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3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61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113篇 |
综合类 | 1051篇 |
基础理论 | 102篇 |
污染及防治 | 52篇 |
评价与监测 | 8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15年 | 8篇 |
2013年 | 5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40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2篇 |
1975年 | 12篇 |
1973年 | 10篇 |
1963年 | 9篇 |
1961年 | 9篇 |
1957年 | 9篇 |
1956年 | 8篇 |
1954年 | 8篇 |
1940年 | 10篇 |
1939年 | 10篇 |
1931年 | 12篇 |
1930年 | 10篇 |
1925年 | 7篇 |
1923年 | 10篇 |
1921年 | 9篇 |
1920年 | 7篇 |
1919年 | 50篇 |
1918年 | 45篇 |
1917年 | 38篇 |
1916年 | 55篇 |
1915年 | 38篇 |
1914年 | 78篇 |
1913年 | 10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典型工作面为例研究了煤体注水、自动喷雾、磁化水喷雾、化学防尘等综合防尘技术在“三软”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施方法,并对应用中遇到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于减、隔震连续桥梁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有效性和响应特性,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有代表性的脉冲型近场强震记录时程分析,提出了用速度脉冲峰值及其周期之积来表示速度脉冲能量的方法,计算表明近场地震速度脉冲波能近似表征地震动破坏能力的大小,它和桥梁结构承受的地震响应大体成正比例关系.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仍然适用,但对于个别脉冲型强震记录效果不够明显,支座参数有必要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系统安全预测的本质与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系统安全预测的内在规律性、有效时间长度及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安全预测的本质就是建立系统安全可预测的思想。并针对目前的安全预测方法,提出了组合预测法,以提高安全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逻辑图的安全风险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率风险评估已成为研究复杂系统安全风险较为成熟的方法,其风险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故障树/事件树的,风险分析具有众多的静态特性.然而,大的复杂系统往往存在诸多动态因素,在风险研究需要考虑这些动态因素的情况下,基于传统故障树/事件树的模型则难以提供支持.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主逻辑图的安全风险建模;主要介绍了主逻辑图的概念及其建模方法,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主逻辑图分析事故场景,对场景风险的量化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某核反应堆例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笔者针对前文所述试验中出现的破坏现象和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该类桥墩的力-位移关系、延性变形能力、抗力特性、滞回模式、耗能指标、损伤破坏模式,以及配筋率、箍筋布置、剪跨比等结构参量对该类参数的影响,进而为实际铁路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了必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最小点火能的影响因素及计算误差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可燃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测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实验分析了求得最小点火能精确值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设备设施条件--敏感条件;分析了敏感条件下运用常规测试方法和常规计算公式中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对准确合理的测试方法及计算公式--直接积分法及拟合近似积分法,从而大大降低了误差度,获得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所处的学科结构体系,讨论了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所考虑的因素.提出了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思想、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学时比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