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1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1400篇
安全科学   380篇
废物处理   98篇
环保管理   232篇
综合类   2717篇
基础理论   557篇
污染及防治   466篇
评价与监测   199篇
社会与环境   249篇
灾害及防治   10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小企业化学品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控制预防控制化学品职业危害,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所推行的中小企业化学品职业危害控制指南,包括化学职业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步骤,关键点危险区的确定方法,改进化学品职业危害管理、实施化学品管理的良好规范、制定化学品管理行动计划和编制全面的化学品清单等方法,以达到系统提高化学品管理水平和持续改进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高温煅烧工艺,以工业生产次磷酸钠的废渣为原料,制备饲料级磷酸三钙,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20min。制得的饲料级磷酸三钙中磷的质量分数为16%~18%,符合Q/YHY01—2003《饲料级磷酸三钙》产品质量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产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上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升趋势,东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从全国维度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分群回归结果来看,高集聚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间接效应中,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的利用效率产生先带动后抑制的"倒U"形作用。低集聚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的提高,其利用效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征。可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聚,针对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4.
995.
液相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气相OH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水杨酸溶液相OH自由基,生成的荧光产物2,5-二羟苯甲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推算得到气相OH浓度,根据此原理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气相OH自由基的测定方法,并利用气相OH标准发生源确定了最优实验条件,得到了气相OH浓度与荣光响应关系。由相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浓度与标准OH气流中的理论浓度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96.
青海湖几种主要湿地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应用种群生态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湖四种主要湿地植物: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槽杆荸荠(Eleocharis valleculosa)、华扁穗莞(Blysmus sinocompresus)、碱蓬(Suaeda glauca)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表明:杉叶藻、槽杆荸荠、华扁穗莞三种群由侵入期、定期初期到种群发育盛期的过程中,其集群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总体呈扩散的趋势;碱蓬种群,从幼苗到繁殖期,集群程度增大,呈聚集的趋势,说明前三种植物的克隆繁殖方式于滨湖湿地生境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应性,图2表3参11  相似文献   
997.
青岛市主干道沿线高层建筑的交通噪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计权网络对青岛市东西快速路沿线高层建筑进行监测。利用Grapher软件,以Leq为监测值的基准值绘制连续线状图,分析城市主干道周边高层建筑上交通噪声的峰值点。根据道路中心线到高层建筑的距离信息,得出高层建筑交通噪声峰值点与道路中心线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角度约为30°。  相似文献   
998.
珠三角秋冬季节长时间灰霾污染特性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利用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2年10月与2013年1月能见度、不同粒径颗粒物与BC质量浓度、气溶胶光散射系数、O3、相对湿度等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秋冬季节2次持续时间超过10 d的长时间灰霾过程污染特性与成因。结果表明,冬季灰霾过程中气溶胶吸光系数和光散射系数对大气总消光系数的贡献分别为13%和67%;PM2.5、PM1占PM10质量浓度分别为66%和39%;较高的PM2.5与BC日均浓度相关系数(R2=0.88)体现了一次排放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及能见度的显著影响。秋季灰霾过程中气溶胶吸光系数和光散射系数对大气总消光系数的贡献分别为11%和69%,由BC导致的吸光效应较冬季下降了约20%;PM2.5和PM1占PM10质量浓度比例分别为68%和45%,均高于冬季;O3浓度日最大小时值的平均值接近冬季的2倍;二次来源对PM2.5浓度升高和能见度下降起主导作用。来自不同方向的2种气团在珠三角僵持,大气扩散条件差是导致这2次灰霾过程的重要外在条件,应成为灰霾预报预警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999.
采用DMA-80直接测汞技术,与国标方法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总汞的测定进行了方法比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测汞法的检出限优于原子荧光法,精密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土壤实际样品的测定,对30个实际样品分析结果的比对表明,方法间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快速、准确、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00.
2002—2012年京津唐PM10变化规律及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2年6月—2012年5月京津唐城市群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的长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3市的地理、气候气象条件,分析了京津唐城市群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根据3市PM10相互之间的发散系数,定量分析了3市PM10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2002—2012年北京市的PM10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012~0.600 mg/m3,天津、唐山2市的PM10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14~0.600、0.019~0.452 mg/m3。2008、2011年天津市PM10质量浓度年平均值达到二级标准,唐山市从2008年后PM10质量浓度年平均值达到二级标准;北京市PM10质量浓度总体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天津、唐山市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但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略不同;北京-唐山、北京-天津、天津-唐山之间PM10的月度发散系数范围分别为0.402 7~0.159 2、0.406 8~0.142 9、0.323 1~0.107 8,说明空间距离最近的天津-唐山之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较北京-天津、北京-唐山之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