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804篇
安全科学   273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1547篇
基础理论   33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45篇
评价与监测   126篇
社会与环境   122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51.
952.
游鱼河为贵州省阿哈湖水库典型煤矿酸性废水汇入支流,通过对游鱼河6月和8月分别连续24h的现场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和样品实测分析,从水库水质安全方面探讨游鱼河铁、锰的变化特征及对水库水体铁、锰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游鱼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通过投加石灰处理,pH值提高,符合排放要求,HCO3-碱度也有所增加,使水体具备一定缓冲性能.而SO42-质量浓度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除6月铁符合标准,锰的超标率达到91.7%,8月铁、锰超标率分别为87.5%和100%.游鱼河入库水体中铁、锰按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65 mg/L和0.98mg/L,每年进入阿哈湖水库中溶解态铁、锰分别为23.57 t和35.54 t,铁、锰来源与外来补水中铁、锰浓度及河流底泥中铁、锰释放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53.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存在组织成员职责不明、关系不顺,难以实现快速联动和协同配合的问题,依据我国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以开放理性系统视角分析应急指挥组织结构(ECOS)的特点,基于组织理论提出契合行政级别的、具有闭环反馈的ECOS。以2010年夏三峡区域遭遇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为背景,基于提出的组织结构对三峡水库防洪应急指挥组织进行规范设置。研究结果表明,ECOS中各级政府应急部门采用官僚结构,现场指挥部采用项目小组结构,会商小组采用任务小组结构,整体构成矩阵结构。在稳定、理性、规范、高效的基础上,更具弹性和灵活性。这种刚性和柔性复合的、有层次和权威的、开放和权变的ECOS更适合我国国情以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54.
王丽娟  邱凌  李富华  叶宏 《四川环境》2010,29(5):79-81,86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在"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总体框架"下"绿色GDP"核算结果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绿色弹性系数"的概念,并比较分析了2005~2007年四川省各地区的"绿色弹性系数",有效地反映了环境污染负荷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955.
溶藻细菌L7代谢物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等体积不同密度的溶藻细菌L7菌液中提取胞内、胞外代谢物,分别加入等体积等密度的水华鱼腥藻中连续培养7d,研究L7代谢物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2.78×105~2.78×10 7cfu/mL的L7胞内代谢物能显著促进藻生长和异形胞分化,到培养结束藻密度为对照组的1.7~1.98倍;异形胞数最大可为对照组的2.31倍。2.78×10 8、2.78×10 9cfu/mL的L7胞内代谢物能抑制藻生长,藻密度最低为对照组的58%;能极显著抑制异形胞分化,可不形成异形胞。2.78×10 5~2.78×109 cfu/mL的L7胞外代谢物能极显著抑制藻生长和异形胞分化,藻密度最低为对照组的0.63%,不形成异形胞;藻丝的藻细胞间隔变模糊,藻细胞变大变形,并有大量的单个球形藻体散落。L7主要通过分泌胞外代谢物溶藻,菌胞内代谢物对藻生长有"低促高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6.
介绍了新研制的可降解垃圾生物消纳机的原理,并对运行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该机运行良好,社会和环境效益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57.
采矿活动通过抽排改变地下水水位和流动条件,促进了地下水与含水层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矿山排水排入地表水系,从而影响整个岩溶水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基于水文地球化学和δ34 S同位素,揭示了典型卡林型金矿区及其周边矿山废水、岩溶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子.结果表明,未受金矿开采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丰、枯水期水化学组分主要受灰岩和白云质灰岩风化作用控制,离子以Ca2+、Mg2+和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均为Ca-HCO3型.而矿山废水及其下游受纳水体受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溶蚀与离子交换作用影响,离子以Ca2+、Mg2+、Na+和SO42-为主,水化学类型由Ca-HCO3型逐步演化为Ca-SO4型.受矿山开采影响的各类水体中SO42-是特征组分,SO42-浓度在井下呈现从上至下逐渐降低的显著规律.未受矿山废水影响的地下水和地表水δ34 S值偏正,SO42-主要来源于雄黄矿的氧化,而矿山废水及其下游受纳水体δ34 S值偏负,SO42-主要受雄黄矿氧化和大气降水两个端元混合作用的影响,黄铁矿也有一定贡献.同时,各类水体的NO3-源于农业化肥施用和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的输入.  相似文献   
958.
污水处理厂进水数据特征识别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和水质呈现复杂的变化模式,准确掌握进水数据的变化特征已经成为改善工艺运行的关键.已有定性分析方法一般难以准确解释和预测变化特征,而已有定量分析模型常常结构复杂和实现难度大,需要针对应用需求进行改进.本研究使用统一模型描述进水特征并简化了实现方式.基于经典统计分析和开源Prophet模型,进行了污水处理厂进水数据的预处理、统计、建模和可视化.最后使用3座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数据,识别了多重季节性、长期趋势、节假日等的影响特征,说明了统一模型对污水处理厂进水特征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结果可供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运行和环境时序数据解析等参考.  相似文献   
959.
基于2015~2021年的1~3月北京市大气PM2.5浓度与化学组成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和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奥会)历史同期的PM2.5污染态势、化学组成特征以及潜在源区.2015~2018年的1~3月重污染[日均ρ(PM2.5)>75 μg·m-3]天数以及重污染期间PM2.5平均值下降十分显著,之后这两者未发生明显改变.2018~2021年的1~3月每年平均发生重污染23 d,重污染天ρ(PM2.5)平均值约为120.0 μg·m-3.2015~2021年的1~3月超长重污染过程(连续重污染超过5 d)平均每年发生2~3次,其中2021年发生3次,且持续时间最长达到8 d.历年冬奥会历史同期发生重污染的天数为2~9 d,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大量燃放可能是该时期重污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残奥会历史同期重污染天数一般为1~5 d,但2021年受频繁出现的静稳天气影响,重污染天数高达9 d.在同时段重污染期间,PM2.5化学组成均以二次组分为主,例如在PM2.5可测组分中,2020年NO3-质量分数高达46%,较同年清洁天(11%)显著增加;SO42-质量分数为12%~19%,说明当前硫酸盐污染仍不容忽视.北京市1~3月PM2.5主要贡献区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河北省、天津市、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中西部和河南省北部.研究结果将为北京市冬季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及2022年冬奥会与冬季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0.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ozone (O3) taken from the 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 (CAMS) and the second 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MERRA-2) were intercompared and evaluated with ground and ozone-sonde observations over China in 2018 and 2019. Intercomparison of the surface ozone from CAMS and MERRA-2 re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bias (CAMS minus MERRA-2, same below) at Tibetan Plateau of up to 80 µg/m3, and the average R2 was about 0.6 across China. Evaluated with the ground observations from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CNEMC), we found that CAMS and MERRA-2 reanalysis were 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key patterns of monthly and diurn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ozone over China except for the western region, and MERRA-2 overestimated the observations compared to CAMS. Vertically, the CAMS profiles overestimated the ozone-sonde from the World Ozon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Data Center (WOUDC) above 200 hPa with the magnitude reaching up to 150 µg/m3, while little bias was found between the reanalysis and observations below 200 hPa. Intercomparison drawn from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between CAMS and MERRA-2 re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egative bias appeared throughout the troposphere over China, while the positive bias emerged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UTLS) with high order of magnitude exceeding 100 µg/m3, indicating large uncertainties at higher altitudes. In summary, we concluded that CAMS reanalysis showed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in contrast to MERRA-2, and the large discrepancy especially at higher altitudes between these two reanalysis datasets could not be ign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