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基于MODIS-EVI和CI的洞庭湖流域植被指数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洞庭湖流域2000~2012年98个气象站点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对研究时段内生长季干旱强度和EVI时空变化特征,典型春、夏、秋季干旱年月和湿润年月干旱强度和EVI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研究EVI指数能否反映大范围气象干旱事件,探讨该指数作为流域干湿状况度量标准的潜力。结果表明:(1)在年际变化上,EVI在2001、2005、2009年出现低谷值,与其对应年份的干旱强度出现高峰值;在季节变化上,干旱强度的高值段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低值段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EVI值最大,冬季EVI值最小;(2)去除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影响的生长季干旱强度、EVI和森林覆盖率年际波动变化明显,并且干旱强度高峰值的年份对应EVI和森林覆盖率出现低值的年份;(3)典型干旱年月干旱强度高值区的空间分布与EVI距平低值区的空间分布存在高度一致性,其中夏、秋季干旱年月的干旱强度和EVI的相关系数分别通过了0.01、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4)除部分地区外,典型春夏秋季湿润年月的干旱强度空间分布与EVI距平的空间分布对应较差,两者的相关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上述结果表明,在典型干旱年月,流域植被的生长状况能够响应大范围的区域气象干旱情况。  相似文献   
492.
煤炭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笔者对由采煤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健康脆弱性的定义,分析了其表现及成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4项评价指标和AHP评价方法对矿区居民环境-健康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为煤矿矿区居民的环境-健康脆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93.
灾害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关键是评价不确定性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它对人类依存的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后果,评价步骤包括4个部分:受体分析、风险源的概率分析、暴露和脆弱性评价、风险表征。以汶川地震10个极重灾区的研究资料为基础,评价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生态环境风险指数和生态环境损失,并按照生态环境风险指数和生态环境损失大小对未来10县市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排序。综合考虑2个评价结果,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生态环境风险较高,安县、青川县、什邡市生态环境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94.
为进一步揭示鄱阳湖流域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鄱阳湖流域24个气象站点连续59年观测资料,选取8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鄱阳湖流域极端气温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大气环流与极端气温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极端气温暖指数(暖昼天数、暖夜天数和夏日天数)及极值指数(日最低气温最小值和日最高气温最大值)均呈增加趋势;冷指数(冷昼天数、冷夜天数和霜冻天数)均呈逐渐减少趋势.(2)从空间分布来看,极端气温空间变化趋势与年际变化一致,极端气温暖指数和极值指数呈增加趋势,冷指数均呈减少趋势,但在不同地区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流域各站点霜冻天数和冷昼天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在赣北地区下降趋势最显著.大部分站点(23/24)暖夜天数、夏日天数和日最低气温最小值均呈显著增加趋势;(3)鄱阳湖流域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其中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夏季东亚季风指数、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和北极涛动指数对极端气温事件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极端气候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5.
为了准确地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梁的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对该类桥梁的施工提供有效借鉴,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该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相关规范,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1法和C-OWA算子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优化组合赋权,进一步利用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确定风险综合评价值,最后依据风险测度界定范围判断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最后,运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为该类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6.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热带低地次生雨林是受人类干扰较为严重的雨林类型,而关于其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甚少.以海南岛甘什岭热带低地次生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经人为采伐干扰后自然更新恢复形成的3种林分类型(Ⅰ为较大采伐强度下恢复的灌丛与低矮乔...  相似文献   
497.
通过熏气的方法,比较了在硫氧化物混合污染气体的作用下,木本花卉(月季Rosa chinensi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茉莉花Jasminum sambac),一、二年生花卉(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宿根花卉(君子兰Clivia miniata),室内观叶植物(文竹Asparagus setacens,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吊竹梅Zebrina pendula,白斑万年青Dieffenbachia bowmannii)中13种花卉植物的叶片伤害症状及植物抗性表现,并对植物受害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在同种污染气体的作用下,不同种类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的伤害症状。植株不同叶龄的叶片对污染气体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幼龄叶不一定比中老龄叶敏感性强。当污染浓度不超过一定阈值时,花卉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能力。利用“花卉植物叶片伤害评价系统”对试验植物叶片伤害症状进行了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试验植物进行了抗性分级。为保证对植物抗性等级划分的准确性,建议制定统一的熏气浓度标准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98.
本文描述了实现环境试验设备检验自动化的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检验步骤及方法,研制了环境试验设备检验系统,该检验系统可由用户选择一种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进行检验,自动采集并保存测量点的温湿度数据,按照选定的标准、规范规定的算法自动计算出检验项目的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99.
重庆大木山木本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对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大木山的木本植物区系及资源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野外调查共发现木本植物738种,隶属于86科、28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5种,双子叶植物77科、271属、699种,单子叶植物3科、7属、24种.乔木268种,灌木398种,木质藤本72种.科的组成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有26个,包含164属、526种植物,分别占该区木本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94%和71.27%,是该区木本植物区系构成的主导成分.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种的分布类型有12个,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有483个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该地区,占总种数的65.71%,其中27.12%的物种为华中植物区特有种.13个地区的聚类分析表明大木山与华中植物区和华东植物区关系最为密切.木本植物资源以药用、材用、观赏、食用类为主,古老孑遗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图l表5参35  相似文献   
500.
降雨对坡面产沙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沙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变化规律,根据当地不同的种植模式,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玉米顺垄耕作坡面产沙量同I30关系最为密切,产沙量随I30的增大而增多;采用玉米横垄的耕作方式时,坡面产沙量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降雨量对径流中土壤养分流失量的影响不明显,而径流中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