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583篇
安全科学   340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401篇
基础理论   212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京杭运河常州段泥水界面无机氮交换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利用原柱样静态释放实验对京杭运河常州段4个点位的无机氮界面交换过程进行模拟,并借助模拟结果对运河不同形态氮的界面循环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全年NH+4N界面交换特征均表现为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平均交换速率比较结果为平水期[182.3mg/(m2·d)]>丰水期[94.0mg/(m2·d)]>枯水期[29.5mg/(m2·d)],而底泥污染严重的下游点位释放通量高于其他断面;丰水期底泥为上覆水NO-3N的源,平水期和丰水期则成汇,且平水期底泥平均吸附速率若为枯水期的6倍;全年NO-2N交换过程表现底泥吸附的特征,枯水期交换速率极低,全年底泥DIN(总无机氮)输入量>输出量,底泥对高浓度上覆水NO-3N的吸附作用可能是底泥污染逐渐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2.
乌鲁木齐冬季气溶胶散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积分式浑浊度仪于2012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区和市北区对气溶胶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进行连续观测,分析了市中区与市北区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变化特征,结合同期的相关气象资料对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市中区和市北区气溶胶的散射系数、吸收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呈"W"型;峰值分别出现在0:00和12:00前后,谷值则出现在5:00和17:00前后。散射系数远大于吸收系数,说明大气气溶胶的消光作用主要由散射作用完成。相对湿度与散射系数、吸收系数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而风速对散射系数、吸收系数影响较大,且对市北区的影响大于市中区。  相似文献   
943.
南京大气细颗粒中有机碳与元素碳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京城区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污染特征,在国控点草场门进行了连续一年的PM2.5采样,分析了有机碳(OC)、元素碳(EC)、ρ(OC)/ρ(EC)污染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有些PM2.5的日均值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ρ(OC)/ρ(EC)为0.77~4.98,平均值为1.92。PM2.5样品中OC约占18%、EC约占9%。  相似文献   
944.
高光谱遥感以"图谱合一"等特点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土壤退化、植被重金属污染监测、生物量估算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通过长时间序列高光谱反演数据NDVI和NPP,较好的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新疆生态环境V字型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5年新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高光谱数据反演技术是开展生态环境宏观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4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1%硝酸溶液配制混合标准溶液,不加抗干扰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精密度、准确度满足酸雨监测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46.
针对钢铁企业烧结工段烟气的特点,对可能影响碘量法、定电位电解法SO_2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定电位电解法受CO干扰较大,根据数学模型修正后,可进行SO_2浓度的快速估算;碘量法受吸收液温度、分析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现场监测人员和分析人员严格控制采样和分析条件。  相似文献   
947.
探讨了利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地表水中联苯胺的可行性。前处理方法对比验证了液液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水样在碱性条件下(pH=11~12)进行提取,当提取体积为1.0 L时,液液萃取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方法检出限为1.4 ng/L,定量下限为5.5 ng/L;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9 ng/L,定量下限为3.6 ng/L。分别对地表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3种不同水体进行基体加标试验,加标浓度为10.0、40.0、80.0 ng/L。结果显示,对于3种不同基体和不同加标浓度的水样,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方法回收率为80%~12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对联苯胺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948.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药企业废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典型制药产品青霉素、阿莫西林、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生产过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点,建立了吸附-解吸-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制药企业废气中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苯、甲苯、乙酸丁酯和正丁醇等7种特征VOCs的分析方法。采用活性炭采样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在解吸时间30 min、柱温35℃保持6 min、30℃/min速率升温到200℃保持2 min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各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实现良好的分离;7种物质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8~0.999 9,相对标准偏差为1.1%~3.2%,检出限为0.004 mg/m3~0.014 mg/m3,7种物质的解吸效率为83.1%~105.1%。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典型制药企业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特征VOCs的测定。  相似文献   
949.
基于MIKE11构建北运河(北京段)一维水质模型,以氨氮、COD为目标污染物,建立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以2013年为基准年,考虑不同人口疏解情景预测2020年北运河(北京段)流域人口,并结合北京市"水十条"设置减排情景方案,对2020年水质改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模拟结果表明:北京市"水十条"可实现显著的水质改善效果,到2020年,在中人口疏解方案下,北运河氨氮、COD平均质量浓度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40.8%~77.7%、39.3%~59.7%。COD质量浓度可稳定达标,氨氮质量浓度离达标还有一定差距,但日浓度可稳定在8mg/L以下,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  相似文献   
950.
对方法标准验证实验中测量数据进行合格性审核,对于后续方法精密度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献中识别离群值的Grubbs法、Dixon法等经典方法有时不能满足要求。探讨了用稳健统计法识别离群值的可行性。基于2套文献数据和XRF方法标准验证实验精密度测量数据,对Grubbs法、Dixon法、Mandel h检验法、质控指标法和稳健统计法(四分位法、迭代法、合格数据范围判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稳健统计法可有效识别离群值。但四分位法存在过度"检出"现象。综合考虑多种方法识别结果有利于提高离群值判定结论的可靠性。对于个别难以判断的情形,可借助质控指标、技术要求以及数据是否剔除对实验室间标准偏差的影响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