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6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1349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2437篇
基础理论   544篇
污染及防治   453篇
评价与监测   183篇
社会与环境   212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环境中能够检出的有毒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多,基于制定环境标准来控制有毒污染物的传统方法正在受到挑战,而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加强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认识区域具有潜在风险的有毒污染物环境暴露与环境效应的关系,探讨风险评价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已显得尤为紧迫.综述和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深入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2.
含溴水源水臭氧处理时溴酸盐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方某含溴水库水(溴离子浓度15~38μg·L-1),利用连续运行实验装置研究了臭氧氧化时溴酸盐的产生条件,同时初步考察了后续生物活性炭(BAC)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预臭氧方式时,在臭氧消耗量控制为2.0mg·L-1以内的条件下,溴酸离子浓度低于6 μg·L-1;而采用预臭氧与后臭氧联合处理时,在总臭氧消耗量为2.0mg·L-1的条件下,出现了溴酸离子超标(10μg·L-1)情况.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尽管新炭对溴酸离子没有去除效果,但系统连续运行3个月后,BAC上的微生物对溴酸盐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93.
硝基苯灌胃致小鼠蛋白质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硝基苯对小鼠多器官的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采用不同剂量的硝基苯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每天1次,共30 d),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小鼠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用以判断蛋白质的损伤程度.结果显示,各组织空白对照和油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呈上升趋势,脑组织只在高剂量组表现明显升高趋势;低剂量组与油对照组相比,只有肝脏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与油对照组相比,各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剂量硝基苯可以对细胞蛋白质产生氧化损伤作用,并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各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94.
制药废水属于高浓度含微生物难降解,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有机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本文对制药厂厌氧处理出水,分别采用SBR和SBBR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COD去除效果。当曝气量控制在0.02m3/h,沉淀时间在2h时,在2~10h反应时间段内,对比了SBR和SBBR法对CODCr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SBBR法CODCr去除效果优于SBR,且更稳定,CODCr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而SBR在反应时间6h时达到CODCr最大去除率:82.03%后,出水中CODCr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195.
催化湿式氧化法预处理显影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催化湿式氧化法对医院显影废水进行预处理的可行性.紫外扫描结果表明,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盐、对苯二酚等特征污染物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催化剂Ru/TiO2存在下,催化湿式氧化法与湿式氧化相比,有机物的降解更加彻底.通过考察催化剂用量、温度、压力及pH值等条件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g·l-1,温度为220℃,压力为1.5MPa,pH为8.9.在上述反应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62.5%,色度去除率达98%,BOD5/CODCr值由原来的0.07提高到0.45.  相似文献   
196.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峰  王暄  季民  卢姗  刘卫华  杨造燕 《环境科学》2007,28(5):1033-1038
采用厌氧-好氧运行方式的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连续运行近120 d表现出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对GMBR中污泥粒径分布变化研究表明,GMBR中污泥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粒径0.18~0.45 mm的小颗粒污泥及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的增加造成的,粒径大于0.45 mm的颗粒污泥能够基本稳定维持其颗粒形态,反应器运行末期,GMBR中颗粒污泥(粒径大于0.18 mm的污泥)含量稳定在污泥总量的60%~65%以上.污泥表面电荷量随着污泥组成形态的变化电负性逐渐增加,80 d后稳定在-0.42~-0.80 meq·g-1之间.污泥表面电荷的负电性增加主要是由小于0.45 mm的污泥造成的,其中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对其影响最大.并且,污泥粒径越大污泥表面负电荷量越少,两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另外,GMBR中SVI稳定在60~90 mL/g之间,并且随着污泥表面电荷负电性的增加污泥SVI值增加,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7.
颗粒污泥SBR处理生活污水同步除磷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姗  季民  王景峰  魏燕杰 《环境科学》2007,28(8):1687-1692
采用厌氧-好氧的SBR运行方式,以人工配水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处理碳、氮、SS浓度均较高的生活污水,研究了系统中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及其去除有机物和同步除磷脱氮的效果.经过1个月的驯化培养,颗粒污泥即可呈现出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并趋于稳定,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始终占污泥总量的68%以上.颗粒污泥系统污泥浓度为5 000~6000mg/L,SVI值为20~35 mL/g.经过3个月的运行后,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由原来以粒径0.6~0.9 mm的中等大小颗粒占主体变为粒径>1.25 mm的大颗粒占主体.稳定运行阶段颗粒污泥系统对COD、TOC、磷酸盐、氨氮、总氮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4%、70.41%、94.30%、86.51%、41.82%和85.89%.对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典型周期的分析,反映出颗粒污泥良好的同步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98.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 in the atmosphere. However, the simulations of SOA, which could help to elucidate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SOA formation and quantify the roles of various precursors, remains unsatisfactory, as SOA levels are frequently underestimat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SOA formation model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corporating the emission and evolution of semivolatile and ...  相似文献   
199.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This paper utilizes desulfurization ash (DA), fly ash (FA)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OPC) to prepare unfired high-strength road-base stones by...  相似文献   
200.
通过对全国、江苏省以及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行调查、总结和对比分析,指出江苏省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强省,每年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接近全国的1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排放量所占比例大于10%,且出现了先降低、再增加、又降低到零的现象,最高时达到16.67%.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跟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有关.同时指出了目前江苏省乃至南京市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