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585篇
安全科学   340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403篇
基础理论   212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51.
新闻纸生命周期评价与Ⅲ型环境声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命周期的理论框架及Ⅲ型环境声明的要求,对我国新闻纸产品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研究系统边界从制浆废纸原料的收集到新闻纸产品运输至用户,主要单元过程包括制浆、抄纸、主要化学品生产、能源生产、运输等.通过评价分析最终得到以1000kg新闻纸为功能单位的生命周期清单结果,同时定量评估了其对全球...  相似文献   
852.
氟啶虫胺腈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液质联用和气相色谱(HPLC-Mass和GC),研究了氟啶虫胺腈在两种不同光源下于4种不同溶剂(正己烷、甲醇、乙腈、丙酮)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以氙灯为光源,1.0、5.0、20.0mg·L-1的氟啶虫胺腈在4种溶剂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62、8.33、10.80h(正己烷),5.30、5.81、7.05h(甲醇),1.72、1.99、2.79h(乙腈),83.49、37.46、64.77h(丙酮).以紫外灯为光源,1.0、5.0、20.0mg·L-1的氟啶虫胺腈在4种溶剂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29、4.25、5.49min(正己烷),2.19、2.97、5.88min(甲醇),0.86、1.99、1.13min(乙腈),330、365、198min(丙酮).氟啶虫胺腈的降解反应主要为还原、水解反应,影响其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源和溶剂的种类,氟啶虫胺腈的浓度对其降解速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53.
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滴水湖湖底典型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研究其对上覆水中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滴水湖5个采样点沉积物对上覆水中磷的"快吸附"过程发生在0~4 h内,吸附速率达3.08~5.65 mg/(kg.min)",慢吸附"发生在4~24 h内,速率为0.54~1.34 mg/(kg.min),24 h后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抛物线扩散方程Ct=C0-kt1/2可很好地拟合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当上覆水磷浓度低于0.18~0.20 mg/L时,各采样点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很低或呈负吸附状态,之后磷吸附量随初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湖心处本底吸附态磷(NAP)较高,为6.871 mg/kg;一号码头和南岛处沉积物的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较低,分别为0.18和0.22 mg/L,纳磷潜力较大;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比Freundlish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沉积物对上覆水高浓度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范围为322.58~1 250.00 mg/kg,其中南岛处沉积物吸附磷容量较大,对上覆水中高磷浓度的变化缓冲力较强,但同时也是重要的磷库,应密切关注该处磷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4.
聚醚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纳滤膜材料,具有耐热、耐压、耐燃、耐辐射、抗酸、抗氧化、抗溶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重点介绍了相转化法、共混法、荷电法、复合法等聚醚砜纳滤膜制备方法,以及表面涂覆、材料共混等物理改性方法和膜材料本体改性、膜表面接枝改性等化学改性方法,阐述研究现状,并予以评价,同时提出探索新的制膜及改性方法,降低膜成本,提高制膜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是聚醚砜纳滤膜制备及改性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5.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多、危险因素多,发生事故时救援难度大且后果严重。本文在对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安全管理、作业过程、作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该研究对有效控制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6.
南四湖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的重要输水通道,对其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阶段实施的输水干线水质改善进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SMS软件建立了南四湖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边界简化、网格划分、参数选取与设置、模型调试与检验等研究工作,确定了各计算方案的水力学和水质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了南四湖上、下级湖调水期的二维流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全面实施"治、用、保"流域综合治污体系,并发挥综合效益的控制方案4的水质最好,同一控制方案输水主航道的水质最好;上级湖控制方案4的调水出湖口CODCr为19.81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TP为0.053 4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河流)标准,但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下级湖各控制方案的调水出湖口CODCr和TP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且在相同工况下,下级湖水质优于上级湖;南四湖上、下级湖输水水质模拟计算结果与各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的总排放量相一致,即总排放量大的控制方案其调水出湖口的污染物浓度也高。  相似文献   
857.
沼气脱硫是能源高技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成熟的干法及湿法脱硫已在工业上应用较多,重点介绍了生物脱硫的研究发展现状.生物脱硫通过微生物作用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予以脱除,能耗低且无二次污染,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另外对现有的单质硫回收方法也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858.
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14个省27处河流湖泊砷污染现状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严重,大部分水系中砷含量超过世界淡水砷背景值,最高达到1.9mg/L;水体表层底泥中砷含量范围为4.0~980.6mg/kg,44.5%的水体底泥属于中度及以上砷污染水平,矿业活动是导致砷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分析河流和湖泊中砷存在形态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砷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我国水系表层沉积物中的砷以残渣态为主。比较了6种水体除砷方法,认为土壤法处理云南砷污染地表水更符合廉价、高效的原位修复技术要求。认为未来应加强对沉积物中砷形态的研究,并对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中砷的迁移转化做出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859.
贵州开阳地区富硒地层及风化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开阳地层和土壤调查,发现灯影组、牛蹄塘组等地层富集硒元素,由其风化而来的土壤也富硒。富硒地层同时还富集Mo、As、Cd、Sb、Ba、Co、Ni、Tl、V、Zn等元素,而相对缺Ag、Bi、Cr、Ga、Rb、Sr、Ta、Zr等元素;富硒地层风化形成的土壤中As、Ba、Cd、Co、Mo、Ni、Sb、Se、Tl等元素对基岩有明显的继承而富集;Pb元素则在基岩风化过程中流失而亏损;Cu、Sc、V、Zn元素在基岩风化后明显富集;而Ni、Co、Cd则具有对基岩的继承和后期风化富集的双重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硒的富集是热水沉积、深部物质沿白马洞深大断裂迁移、热卤水的迁移混合,铀矿化以及大量硫化物的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开阳富硒地层及风化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REE为66.61~609.13×10-6,LREE/HREE比值为1.17~5.40,(La/Yb)N=5.08~15.72>1,REE分布模式为右倾型,轻稀土段右倾明显,(La/Sm)N=1.43~7.44>1,为LREE富集型,重稀土段则相对平缓,(Tb/Yb)N=1.01~2.39。通过对微量、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富硒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条件下的低温热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60.
宝鸡长青镇工业园区周围灰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对宝鸡市长青镇工业园区周围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长青镇工业园区周围灰尘中重金属Cu、Pb、Zn、Cr、Ni和V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8.2、1586.2、1918.8、1591.8、40.2和81.9mg/kg,均高于陕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手-口摄入行为是人体摄入灰尘中重金属的主要途径,儿童经手口摄入Pb和Cr的暴露风险商及总危害指数均大于1,说明灰尘Pb和Cr对儿童具有重要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