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69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1092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587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51.
近五年中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月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作者根据《中国减灾》所载1990~1994年月灾情记录,经统一编码和标准化处理,建立了以行政县为基本单元的数据库。进而对近五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及其月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与1949~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的平均状况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52.
煤矿区采煤沉陷问题,目前已引起世界各产煤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因农村人口稠密,所以采煤沉陷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采煤沉陷在地表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并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提出了开采前和开采过程中的预防措施,以及采后地面沉陷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53.
胜利油田位于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潜水位高,水的矿化度大。生态环境恶劣,对植物尤其对木本植物的生长不利,整个地区生长的多是抗盐碱能力强的草本植物。针对油田的特殊环境条件,综合有关资料,介绍了以沙枣为代表的植物特性,特别强调了其抗盐碱、降低土壤矿化度和潜水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引起植被变化的特性。指出黄河三角洲也有些土质较好的、适于作物和木本植物生长的地区,改良盐碱地可以以这些地区为基点,放射性地向外逐步试验沙枣的种植,以探索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努力做到边发展经济,边改善环境,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  相似文献   
654.
流动注射——薄层安培检测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流动注射分析与薄层安培检测法相结合,以碳糊为工作电极,测定了水中NO-2-N和NO-3-N。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标准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不受水体颜色干扰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5.
原生动物与BOD_5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了原生动物平衡期及密度与BOD5浓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动物平衡期与BOD5的浓度有着y=15627·e0240·x的指数关系,相关性为显著相关;原生动物密度与BOD5浓度有着y=1134+0036·x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56.
PCR技术能使极微量的致病细菌的致病基因或病源微生物基因在体外快速、特异扩增百万倍,从而极易判断。我们用此技术检测故黄河(徐州市区段)TB菌和HP菌的污染情况,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57.
嫩江—齐齐哈尔江段几种蚌类重金属残毒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嫩江几种蚌类不同部位重金属残毒分析,得了3种蚌类中背角无齿蚌的富集能力最强,不同部位中,足对总汞的富集能力强,外套膜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而鳃对铅,铜,锌富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58.
地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中层纹状灰岩和含泥质灰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结合栖霞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特征 ,对栖霞组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岩石微量元素含量、黄铁矿矿化程度 (DOP值 )、痕量元素V/Cr、Ni/Co、U/Th、V/(V +Ni)等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区具有缺氧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59.
珠江口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悬浮物的输入、水质污染和咸水入侵 ,严重威胁珠江口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革命技术支持下 ,应该根据珠江口的环境现状 ,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建立和完善珠江口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 ,加强环境的先期审查工作 ,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制 ,将市场、政府和个人结合在一起 ,制订出可行的发展战略 ,以实现珠江口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0.
Anthropogenic Calcium Particles Observed in Beijing and Qingdao,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collected at Beijing in northern China revealed that particles abundant in calcium (Ca) always constituted a large fraction of mineral particles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Th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cubic morphologies. The major mineral element in the particles was Ca and few or no other mineral elements were detected. A large number of the particles were in the range of diameter <1 μm, where common natural mineral particles were rarely detect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a particles to the volume of total mineral particles greatly exceeded that of other mineral particles during non-dust-storm periods and was comparable to that during dust-storm periods. Reagent film tests showed that particulate sulfate and nitrate formation on the Ca particles was similar to that on common mineral particl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large portion of Ca in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n Beijing was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rather than from natural sources, and the anthropogenic Ca particles acted as a significant medium for the formation of sulfate and nitrate. Similar particles were also detected at Qingdao, a coastal city in northern China. Data of a dust storm event showed that Ca-abundant particles from East China arrived there and moved out of the continent, similarly to Asian dust storm particles, suggesting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anthropogenic Ca even in Asian dust storm samples in the downstream areas. Therefore, Ca may not be a good indicator of Asian dust from natural sources. However, the Ca particles, due to their unique shapes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s, may provide an indicator for the atmospheric dispersion of anthropogenic particulate matters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