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某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工程冷排水中余氯排放,并通过毒理实验研究海洋中余氯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仔鱼和幼鱼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余氯浓度为0.14和0.20 mg·L-1时,仔鱼出现死亡现象,其他3个低浓度条件下仔鱼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the coastal China becomes a hot area of the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due to its priority location, excellent environment, lower labor and land costs, etc. However, the fast industrialization has aroused the great demolishment to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the heavy water eutrophication in Taihu Lake has affected the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for the cities around the lake. Anyway, in order to keep the economic increase and reduce the resource ex- pense and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encourage the greening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ctively for sustainable de- 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ial enter- prises in Wuxi city within Taihu Basin, the relatively developed region in coastal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een industry. This article concluded that governmen- tal principal is the main pressure for enterprises to protect envi- ronment while the market factor plays a part role. Moreover, en- terprises in the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ork better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n those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while the large enterprises work better than those small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3.
皮运正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555-1559
对氯苯甲酸被用于臭氧氧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的测量,为了检验对氯苯甲酸是否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进行了臭氧氧化对氯苯甲酸的间歇实验和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间歇试验中,对氯苯甲酸可以强烈促进臭氧分解,它促进臭氧分解的能力比典型的促进剂甲酸和甲醇高10倍.半连续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臭氧氧化对氯苯甲酸时,可以形成中间产物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能和臭氧反应,形成大量的OH.,从而改变O3/OH.的链式反应,导致采用对氯苯甲酸测量OH.时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4.
皮运正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560-1564
对氯苯甲酸用于测量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OH.浓度时会产生误差.为了研究误差的大小,进行了臭氧的间歇实验,以测量臭氧分解速率常数k.通过对比乙二酸、甲苯和腐殖酸溶液中投加对氯苯甲酸前后k值的变化,判断投加的对氯苯甲酸是否能引起测量误差及误差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含清除剂少的水样,对氯苯甲酸测量OH.浓度时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在对氯苯甲酸捕获率小于10%的水样中,对氯苯甲酸测量OH.时产生的误差小.在捕获率大于20%的水样中,采用对氯苯甲酸测量OH.会产生较大误差,不能用来测量OH.浓度.  相似文献   
15.
在氯酚污染的土壤中接种氯酚降解菌,研究了受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利用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生物强化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在受氯酚污染的土壤样品中,以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分离出了多株对氯酚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部分微生物进行了种属鉴定.土壤中存在的土著的氯酚降解菌可以对低含量的氯酚(100mg·g-1)进行降解;但是当土壤中氯酚含量较高(500 mg·g-1)时,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受到限制,这可能是高浓度的氯酚对土著的氯酚降解菌会产生毒性作用.接种外来微生物后,土壤中可以培养的氯酚降解菌的总数从开始的106CFU·g-1增加到108CFU·g-1,并且,在氯酚含量为100 mg·g-1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目的增加比在氯酚含量为500 mg·g-1土壤样品中更快.这表明接种的外来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很好地生长繁殖,有效地促进土壤中氯酚的生物降解.接种外来微生物可以减轻土壤中氯酚对土著微生物初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土壤中的氯酚可能会改变微生物种群结构.DGGE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受氯酚污染和受氯酚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存在一些共同的DNA谱带,但谱带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接种外来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可以促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是生物修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我国受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问题,分析了不同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特征以及不同品种蔬菜、不同类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特征,讨论了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范志勇  孙亮  孟凡强  姚江龙 《安全》2019,40(1):67-69
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保障油井二氧化碳吞吐驱油施工作业安全运行,对作业过程中各类风险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针对这些隐患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保障作业过程安全平稳,为油井二氧化碳吞吐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臭氧氧化水中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皮运正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19-1623
研究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的去除效果,以及氧化过程中过氧化氢、氯离子、甲酸和乙二酸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臭氧氧化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溶液中没有自由基清除剂,在臭氧投加量为24mg·L~(-1)时,0·1mmol·L~(-1)的2,4,6-三氯酚在6min内,去除率可达99%.臭氧分子氧化2,4,6-三氯酚的过程中产生过氧化氢,检测到的过氧化氢的最大摩尔浓度为初始2,4,6-三氯酚摩尔浓度的22·5%.中间产物过氧化氢随后和臭氧反应生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此时2,4,6-三氯酚是被臭氧和羟基自由基联合氧化,生成甲酸和乙二酸.当溶液中含有大量的自由基清除剂时,2,4,6-三氯酚首先被臭氧分子氧化成黄色的氯代对苯醌,然后氧化成甲酸和乙二酸.臭氧氧化2,4,6-三氯酚存在臭氧分子氧化以及O3/OH·联合氧化两种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住宅室内空气中TVOC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市106户住宅的TVOC检测结果表明:装修后6个月内的房屋TVOC普遍超标且情况较为严重,但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TVOC浓度下降明显。同时,本文还对装修后有无家具和地面装修材料的室内TVOC浓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家具的室内TVO浓度明显较高,而地面的装修材料对整个居室TVOC的浓度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苯胺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吸附剂,研究了生物炭对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449.7 m2/g,体积平均粒径为103μm,主要以小粒径存在;制备的生物炭表面以碱性含氧官能团为主,含量为1.31 mmol/g。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 H 3、生物炭加入量10 g/L、吸附温度313 K、吸附时间3.0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处理初始苯胺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苯胺溶液,苯胺去除率为94.0%,吸附量为37 mg/g;生物炭对苯胺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满足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生物炭对苯胺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吸附过程中存在着水分子从生物炭表面的解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