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电辅助膜过滤是减缓膜污染的有效方法,但是受限于缺乏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制备工艺简单的导电膜。通过在PVDF膜表面真空抽滤CNT制备得到了导电的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CNT-PVDF)复合中空纤维膜,然后利用酸化CNT表面羧基与聚乙烯醇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来固定CNT,以提高导电功能层的稳定性。抗污染实验结果表明:单纯膜过滤在5个运行周期内的膜通量衰减72%,反冲洗再生后膜通量为初始通量的58%;而在电辅助下(2 V电压,膜作为阴极),静电排斥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膜通量衰减速度,减缓膜污染程度,5个运行周期内的膜通量衰减均小于10%,反冲洗再生时能完全恢复膜初始通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推进电辅助缓解膜污染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为比较不同受火时间后预制空心板剩余承载力、跨中挠度和破坏形态的异同,进行了6块预制空心板受火后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其中3块为未受火的对比试件,另3块为板底分别受火23、38、53min的试件。受火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在升温过程中的跨中挠度随受火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熄火自然冷却后,跨中挠度大部分可恢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对比试件和受火试件的最终破坏模式均为弯曲破坏;随着受火时间延长,试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均有所降低,且破坏荷载与受火时间大致呈线性关系;受火试件初始弯曲刚度较对比试件明显降低,相同荷载作用下,受火试件受拉边缘拉应变和受压边缘压应变,均明显大于对比试件。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烟道中流速分布对净化方法的效率和排放总量计算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制的组合式流场的流速采样枪和国标方法对某电厂矩形烟道进行了烟气在烟道中流速分布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式流场的流速采样枪在烟道同一断面上各测点进行同时、同步、多点测量,其测量数据既能反映同一断面各测点上的流速特征,又能反映断面上各点的均值。组合采样枪各测点的伸入深度与流速之间呈对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960 6,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烟气流速在烟道分布相当不均匀,呈现高流速、中流速、低流速3个区域。烟气流速由烟道内侧向外侧逐步增大,由内侧3 m/s,增加到外侧16 m/s。烟道顶部流速要高于烟道底部流速。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已有的地震记录调整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的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较粗略的比例调整法、比较精确的调整傅里叶幅值谱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调整方法和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等。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谱拟和方法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难点;通过算例分析,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已有地震动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相差较大时,可先采用比例调整法粗调,然后再采用其他三种比较精确的方法继续进行调整;后三种方法都能快速地由实际地震动时程纪录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时程,并一定程度上保留原始时程的非平稳特征;相比之下,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精度最高,调整完后不用进行基线调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填料初始湿度对气态乙酸乙酯生物过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堆肥 珍珠岩作为生物过滤器填料 ,研究了填料初始湿度对去除气态乙酸乙酯的影响 .当进气乙酸乙酯负荷为 2 65—376g (m3·h)时 ,通过 1 2 3h的运行实验 ,发现初始湿度低至 30 % (以重量计 )的填料对乙酸乙酯去除能力较低 ,达到稳定运行状态需要较长时间 .而初始湿度较高的填料 (40 %— 70 % )去除乙酸乙酯能力较强 ,可以较快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在稳定状态时对乙酸乙酯的去除率较高 .初始湿度高至 70 %的填料不利于实际操作 .在初始湿度高的填料中 ,微生物细胞总数以及细菌和霉菌数量较多 ,酵母菌和放线菌的含量较少 .填料的初始湿度为 40 %— 60 %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6.
矿化垃圾固定床吸附过程和穿透曲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轴向扩散模型和恒定图式假设为基础,推导出了适用于预测固定床穿透曲线的积分模型.通过动态循环法对苯酚和对氯苯酚在矿化垃圾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穿透曲线,并得到了便于应用的代数模型.通过不同条件下固定床实验来确认模型,结果证实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穿透曲线.同时讨论了操作参数和矿化垃圾特性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进料浓度和进科流量以及内扩散和轴向扩散的影响都会造成实际穿透曲线与预测穿透曲线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7.
118.
权瑞松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9):1552-1562
论文基于2000、2003和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Terrset 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30年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采用SCS模型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显示:1)Terrset CA-Markov模型的模拟精度为0.85,可用于模拟2030年上海土地利用格局。2)预测结果表明,2000—2030年间,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与道路广场组成的城市不透水地面比重由2000年的26.54%激增至2030年的59.19%。3)上海不同区域的平均径流深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而这种时空差异是由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转化造成的;2000—2030年间,上海中心城区不透水地面比重较高且变化较小,而郊区不透水地面面积大幅提升,导致郊区地表径流深度增幅大于中心城区。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城市风险管理与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IntroductionTiO2 nanotubehaswidelydrawnmuchattentionduetoitslargesurfaceareaandhighphotocatalyticactivity ,becausetheyhavegreatpotentialforsuchapplicationsasenvironmentalpurification ,decompositionofcarbonicacidgas,andgenerationofhydrogengas .Titaniananot…  相似文献   
120.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矿点距离等11个生态安全评价因子,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宁国市生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并采用基于源汇理论的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宁国市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优化生态网络布局.模拟结果表明,宁国市总体生态安全水平较高,高度安全的区域面积为1174.38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48.41%;低度安全的区域面积为232.0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9.57%;在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提取了宁国市88条潜在生态廊道,总长度约1426.99 km,生态节点57个.与现有生态廊道相比较,宁国市需进一步补充11条主要生态廊道,总长度约241.37 km,这对城市生态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