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66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900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水质监测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国持证上岗、计量认证、实验室现场考核和《亚洲地区实验室精度管理手册》编制过程及监测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国部分环境监测站在水质监测的实际操作、试样前处理、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完善我国质量保证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2.
在高铁现场监测数据基础上,根据环境监测经验确定了5种常见暴露声级测试的测量时间段,分别计算其暴露声级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采样起止时间不同对暴露声级监测的影响误差在1 dB之内,并且在暴露声级测试时,建议选择T5对应的时间段,该结论为科学合理地环境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63.
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生态环境评价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外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评价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评价的关键问题,即为生态系统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因此,为生态系统管理服务的生态环境评价中,管理者的配合和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价方法必须科学、可行;评价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且能够连续获得;评价结论尽量真实反映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864.
通过比较3个不同类型机场周边敏感点噪声连续1昼夜、连续2昼夜与连续7昼夜平均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声级值之间的差异发现,对于同一监测目标,连续1昼夜与连续7昼夜声级值差异不超过2.2 d B,连续2昼夜与连续7昼夜声级值差异不超过1.8 d B,连续1昼夜或2昼夜与连续7昼夜的噪声监测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65.
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4—5月在主城6区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利用ICP-MS分析其中的22种元素浓度。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区Ca、Fe元素在各粒径颗粒物中含量都较高,PM2.5中的S、K含量较高,PM10和TSP中Mg、Al的浓度相对较高。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尘、道路尘和建筑尘,TSP、PM10和PM2.5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性和同源性。  相似文献   
866.
中国生态监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监测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生态监测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目标是认识反映生态系统的状态和演变趋势,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分析了中国生态监测存在的5个问题:生态监测缺乏统一管理,部门间任务存在交叉和重复;生态监测技术不够规范,信息整合与利用困难;生态监测网络松散,国家级生态监测网络建立缓慢;环境监测法律依据不足,法制保障力度亟待加强;生态监测能力水平普遍较低,亟待建设。最后,从国家现实需求、生态监测现状以及监测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探讨了未来中国生态监测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7.
关于As和Hg在环境中的形态及其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叙述了水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含义及形态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并以Hg、As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动态变化及其监测分析为例,说明随着新仪器的开发研制及前处理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分离技术和检测手段相结合已成为重金属形态分析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68.
北京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水质改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污染排放信息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北京市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基于最新源排放清单,解析北京市当前主控污染物COD、氨氮排放的结构特征和空间特征,以期为北京市开展基于流域综合治理的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处理设施的环境统计口径,2013年,COD、氨氮的排放构成分别为2.7%、37.1%、35.0%、25.3%和1.5%、20.1%、54.8%、23.6%。其中,农业源中畜禽养殖排放是主要来源,COD、氨氮总排放分别占农业源总排放量的94.7%和87.0%。在北京市五大水系中,北运河流域排放量最大,COD、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总排放量的53.3%和57.4%。为改善北京市水环境质量,建议从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动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水利联通、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布局等4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69.
综合降解系数是水质模拟预测、水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并且受温度影响较大。首先基于北京市北运河代表站2010年逐日水温资料,根据描述氨氮降解系数与温度之间数量关系的经验公式,得到随水温变化的动态降解系数以及年均水温对应的恒定降解系数,并采用模型试错法进行修正。然后基于MIKE11模型,模拟了采用变降解系数和恒定降解系数2种情景下北运河榆林庄断面氨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情景均能较好地模拟氨氮浓度的年变化趋势,但采用变降解系数下大多月份模拟得到的月均质量浓度相对实测值误差较小,尤其是4—12月各月平均质量浓度模拟误差控制在15%以内,全年日均质量浓度模拟误差不足4%,模型表现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87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是评价、考核空气质量状况的基本依据。为了保证在不同时空、不同环境状况下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各个国家或组织在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标准状态(温度和压力)进行了定义。但是,由于标准状态定义不同,即使是同一环境状况下的同一实测结果进行标化计算后的污染物浓度也不相同,达不到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建议中国在未来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所采用的标准状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