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670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青岛采暖期不同天气状况下大气颗粒态无机氮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于2007-10~2008-04采集了青岛近海采暖前及采暖期内大气气溶胶样品,并运用离子色谱法(IC)分析了颗粒物中的无机氮组分.结果表明,采暖期内青岛颗粒物和无机氮的浓度都有明显增加,采暖期颗粒物质量浓度为137.41μg/m3,比采暖前增加了82.2%;NO3--N和NH4+-N浓度分别由采暖前的2.48μg/m3和6.95μg/m3增加到采暖期的4.43μg/m3和10.28μg/m3.天气过程对于青岛颗粒物浓度和无机氮离子浓度均有较大影响.采暖期晴天颗粒物浓度均值为181.34μg/m3,较采暖前增加32.0%,主要源于二次气溶胶的NH4+-N和NO3--N浓度分别为5.56μg/m3和1.86μg/m3,低于采暖前.雾天因为低温高湿和污染物的循环积累,样品中颗粒物、NH4+-N和NO3--N平均浓度比采暖前浓度增加了1~2倍.大风降温天气下颗粒物浓度及无机氮组分浓度均有所降低.采暖期烟尘和飞灰的排放明显影响青岛大气颗粒物和无机氮的粒径分布,特别是细粒子部分.青岛近海颗粒物及NO3--N质量浓度呈现双峰分布,采暖前峰值出现在0.43~0.65μm与3.3~4.7μm的范围内,采暖期积聚模态峰值移至0.65~1.1μm范围内.NH4+-N粒径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积聚模态.  相似文献   
102.
胞外分泌物和天然有机物对混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研究了胞外分泌物(EOM)和天然有机物(NOM)对絮凝除藻及混凝除浊的影响.实验发现,EOM对混凝有利弊双重作用,它会阻碍絮凝剂的电中和作用,只有当改性壳聚糖投加0.2 mg.L-1时藻表面电位才开始由-40.6 mV下降到-14.7 mV.但它一旦结合絮凝剂后便成为助凝剂.除浊实验发现,适宜浓度的EOM(5.18 mg.L-1)能使浊度去除率达到峰值(96%),所以EOM能提高混凝效果.而NOM则对混凝只起负面影响,加入NOM后最佳除藻及除浊率分别下降11%和18%,且絮凝剂最佳投加量分别由0.35 mg.L-1和0.1 mg.L-1上升到0.7 mg.L-1和0.3 mg.L-1,所以实际混凝除藻时,合理地利用EOM同时去除NOM是减少混凝药剂、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GC-FPD)检测方法,并且检测了生活饮用水中7种有机磷农药.与传统的气相色谱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在生活饮用水有机磷农药的测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杀虫剂西维因毒性及雌激素活性进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50年代,以西维因为代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入市场,成为继有机磷农药的第二主力军。西维因被广泛用于果树、蔬菜、粮食、药材、茶等作物,毒性作用日益暴露,干扰人体内分泌,损害生殖系统,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西维因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西维因的毒性及雌激素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5.
根据2003~2004年对柘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调查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富集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柘林表层沉积物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顺序为HgCuPbCdAsZnC r,其中Hg,Cu,Pb的富集系数大于1;以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柘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上处于低水平,从空间上看,只有S1达到中等强度。就各重金属元素而言,Hg是柘林湾的主要污染元素,决定了海湾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水平及其空间差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对南黄海进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不但需要选取合理的生态变量和生化过程及过程参数,而且还需要模型能够客观地再现该海域关键的物理过程.在建立波浪-环流-潮流共同作用的中国近海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物理过程下的南黄海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模型,旨在通过数值模拟认识南黄海的生态动力特征,并探讨关键的物理过程对生态的影响,特别是潮流和波浪混合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作用机制.本文先给出理论模型及模型配置.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吡草醚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以及在三种生态水样和土悬液中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吡草醚在酸性水环境中比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易降解;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吡草醚在三种生态水中的降解速率较快,降解半衰期分别为:水库水4.56d,河水3.96d,池塘水1.35d;吡草醚在土悬液中降解较快,这与其碱性条件和含量较高的可溶性碳有关。  相似文献   
108.
植物根际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莽  张忠智  孙珊珊  乔玮  刘晓 《环境科学》2009,30(12):3703-3709
采用室内盆栽方式,研究了高羊茅对烃降解的影响,测定了土壤中烃的降解、微生物数量、荧光素二乙酸酯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总石油烃在根际土壤体系比非根际土壤消失得更快.在试验进行10周后,非根际与根际土壤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11.8% 和 27.4%.试验过程中挥发的石油烃损失很少.根际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及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石油化合物对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具有显著影响.相比无草被体系,种植有高羊茅的体系显著增加了石油烃降解的一级速率常数.因比母体化合物降解缓慢,4种氧化态多环芳烃1-二氢苊酮、9-芴酮、蒽醌、苯并芴酮,在处理过程中浓度不断增加,说明其是在处理过程中形成,并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109.
海水养殖区沉积物中溴氰菊酯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水养殖区沉积物特点,研究建立了其中溴氰菊酯提取、浓缩、净化方法,对溴氰菊酯及其杂质进行分离,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费用低等特点.通过对不同养殖区中沉积物进行加标试验测定,方法回收率为79.1%~99.3%,精密度3.6~7.1%.  相似文献   
110.
微生物传感器测定河豚毒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衣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识别元件,采用夹层法固定化微生物膜与氧电极组成毒性微生物传感器,实验了3种不同菌株生物传感器对河豚毒素的响应能力,得出对河豚毒素敏感的微生物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实验得出地衣芽孢杆菌传感器最佳工作条件为pH=7.76,温度35℃,底物GGA质量浓度为21.5 mg/L.在此条件下传感器对河豚毒素响应的标准曲线y=0.0025x+0.0122,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0.97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