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880篇
安全科学   189篇
废物处理   147篇
环保管理   211篇
综合类   1264篇
基础理论   444篇
污染及防治   904篇
评价与监测   123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动电修复不同形态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钢铁厂附近废地的重金属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效果与其各化学形态的关系,讨论了电能消耗。结果表明,同一种重金属,其动电去除效率顺序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即吸附性越弱的形态,其去除率越高,如交换态去除率95%;吸附性越强的形态,其去除率越低,如有机态和残留态去除率低于29%;对于不同重金属,高移动性和弱吸附性的重金属较弱移动性和强吸附性的重金属去除效果好,即各形态的Cd、Cu和Zn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相应形态Pb的去除率;能耗分析表明,实验时间超过96 h后,在电能有较大消耗的同时,重金属去除率却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2.
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提出了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的分点进水倒置A2/O工艺。通过改变α(进入厌氧区的污水分量)与β(进入缺氧区的污水分量)的比例,考察对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α:β为7∶3时,达到最佳的脱氮除磷效率,分别为74.3%和71.2%。  相似文献   
993.
We studied feeding and shelter site selection by an Asiatic toad(Bufo gargarizans)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06 in southwestern China. Toads emerged to select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bare surfaces or low vegetable as feeding sites at night. Toads used daily shelters 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for other terrestrial amphibians, but vegetable cover was a crucial factor for their shelter selection in lacking rock crevices and hollow trees. At the same time, our results showed surficial temperatures greatly influenced feeding activity of toads.  相似文献   
994.
服装热湿舒适性能评价方法综述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价,物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评价,以及各种具体的评价方法,但是一直没有对这些方法进行全面汇总研究.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目的,对于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研究中所用到的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性逐一分析,最后对全面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工业SO2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其与GDP、工业产值、火电厂发电量等指标的变化关系;利用50个省市1998—2007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S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力求通过定量分析识别影响我国工业SO2排放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工业SO2排放量与第二产业比重、火力发电比重并无明显关系,而GDP、发电量、一次能源转化效率、SO2去除率存在显著关系,对SO2工业实际排放量起决定作用的是SO2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微乳液对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褪色反应具有增敏作用的原理,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10-4 mol/L的罗丹明B溶液加入量0.60 mL,1 mol/L的稀磷酸加入量1.50 mL,0.1 mol/mL的溴酸钾溶液0.50 mL,反应温度20 ℃,反应时间15 min;对亚硝酸根测定的线性范围为ρ(NO2-)= 0.048~0.800 μg/mL,检出限为0.003 0 μg/mL;加入微乳液后催化反应的灵敏度增大了3倍。  相似文献   
997.
Colistin is a peptide antibiotic widely used as a feed additive in animal farming, especially in poultry and swine production,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as well as for growth promotion use. When orally ingested, colistin is poorly absorbed and is eliminated almost unaltered by the enteric canal into the environment. Thus, risk of environmental toxicity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olistin on Heath Shock Protein (HSP) 70, metallothionein (MT) gene expressions,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intestinal cells, following treatment of the soil indicator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with 10, 20, and 100 mg/kg colistin for 7, 14, and 21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expressions of HSP70 and MT gen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Colistin caused up-regulations of HSP70’s expression whil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MT gene. In addition, most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were damaged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gene expressions of HSP70 and MT, as well as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 the intestinal cells, may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ecotoxicity of colistin and can be used as early war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998.
实验研究了菌体接种量、氮源、氮源浓度、温度和pH等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果胶废水中果胶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为10 g/L时,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果胶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6%和83%。酒石酸铵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果胶废水的最佳氮源,其最佳浓度为0.8 g/L,在此条件下,菌体对果胶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和84%。废水温度为25~35℃,废水pH值为4~5时,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果胶废水中果胶和COD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95%及80%以上。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果胶废水的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废水处理工程技术工艺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吸附剂浓度(Cs)对Zn(Ⅱ)和Cd(Ⅱ)在高岭土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s增大,吸附等温线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吸附剂浓度效应(Cs-effect)。采用经典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表明,在给定Cs下,Zn(Ⅱ)和Cd(Ⅱ)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但这2个等温式不能描述或预测Cseffect,模型参数与Cs有关,与模型理论预测相悖。为解释和描述固/液界面吸附中的Cs-effect,我们近期提出了表面组分活度(SCA)模型,并推导出了Langmuir-SCA和Freundlich-SCA等温式。采用SCA模型等温式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表明,Langmuir-SCA和Freundlich-SCA等温式可分别准确地描述Zn(Ⅱ)和Cd(Ⅱ)在高岭土上吸附的Cs-effect结果,证明SCA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00.
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及微囊藻毒素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以Na2CO3与葡萄糖分别作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无机碳源与有机碳源,将铜绿微囊藻于光照下进行培养,并对其一系列的生理特性与微囊藻毒素产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同等碳浓度下,有机碳源更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经过30 d的培养,铜绿微囊藻在有机碳源中的产量为187.55 g,比其在无机碳源中的产量提高了6.06%;微囊藻毒素在有机碳源中的产量为969.00μg/g,而在无机碳源中的产量却升高至1 193.60μg/g。参与藻毒素合成的3种氨基酸在无机碳源中的浓度要比有机碳源中的浓度高,但是其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与之情况相反。而有机碳源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87.00μg/g,比无机碳源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的蛋白含量提高了93.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