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596篇
安全科学   29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09篇
综合类   1350篇
基础理论   218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113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文章统计了2011年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233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233起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74.7%,其次是其他事故(9.9%)、火灾(6.0%)、爆炸事故(4.7%)、矿业事故(3.0%)、毒物泄漏与中毒(1.7%).233起事故共死亡986人,受伤838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2.5%、其他事故9.9%、火灾8.4%、爆炸事故5.1%、矿业事故2.6%、毒物泄漏与中毒1.4%;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9.1%、爆炸事故10.6%、其他事故3.8%、火灾2.9%、矿业事故2.9%、泄漏中毒0.7%.  相似文献   
952.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和功能可调等优异特性,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为深入了解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21年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研究发文量共1 281篇,发文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国家,发文量达800篇,但篇均被引次数相对较低;Jhung S H是该领域最富有成效的作者,其发表的14篇论文总被引次数为1 657次。该领域研究热点为使用MOFs改性复合升级材料(如MOFs衍生碳、MOFs膜等)及运用吸附去除、催化降解等方式处理水中的染料、重金属离子等典型污染物,未来应注重低廉高效合成方法的探索,材料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提升以及改性方式和污染物结构特性的构效关系,复合物或衍生物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3.
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产氢菌生物强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智  任南琪  李建政 《环境科学》2007,28(12):2843-2846
将发酵产氢菌Ethanoligenens sp. B49投加到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的活性污泥中,以糖蜜废水为底物,进行强化活性污泥产氢效能的研究.对生物强化前和生物强化后反应系统的产氢能力、发酵产物组成和pH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COD容积负荷为12 kg/(m3·d)条件下,投加产氢菌可显著提高反应系统的产氢能力并改善发酵产物组成.反应系统的比产氢速率从强化前的3.6 mmol/(kg·d)提高到强化后的5.7 mmol/(kg·d),是生物强化前的1.5倍.生物强化前,反应系统液相发酵产物乙醇、乙酸和丙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8、 5.3和4.8 mmol/L,生物强化后乙醇、乙酸和丙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5、 7.5和1.7 mmol/L,其中乙醇型发酵目的产物乙醇和乙酸在总发酵产物中的比例从生物强化前的72.0%提高为强化后的86.8%.生物强化作用使出水pH值从4.5~4.7下降为4.3.产氢菌的生物强化作用有助于反应器在低负荷运行期迅速形成产氢能力较高的乙醇型发酵.  相似文献   
954.
利用1995~2012年南京市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数据,综合运用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SE)、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和脱钩分析工具,选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典型指标,定量分析了1995年以来南京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南京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总体呈升高趋势。ISE指数处于中等水平;REPI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水排放绩效提高幅度最快,工业废气排放绩效水平提高幅度最慢;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状态总体处于增长弱脱钩和强正脱钩,但是部分环境污染因子的脱钩状态出现短暂恶化情形。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5.
淹水条件下蚕沙复配材料对酸性水稻土中镉铅钝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淹水土培实验,研究蚕沙配施蚕沙炭、膨润土、腐殖质钾和泥炭对酸性水稻土中镉(Cd)、铅(Pb)的钝化效果,从土壤pH、有机质、有效态Fe、Mn含量变化初步探析蚕沙复配材料对镉、铅的钝化机制。结果表明,蚕沙复配材料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有效态Cd、Pb的含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培养28 d后,与对照相比,添加了蚕沙+蚕沙炭(CB)、蚕沙+腐殖质钾(CF)、蚕沙+蚕沙炭+腐殖质钾(CBF)、蚕沙+泥炭(CN)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分别降低了16.07%、15.51%、11.08%、7.76%,有效态Pb则降低了32.54%、27.12%、37.72%、42.31%。其中蚕沙+蚕沙炭(CB)对镉的钝化效果最好,蚕沙+泥炭(CN)处理对铅的钝化效果最好,综合来看,CB和CN处理同时对镉铅有很好的钝化效果,可以作为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材料。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的pH、有机质与有效态Cd、Pb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蚕沙复配材料对土壤中镉、铅的钝化作用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的pH、有机质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56.
系统分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从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酝酿阶段、形成阶段到发展阶段的演变历程,阐述其内涵逐步深化、在地块治理中采取风险管控的比重逐渐升高、动态全过程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及公众参与制度逐步完善的演变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对我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几点启示,即:明确内涵及路径,实现弯道超车;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强化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57.
餐厨垃圾的有机组成是影响其干式厌氧消化性能的重要因素。以实际餐厨垃圾为研究对象,通过向其中投加馒头改变其有机组成,进而研究不同有机组成下物料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变化及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组成物料的甲烷产气量与其粘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物料流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其产甲烷效率的提高。而物料流变特性的差异则主要可归因于TS、VS以及溶解性有机物释放的差异。物料的屈服应力与其TS、VS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CFD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厌氧消化的进行,反应器内流场逐渐变好,死区率降低,且死区率与物料TS质量分数、屈服应力及表观粘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针对不同有机组成物料流变特性及反应器流场的不同需选取合适的搅拌策略,以实现搅拌效率与搅拌能耗之间的平衡。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干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8.
以贝壳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对贝壳的常规处理方法和3种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处理1kg贝壳,方案0(填埋)的环境影响值为1.04×10-14;方案1(代替水泥生产中使用的石灰石)的环境影响值为-3.78×10-12;方案2(代替浸没式生物滤柱中的陶粒填料)的环境影响值为-1.85×10-14;方案3(代替砂作为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值为3.62×10-14。方案1与其他3种方案相比环境效益最大。方案0中填埋过程的环境影响贡献最大,贡献率为56.60%;方案1、方案2、方案3中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是贝壳粉碎过程,贡献率分别为85.72%、93.55%、98.48%;3种资源化利用方案主要避免原材料开采过程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59.
针对城区和郊区气象因素与NOx、PM10浓度间的互相关性的特征,采用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互相关分析法(MF-DCCA),对气象因素与NOx、PM10浓度时间序列进行研究。首先验证了温度与NOx、PM10具有互相关性和多重分形特征,然后,逐次分析城区和郊区在夏冬两季温度、湿度、风速、气压与NOx、PM10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天气因素与PM10、NOx的多重分形特征要强于郊区,两地天气因素对PM10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对NOx的程度,城区和郊区夏季的天气因素与PM10的多重分形特征均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960.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Mn-Ag/13X分子筛催化剂,并用SEM、BET、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催化剂对甲苯的吸附和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甲苯的吸附中,不同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的吸附穿透时间依次为:600 ℃ > 500 ℃ > 400 ℃ > 300 ℃ > 700 ℃,600 ℃的Mn-Ag/13X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到达甲苯吸附穿透的时间最长;在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苯中,不同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催化氧化所产生的COx浓度大小依次为:500 ℃ > 600 ℃ > 400 ℃ > 300 ℃,CO2选择性依次为:600 ℃ > 500 ℃ > 400 ℃ > 300 ℃,焙烧温度为500 ℃的Mn-Ag/13X催化剂的晶格氧多,产生的COx多,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