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1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8篇 |
废物处理 | 36篇 |
环保管理 | 71篇 |
综合类 | 451篇 |
基础理论 | 109篇 |
污染及防治 | 220篇 |
评价与监测 | 45篇 |
社会与环境 | 30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电极的材料和制备是电吸附技术的核心。本研究进行了活性炭电极的制备、改性和表征,并分析其电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物理化学改性活性炭电极比表面积可达748.54 m2/g,分别是物理改性、化学改性活性炭电极的1.22和12.16倍,电吸附效果最佳。其对NaCl紊态电吸附效果是物理改性活性炭电极的1.28倍,化学改性活性炭电极的3.75倍。对NaCl紊态电吸附单位吸附量为7.19 mg/g,是静态吸附的8.78倍。对NaCl、Na2SO4和Na3PO4紊态电吸附单位吸附量依次为5.94、11.83和21.47 mg/g,单位吸附量和吸附平衡时间随着被吸附离子的负电荷增加而增加。紊态电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过程是由扩散机制控制的、伴随着电场作用的慢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42.
对云南某高砷烧渣进行了酸浸-深度还原-磁选实验研究,采用HSC、SEM-EDS、XRD等检测技术分析了提铁脱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Fe品位为 57.35%,含As高达2.78%,As主要以金属砷酸盐形式赋存,Cu和Zn的品位分别为0.52%和0.57%。在浸出温度60 °C,硫酸质量分数25%的条件下,浸出作业As脱除率为86.43%。浸出渣碳热深度还原最佳实验条件为:还原温度1 050 °C,还原时间120 min,煤粉质量分数30% ,砷的作业挥发率78.23%。焙烧样品经磁选后,最终获得铁品位71.19%,总回收率约92%,含As 0.08%, 含Cu 0.29%,含Zn 0.10%的铁精矿。基础理论分析及样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浸促使难溶性金属砷酸盐中As转变为易溶性的H3AsO4,碳热深度还原实现了氧化铁矿物向金属铁相的转变以及As的进一步脱除。研究为类似硫酸烧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3.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粘粉粒组分对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在维持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土壤粒级分组的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并探讨其空间差异与成因。结果表明,(1)在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在不同地质发育的土壤类型中变异较大,而土壤粘粉粒组分中的有机碳(SOCclay-silt)、全氮(TNclay-silt)质量分数变异较小。在土壤表层(0~20cm),SOC、TN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24%~3.70%、0.0316~0.3403mg/kg,而SOCclay-silt、TNclay-silt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61%±0.50%、0.3440%±0.0251%。在土壤下层(20~40cm),SOC、TN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13%~2.91%、0.0175~0.2511mg/kg,而SOCclay-silt、TNclay-silt平均值分别为2.65%±0.63%、0.2622%±0.0923%。(2)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粘粉粒比例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粘粉粒比例愈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土壤中稳定性就愈强。 相似文献
244.
245.
246.
247.
灌浆是基础处理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查明基础灌浆缺陷的位置,以便及时进行技术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目前工程界常用的砂砾石层帷幕灌浆的检测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比较,总结得出适合于深厚砂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8.
Barnes and Roderick developed a gener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vegetation modeling across scales. Inclusion of a self-thinning mechanism connects the individual to the larger-scale population and, being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ass, all mass flux processes are integral to the formulation. Significantly, disturbance (both regular and stochastic) and its impact at larger scales are included in the form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how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patch and ecosystem dry mass, and consequently system carbon. Examples from pine plantations and mixed forests are considered, with these applications requiring estimates of system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growth rates of individual pla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to apply, and its predictions compare well with the data.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impact of local scale data on the dynamics of larger patch and ecosystem scales can be determined explicitly, as we show by example. Further, the general formulation has an analytic solution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facilitating practical and predictiv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49.
茉莉酸受体蛋白COI1(coronatine insensitive 1)是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鉴定分析茶树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家族,预测其潜在的分子功能,了解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在乌龙茶加工中应答胁迫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茉莉酸受体COI1进行家族成员鉴定,氨基酸序列、结构域、基因结构、进化分析以及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结合实时荧光定量分析CsCOI1基因在乌龙茶加工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茶树茉莉酸受体CsCOI1家族有两个成员,均含有F-box和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RRs)两个结构域;单子叶、双子叶的COI1蛋白各聚一支,且与蜜柑进化关系较近;茶树COI1基因家族两个成员均含有3个内含子,启动子顺势元件主要有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光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说明茶树CsCOI1基因具有较强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CsCOI1a基因在室内萎凋后表达显著上调,且15 min、30 min日光萎凋后CsCOI1b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茉莉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推测CsCOI1基因可能通过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乌龙茶加工中萎凋的胁迫响应过程,该结果可为乌龙茶加工品质调控奠定基础.(图8表2参30) 相似文献
250.
我国对大气酸沉降的研究起自70年代末.以酸雨研究占主导地位。我国酸雨现象区域性、发展性强,在地理上以南方酸性土壤地区为主,在成分上以硫酸盐型酸雨为主;无论是酸度还是频率,酸雨都是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酸沉降已对农、林生态系统生产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效应,但其累积性的环境化学反馈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国酸雨地区以强酸性富铝土壤为主,对大气酸沉降有较大的敏感性。应用β指标还表明,酸沉降可使南方主要土壤因酸化而在30—60年内降低pH一个单位。近年来对酸沉降诱发的土壤酸化研究以模拟降水的土柱试验为主,从pH下降、盐基淋出、Al及重金属移动等方面来提示出酸沉降可能对土壤产生的化学影响。但作为过程化学研究,其案例监测研究的报道尚很少。对于南方严重的酸雨现象,应加强实地动态监测和过程分析,注重Al化学及其对环境的反馈,将酸沉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到生态毒理机制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