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6篇 |
免费 | 1119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06篇 |
废物处理 | 42篇 |
环保管理 | 159篇 |
综合类 | 1906篇 |
基础理论 | 454篇 |
污染及防治 | 341篇 |
评价与监测 | 149篇 |
社会与环境 | 154篇 |
灾害及防治 | 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篇 |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94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179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224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了解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是准确拟合土壤有机碳在垂直方向上的连续变化、开展其三维空间分布模拟和估算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基础.基于171个土壤剖面采样数据,利用指数递减函数拟合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分析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探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海拔、与河流距离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作用,进而揭示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有机碳均值分别为19.42、9.59、5.99和5.20 g·kg-1,表现出显著的剖面递减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40 cm以上,占整个土壤剖面的质量分数为72.17%,是研究成都平原区水稻土碳源/汇的关键部分.拟合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指数递减函数的2类参数呈现出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空间相关性;参数C和k的块金系数分别为55.400%和47.671%,表明成都平原区水稻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回归分析揭示,成土母质和土属是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主控因素,但海拔、与河流距离和土地利用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拟合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构建其三维空间预测模型和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时,应重点考虑成土母质和土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太湖有色溶解有机质光谱吸收空间的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分析了冬、夏季全太湖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吸收系数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就太湖CDOM 的组成而言,冬、夏2 季的CDOM 均可大致划分为2 类,夏季,一类位于太湖西部沿岸及北部湾区,另一类位于太湖东南部区域;冬季,其一位于太湖北部及北部湾区,其二位于太湖的南部.太湖北部区域入湖河道输送的有机物是造成该区域CDOM 的组成类型及浓度区别于太湖南部的主要因素.冬、夏2 季不同盛行风引发的风生流,是造成CDOM 在太湖呈现不同季节、不同空间分布的基本原因.在这2 季中,北部湾区的CDOM 的浓度均大于其南部区域,且南部CDOM 浓度的空间变化较北部平缓.冬季全太湖CDOM 组成的空间变化较夏季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995.
996.
反硝化真菌-细菌优化组合及其脱氮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种真菌中筛选到3株脱氮活性较高的真菌,并将其与一株从武汉市郊新筛选分离到的具有较强脱氮能力的细菌HS-03进行混和培养,通过正交实验确立其最佳培养条件。正交实验方差分析表明:碳源、pH值和温度3个因素对脱氮率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菌种因素对脱氮率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真菌与细菌混合脱氮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琥珀酸钠为碳源,NaNO3为N源,C/N为10,pH=7.5,温度30℃。细菌HS-03和真菌Fusariumoxyspurum的组合优于其它组合。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组合能在21h内去除10mmolNO3-,优于相同条件下细菌HS-03或真菌F.oxyspurum的反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南四湖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的重要输水通道,对其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阶段实施的输水干线水质改善进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SMS软件建立了南四湖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边界简化、网格划分、参数选取与设置、模型调试与检验等研究工作,确定了各计算方案的水力学和水质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了南四湖上、下级湖调水期的二维流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全面实施“治、用、保”流域综合治污体系,并发挥综合效益的控制方案4的水质最好,同一控制方案输水主航道的水质最好;上级湖控制方案4的调水出湖口CODcr为19.81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TP为0.0534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河流)标准,但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下级湖各控制方案的调水出湖口CODcr和TP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且在相同工况下,下级湖水质优于上级湖;南四湖上、下级湖输水水质模拟计算结果与各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的总排放量相一致,即总排放量大的控制方案其调水出湖口的污染物浓度也高. 相似文献
998.
湘江湘潭段水环境主要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依据2001—2005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湘江湘潭段水环境主要污染物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在所监测的指标中,pH,ρ(Cr6+),ρ(Cu)和ρ(Zn)等未超标(GB3838-2002);ρ(DO),ρ(Pb),ρ(CN),ρ(CODMn)和ρ(BOD5)等偶尔超标;ρ(Hg),ρ(Cd),ρ(As),ρ(挥发酚),ρ(NH3-N)和粪(总)大肠菌群等经常超标. 历年来化学致癌物As的个人年风险值均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而Cd和Cr6+的个人年风险值均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非致癌物的个人年风险顺序为Pb>NH3-N>Hg>CN>挥发酚,这5种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年风险值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污染物健康风险比较表明,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值远超过非致癌物的危害,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9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是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垃圾填埋场运行费用中占有很大比例。文章利用铁碳床技术在模拟试验装置中进行垃圾渗滤液原位处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装置经过26周的运行表明,结合铁碳床的垃圾填埋工艺装置COD去除率为93.88%,BOD5脱除率达到93.64%,氨氮去除率为42.13%,渗滤液的BOD5/COD比值从0.276升高到0.287。与回灌技术和渗滤液铁碳后处理工艺相比,结合铁碳床的垃圾填埋工艺在渗滤液各指标处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处理效果优于回灌技术和渗滤液铁碳后处理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30CrMnSiA钢的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的研究,推荐了一种适用于该材料的最佳快速循环球化退火工艺,不仅节能效果明显,而且工艺操作简单,质量稳定。所得结果对生产中正确选择球化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