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9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732篇
安全科学   328篇
废物处理   212篇
环保管理   307篇
综合类   2477篇
基础理论   674篇
污染及防治   1400篇
评价与监测   206篇
社会与环境   166篇
灾害及防治   15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国家酸沉降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本文从其开发背景、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说起,对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随后逐项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62.
对OH自由基在大气中的作用以及激光诱导荧光法探测环境中OH作了综述。包括:激光诱导荧光法的原理及定标技术;激光诱导荧光法测OH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这些难点所采用的技术对策,即气体膨胀技术;高频低脉冲技术;确定背景信号技术。  相似文献   
263.
非线性灰色模型在污染物总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介绍了几种修正的GM(1,1)非线性模型,并以衡阳市1990~1996年城区污染物总量(COD)的预测为例,探讨了各种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的拟合精度更高,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4.
氯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国臣  张虹  张振家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80-182,186
综述氯代有机物的结构与其生物降解性的关系。降解机理和所需环境条件,以及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控制氯代有机物污染能力的可行性;研究的热点领域有:共基质条件,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系统,构建跗工程菌株,化学、物理和生物联合处理工艺和反应器设备等;表明利用生物技术控制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应用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265.
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但同时地膜残留污染也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系统分析梳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残留污染的特点及防控技术对于该技术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应用情况、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膜用量及覆盖面积一直呈大幅度上升态势,年增长率在8%左右,1991—2011年20年间,地膜使用强度增加了3~10倍,但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总体上,北方省区的地膜使用强度大,增长幅度快。地膜覆盖应用作物也从经济作物扩大到粮食作物,应用面积最大作物依次为玉米、蔬菜、棉花、烟草和花生等。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危害。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残膜污染,残留量一般在71.9-259.1kg·hm-2。西北地区是残膜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中残膜量远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残留地膜大小和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片状、蜷缩圆筒状和球状等,在土壤中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分布。目前,我国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技术滞后,人工回收是普遍和主要的回收形式,其他防治技术如机械回收、节约型地膜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尚未较大规模应用。当前,为防止地膜残留污染进一步加剧,急需修订完善地膜标准和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可回收性;推广节约型地膜使用技术和残膜回收技术;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应性研究,促进技术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66.
以天津某染化厂的酸性橙Ⅱ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N235-煤油-H2SO4-NaOH的萃取-反萃取体系,通过静态杯皿实验,确定了萃取-反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使萃取效率可达90% ,出水COD值可降低到350m g/L;酸性橙Ⅱ废水的有机成分总浓缩倍数达25~40倍;废水的萃余液经二次萃取法和混凝沉淀法处理后,出水的COD值< 200m g/L,色度< 80倍,达到天津市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67.
将碳纳米管固定化制成多孔疏水性导电薄膜构建电化学阴极还原体系,实现过氧化氢在阴极的原位产生。电极特性研究表明,电极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活性。考察了阴极电位、电极成分、氧气流量和电解质浓度对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20 min后过氧化氢达到66.17 mg/L,并探讨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考察原位过氧化氢氧化工艺下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并分析其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268.
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污泥好氧发酵堆体的多孔介质模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获得了堆体的通风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以及功能膜压差与透气量之间的关系,用Fluent软件分析了堆体不同截面形状及底部通风管数量对堆体通风均匀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通风管数量及截面几何形状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奉贤区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发酵仓进行堆体流场模拟,确定堆体采用小拱形截面形状,堆高2 m,宽8 m,底部设置4条通风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69.
在化学反应设计中反应动力学是较重要的因素。为得到更合理的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利用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对罐底含油污泥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热重实验数据,分别采用Coats-Redfern法、Kissinger法、FWO法和Popescu法计算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获取罐底泥热解制油的主要阶段(第2阶段)的反应活化能E、频率因子A并分析各种方法反应机理。通过对比不同计算方法得到动力学参数及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的相关性,确定了最佳罐底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研究表明,Popescu法得到罐底泥的热解过程符合Jander方程,活化能E为101.43 kJ/mol,与FWO法得到的91.20 kJ/mol相近,且预测曲线与实验曲线有较好的相关性(0.9816),说明Popescu法计算罐底泥热解动力学参数更合适。  相似文献   
270.
Qian Hu  Brian J. Huser 《Ambio》2014,43(1):104-112
Restoration of acidified lakes by liming does not, in many cases, improve productivity to a pre-acidified state.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poor recovery detected in many of these lakes is due to constrained in-lake phosphorous (P) cycling caused by enhanced precipitation of metals in higher pH, limed waters. Long-term (1990–2012) data for 65 limed, circum-neutral (pH 6–8), and acidified lakes in Sweden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rends for P and potential drivers of these trends. Limed lakes not only had lower mean values and stronger decreasing trends for total P than non-limed lakes, but they also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decreasing trends (85 %). A P release factor (Hypolimnetic P/Epilimnetic P) was developed to elucidate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P cycling between lake groups. Consistently, lower P release factors in limed lakes show limitation of internal P cycling during summer months that may be a factor limiting P bioavailability and thus productivity of thes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