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76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21.
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徐州市泉山、云龙、鼓楼、九里4个城区的公园绿地土壤进行系统采样测定,对其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单因子富集指数为30.00,污染指数为14.56,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Cu、Zn、Pb、Cr单因子富集指数和污染指数均接近1,富集程度较低,无污染或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522.
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的土壤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性质、水分含量、通气条件、外加营养元素比例与外源微生物等条件下,苯并[a]芘(BaP)和二苯并[a,h]蒽(DBA)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当土壤中BaP和DBA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5 mg·kg-1时,至125 d时,BaP在pH较低的江西红壤中降解最快,降解率达87.3%;而DBA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太湖水稻土中降解较快,降解率为52.0%.土著微生物对BaP和DBA在土壤中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合适的土壤C/N比值能明显加快降解速率;好气条件有利于BaP和DBA的降解.  相似文献   
523.
除草定是一种新型嘧啶类除草剂,其在环境中的归趋备受关注。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除草定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性、吸附性和移动特性。结果表明,除草定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93.1、173.3、138.6 d,该药在土壤中降解较慢,影响其在土壤中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除草定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Kd值分别为0.34、1.86和2.94;3种土壤对除草定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物理吸附。薄层层析试验显示,当溶剂展开至11.5 cm处,除草定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最远移至8~10 cm处。影响除草定在土壤中吸附性和移动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除草定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性,使用除草定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24.
利用STAPLEX大流量分级采样器于2014年8—12月采集拉萨市城区大气颗粒物84个样品,测定不同粒径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定性分析二次有机碳(SOC),基于碳质组分和~(14)C值得到其来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OC质量浓度呈双峰分布,较高峰出现在0.49μm粒径段,次高峰出现在1.5—3.0μm粒径段(8—9月)和3.0—7.2μm粒径段(11—12月);EC主要分布在0.49μm粒径段.OC/EC比值为4.15—33.80,表明拉萨大气颗粒物存在二次有机碳.研究表明,拉萨市碳质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和地面扬尘、生物质燃烧和地面扬尘是OC的主要来源,燃煤和机动车尾气则是EC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25.
低污染水体存在C/N较低的特征,往往导致水体自净过程中反硝化碳源的不足.提出采用光能自养生物膜去除低污染水体中的硝态氮,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能自养生物膜脱氮能力的影响,并验证了生物膜自行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及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中多糖能否成为反硝化的碳源.结果表明,采用光能自养生物膜去除低污染水体中硝态氮具有良好的效果,光照强度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硝态氮的去除,在光暗比为12:12、水力停留时间为72 h时,1 500、3 000、4 500 lx光照强度下系统的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37.1%、56.7%、62.5%,且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硝酸盐去除速率逐渐提高;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促进光能自养生物膜系统的EPS、SMP中多糖的产生,且光暗交替时EPS、SMP中多糖浓度呈“锯齿形”变化,在有光照时浓度明显上升,而在无光照时浓度下降;光能自养生物膜系统的EPS、SMP中的多糖可作为碳源被反硝化菌利用,而且在无外加碳源条件下,SMP中多糖对碳源的贡献大于EPS中的多糖.  相似文献   
526.
为解决管道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问题,基于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根据某受到不稳定边坡影响的管道所处滑坡区域的特点,设计1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管道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前端数据测量模块、中端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以及终端监测平台模块组成。采用振弦式应变计进行管道应变测量;应用数据采集仪、移动数据发射器及电源进行数据采集及传输;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云服务平台专用软件进行管道状态的数据分析及远程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稳定地实时数据获取、高效地数据远程传输和操作便捷、功能丰富的终端监测能力,可较好地评估管道的运行状况,提高滑坡灾害预警能力,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27.
应用WASP 7模型的EUTRO子模块对淮沭新河东海段的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指标进行模拟研究,采用2014年与2015年的水文、水质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并以2016年1月—2017年9月的水质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为DO和COD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能控制在15%和10%以内,线性回归分析结论显示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528.
中国各城市细颗粒物(PM_(2.5))环境空气质量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域污染特征。合理划分PM_(2.5)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区域性大气环境管理,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2015年全国108个重点城市大气PM_(2.5)的日均浓度数据,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城市的PM_(2.5)全年污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划分出不同防治区域。依据聚类分析的3项原则,综合比较4种不同聚类方法及结果,最后提出可以划分出8个PM_(2.5)污染防治区域:a赣鄂湘接壤地区(长株潭及周边城市),b成渝及周边地区,c粤桂地区,d闽浙沿海城市群,e东三省地区,f长三角地区,g山东及周边地区,h京津冀、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城市群。  相似文献   
529.
泰山顶臭氧及其前体物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监测泰山顶O3及其前体物CO的浓度,分析O3和CO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泰山顶O3小时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一级标准的频率为15.81%,CO小时平均浓度均达标;O3浓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小,说明该地区受周围工业污染影响较小;O3和CO浓度的日变化均呈一高一低的双峰型变化规律,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O3浓度峰值一般滞后于CO,该区域O3及其前体物CO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局地光化学过程控制;O3浓度与CO浓度的日际变化的相关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530.
甲磺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高效降解菌MD对甲磺隆污染环境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甲磺隆的降解顺序是:加菌鲜土>加菌灭菌土>鲜土>灭菌土,在添加MD时,1.0mg*l-1甲磺隆的降解速率明显高于10.0mg*l-1;在加菌土壤中,甲磺隆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土壤培养实验中,用菌处理10d的培养土壤中的生长量和不加药对照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