ng g(-1) liver weight in TW group (p<0.05). For PPAR-γ, the expression level was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d from 0.83±0.07 ng g(-1) liver weight in control group to 1.11±0.20 ng g(-1) liver weight in SW group and 1.16±0.07 ng g(-1) liver weight in TW group (p<0.05). The SW and DW posed no obvious hepatotoxicity on mice and PPAR-α/-γ could be used as a novel biomarker to assess public health risk induced by slightly 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