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NaOH预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 OH预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厌氧消化制沼气的影响。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的Na OH溶液对杂交狼尾草进行碱预处理,在中温(35℃)、TS质量分数6%、接种率20%及初始p H为7.0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实验。对比了处理前后原料木质纤维素含量,探讨了不同浓度预处理对发酵过程沼气产量、甲烷浓度、p H以及产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 OH预处理有助于提高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其中4%Na OH预处理为较优条件。经4%Na OH溶液常温浸润24 h后,杂交狼尾草木质素降解率最大,比未处理实验组提高了31.2%;厌氧发酵总产气量比未处理实验组提高了31.6%。  相似文献   
32.
针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中灰烬颗粒的沉积特征,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孔道微粒捕集器,基于非对称孔道微粒捕集器对微粒捕集器再生模型进行修正,分析了非对称孔道对微粒捕集器再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过滤体进出口截面比能减少微粒捕集器的压力损失,降低碳烟再生时过滤壁面的最大温度,且非对称孔道能减少灰烬沉积对再生时壁面最大温度的影响,因此根据过滤体壁面厚度适当增大进出口孔道截面比可以有效提升过滤体的碳烟承载量,延长微粒捕集器的车载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3.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研究了不同Cu2+浓度不同时间(12、24、36和48 h)处理后,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 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 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max,即Pm),光能利用效率(α)和细胞密度(A650nm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及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高浓度Cu2+处理(20~010 μamolμmol·L-1)下,Fv/Fm、Yield、Fv/Fo、rETR、α以及细胞密度等参数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数值下降幅度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明显下降,低浓度Cu2+处理(0~10 μml·L-1)时上述参数变化不显著.可见,高浓度Cu2+(40~100μmol·L-1)处理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浓度Cu2+处理(0~10 μmol·L-1)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首先推导了摩擦摆支座的水平和竖向恢复力公式,讨论了水平位移对竖向恢复刚度的影响;其次针对目前摩擦摆支座隔震设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重点讨论了基于规范设计反应谱迭代求解其等效线性化参数的实施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隔震周期目标和摩擦力影响粗定等效曲率半径,并根据静轴力分布情况选择摩擦系数大小的摩擦摆支座隔震方案布设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比分析了橡胶支座隔震方案和摩擦摆支座隔震方案在不同组合工况下对支座内力、位移的隔震效果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种隔震方案均能达到降度设计的隔震目标,后者由于受三向耦合影响,各支座上的内力分布较前者的离散性更大;摩擦摆支座有可能出现受拉现象,应用中需注意设置抗拉构造措施;摩擦摆支座隔震方案中应重视空间扭转问题和控制支座抬升量。  相似文献   
35.
西藏日土县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植物群与古气候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孢粉分析及14C年龄测定,恢复西藏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植物群。约在距今40,000—42,000年(a)期间,班公错盆地曾以半荒漠-草原-荒漠交替出现;山地上有少量乔木植物。古气候比现今湿润、气温偏高,以距今3.6—2.8 × 104年(a)期间的温湿最明显。  相似文献   
36.
为有效预防护栏卡脖伤人事故的再次发生,统计研究了2008—2016年发生的8起护栏卡脖伤人事故,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事故发生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包括直接不安全动作即在护栏边休息等,其它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即形状、间隙大小不合理的护栏等;间接原因是受害者、行人、护栏设计生产者、管理运营者、标准制定者的安全知识、意识、习惯、生理、心理存在问题;根本原因是家庭、社区、公司、生产厂家、管理运营单位、国家标准制定单位等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根源原因是上述组织的安全文化缺欠。最后,针对事故所涉及的组织分别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7.
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是导致其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撞击、集流体边缘毛刺和锂枝晶生长等都可刺穿隔膜导致电池内短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锂枝晶引起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锂枝晶半径、数量和中心距情况下电池的热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锂枝晶导致的电池内短路产热来源主要是正负极可逆和不可逆热。短路电流、产热功率和电池最高温度等都随锂枝晶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锂枝晶中心距增大时,短路电流和产热功率也随之变大,但由于受到电解液锂离子浓度的影响二者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锂枝晶中心距越大时虽然电池总产热量越大,电池平均温度更高,但由于此时短路点分布较分散,电池最高温度却较反而较小。  相似文献   
38.
建筑物在火场中的结构响应问题中,门窗玻璃在火场中的热响应特性及破裂脱落是影响火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了火灾场景中玻璃破裂脱落的危害性,指出了研究火灾场景中玻璃受热破裂脱落的意义,并对目前火灾场景中玻璃受热破裂过程和主要形态、玻璃的破裂机理和判据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目前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不足,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玻璃受热破裂脱落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9.
张维  唐翔宇  鲜青松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2):1919-1926
土壤胶体是坡耕地农化物质迁移的主要载体.借助18O(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索了2014年8月29日和9月10日两场降雨下大型紫色土坡耕地(1 500 m2)裂隙潜流产流的水源来源及过程特征,并耦合了胶体颗粒释放与迁移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裂隙潜流及胶体迁移的水文过程线均总体呈快速上升和长拖尾的特征.随裂隙潜流产流开始,雨水对潜流的贡献逐渐增大,并在流量快速上升段支配裂隙潜流产流,而潜流流量峰值前及退水阶段,土壤前期可动水是潜流的主要产流来源.两场降雨下裂隙潜流中胶体颗粒浓度介于0.60~6.85 mg/L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58和2.31 mg/L,水浴超声后胶体颗粒浓度平均值分别为原样的2.15和1.81倍.胶体颗粒迁移速率比产流速率快(>30 min),表明胶体辅助坡地农化物质迁移的潜力较大.对于长历时小降雨事件,潜流中胶体的迁移动态受潜流水化学因素〔如ρ(DOC)、ρ(Mg2+)和EC(电导率)〕支配,而强降雨事件下,潜流中胶体颗粒浓度还与潜流流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2 > 0.5).此外,坡地内部产流方式(横向及垂向)对裂隙潜流中胶体颗粒的迁移通量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裂隙潜流产流过程线结合土水势、18O及水化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能够全面揭示裂隙潜流产流的阶段特征以及胶体颗粒释放与迁移的机理,对于进一步研究胶体对磷、有机农药等憎水性农化物的辅助运移特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Metabolites of algae such as geosmin, 2-methylisoborneol etc. are reported to induce pungent odors into drinking water and attract additional scientific attention. Recently, in China, taste and odor outbreaks in drinking water suppl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In source water affected by eutrophication, dimethyl trisulfide, speculated to be produced by decayed algae, was found to be the source of taste and odor issues and can be removed effectively by usual oxidation agents. In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batch scal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focusing on the removal of dimethyl trisulfide. Reaction kinetics of dimethyl trisulfide oxidized b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 water had been studied;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pH, organic substrate, other existed taste, and odor contaminant in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dimethyl trisulfide can be removed b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efficiently; the ratio can reach more than 70% with oxidant dosage of 4 mg·L-1 and contact time prolonged to 120 min. The dimethyl trisulfide decomposition followed a second-order kinetics pattern with a rate constant k = 0.00213 L·(min·mg)-1. Typically,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dimethyl trisulfid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KMnO4 dosage, but dramatically dropped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humic acid (1.8–4.5 mg·L-1) and other odor-causing compounds (e.g. β-cyclocitral, 0–1886.0 μg·L-1). Solution pH (5.2–9.0) and initial dimethyl trisulfide concentra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degrada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KMnO4 oxidation is an effective option to remove dimethyl trisulfide from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