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2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2107篇
安全科学   794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484篇
综合类   4297篇
基础理论   836篇
污染及防治   724篇
评价与监测   412篇
社会与环境   363篇
灾害及防治   24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51.
统计了2012年9-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74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7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4.94%,矿业事故占12.64%,火灾占4.02%,爆炸事故占2.87%,毒物泄漏与中毒占1.15%,其他事故占14.37%.174起事故共死亡755人,伤566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0.26%,矿业事故16.82%,火灾4.64%,爆炸事故1.99%,毒物泄漏与中毒0.93%,其他事故15.36%;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9.15%,爆炸事故3.71%,矿业事故3.00%,毒物泄漏与中毒1.41%,火灾6.0t%,其他事故6.71%.2012年9-10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广东(21起)、云南(15起)、广西(14起)、湖南(11起)、重庆(10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分别为广东(82人)、甘肃(61人)、云南(59人)、湖南(51人)、广西(47人);受伤人数较多的5个省、直辖市分别为甘肃(81人)、广东(78人)、湖南(62人)、天津(57人)、陕西(45人).  相似文献   
952.
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温NH3-SCR脱除NOx是一种有潜力的烟气脱硝技术.综述了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锰基催化剂、钒基催化剂,以及其他金属氧化物基催化剂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以及以不同金属改性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其中具备高比表面积、良好非晶态结构的低温NH3-SCR催化剂都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以CeO2改性锰(MnOx)基催化剂为例,探讨了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机理.反应气体(NH3、NO和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在低温NH3-SCR脱除NOx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eO2改性锰基催化剂催化NH3-SCR反应过程中涉及ER机理和LH机理,并且NH2与气态NO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NH2NO),进一步分解为N2和H2O是关键步骤.就燃煤烟气中水蒸气(H2O)和SO2在低温条件下对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机制进行了阐述.烟气中的水蒸气与反应气体的竞争性吸附能够导致催化剂脱硝活性的降低.水蒸气(H2O)和SO2共同存在对低温NH3-SCR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两者共同作用.烟气中水和SO2存在时生成的硫酸盐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并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953.
通过组织火灾应急疏散逃生演习、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统计了体育馆内人员的疏散预动作时间,进而建立多分变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该统计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男生选择疏散预动作时间为<30 s的可能性是女生的0.886倍,选择疏散预动作时间为30-60 s的可能性是女生的2.818倍.预测人员疏散预动作时间为<30 s、30 -60 s、>60s的概率,男生分别为15.45%,75.61%、8.94%,而女生分别为24.14%,39.72%、36.14%;研究结果表明:人员性别的不同对疏散预动作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在体育馆类建筑中,青少年人员疏散预动作时间基本上小于60 s.  相似文献   
954.
为合理地体现主、客观风险因素对输气站场安全状况的影响,综合运用AHP和熵权法在确定权重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尊重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削弱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针对输气站场设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分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以工艺流程单元为大致框架,并兼顾设施共性风险因素,将输气站场划分为了清管器收发区、计量区、压气区、阀组区、安全仪表系统区等10大风险区块,并重点关注各区块内关键设备在运行期间的风险因素,最终建立起了10大区块62小项的输气站场两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过程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和Excel辅助计算,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5.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充填系统可靠性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通过对影响东庞矿高浓度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主要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随机性、模糊性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充填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隶属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充填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判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此充填系统可靠性为“较稳定”等级.经充填工业性试验开采验证,系统可靠性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是合理有效、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956.
矿井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井下事故发生后的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供氧系统是避难硐室内避难人员生存的重要保障,避难硐室具有容载人数多、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针对国内避难硐室采用的地面钻孔供氧、压风供氧、压缩气瓶供氧、化学氧供氧等供氧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基本供风量、供氧量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密闭空间模拟试验的方法来对几种供氧方式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避难硐室设置多种供氧方式的必要性,为今后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7.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安全学科建设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回顾了国内各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包括相关高校的所属类别、行业背景,综述了有关安全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特点,系统介绍了福州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内容.最后提出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应坚持通用人才与行业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思路;即各高校应该依据自身的类别、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行业背景等建立相应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58.
开展模拟训练是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重要途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开发灭火救援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提供了有力手段。当前开发三维模拟训练系统,可以采取多种工具平台。依托开源引擎Delta3D和开源底层支撑系统CERTI,分析了开发基于HLA的仿真训练系统的一般步骤,总结了一套利用开源软件快速开发沉浸式灭火救援模拟系统的经济实用方案。开发过程表明,利用开源技术可以提高仿真训练系统的开发效率,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系统的开发费用。  相似文献   
959.
内标法与外标法测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多使用外标法。实验对比了内标法与外标法测定时存在的差异,发现大多数VOCs内标法的回收率均高于外标法,且内标法的相对标准偏差普遍小于外标法,内标法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外标法。内标法的标准曲线可使用更长时间,对于大量样品的测定非常有利;而外标法必须每次测定时重新绘制新曲线。故废气中VOCs测定工作推荐使用内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960.
中国地表水酸化敏感性的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表水体的酸化与集水区的许多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如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基岩中和酸沉降的能力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其中,土壤的抗酸化能力是关键因素.因此可以根据集水区土壤、基岩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信息来评估地表水在不同流量下发生酸化的可能性.本研究成功地应用已有资料和数据得到了我国地表水对酸沉降的敏感性等级,并绘制了地表水酸化敏感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表水对酸化并不敏感.极易酸化和较易酸化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北部地区,占所有国土面积的2.67%,是该地区强酸性漂灰土、酸性母岩和针叶林植被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酸化敏感性为中级和低级,即不易酸化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东北暗棕壤地区和南方富铝土区域,占所有国土面积的15.2%.其余82.11%国土面积上的地表水对酸化不敏感,完全不可能发生酸化.北方地区主要是由于土壤的强缓冲能力,而在南方,石灰质土壤以及耕作农田的广泛分布是最重要因素.南方重酸雨区由于土壤对酸化并不很敏感,因此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面积水体酸化现象.由于东北近年来频频出现酸雨,因此东北的酸沉降必须及早防治,以免出现大面积酸化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