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6篇
  免费   4666篇
  国内免费   26744篇
安全科学   1401篇
废物处理   240篇
环保管理   938篇
综合类   30224篇
基础理论   2444篇
污染及防治   4934篇
评价与监测   1554篇
社会与环境   297篇
灾害及防治   36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858篇
  2019年   1931篇
  2018年   2081篇
  2017年   2087篇
  2016年   1810篇
  2015年   2305篇
  2014年   2902篇
  2013年   3032篇
  2012年   3085篇
  2011年   2543篇
  2010年   2392篇
  2009年   2324篇
  2008年   1923篇
  2007年   2007篇
  2006年   1472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992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726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钟嬿  刘宏 《环境科技》2006,19(Z1):81-83
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着病毒污染,而现行的水环境标准对于病毒缺乏相关的规定,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介水传播,这就可能造成致病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在此,阐述水环境中病毒的危害,探讨可行的水体中病毒的指示物、监测手段,以及对病毒的灭活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4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与形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谢绍东  于淼  姜明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33-1939
介绍了有机气溶胶来源与形成的研究现状,从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特征、一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论述其研究进展.一次有机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烹调油烟、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或民用燃油锅炉释放出的有机物,还有道路扬尘、沥青、刹车尘、轮胎屑、室外香烟烟雾、以及高等植物蜡、细菌活动和草本植物等.大气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其主要前体物是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烯烃、烷烃、环烷烃、萜烯和生物排放的非饱和氧化物.  相似文献   
24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健康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结合纺织品生产和加工的四个阶段,包括纺织原料生产阶段、纺纱织造阶段、印染加工阶段及纺织品后整理阶段存在的化学品残留、噪声、废水、废气等环境问题,论述了在纺织服装生产中开展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4.
At a rice-wheat rotational 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 platform,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 farmland ecosystem was studied. Wheat plots were exposed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ambient 370 μl/L 200 μl/L).32 families and 40 genera of nematode were observed in soil suspens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nder FACE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total nematodes, bacterivores and fungivores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Because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s was only observed under favorable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may indicate the change of soil food web.  相似文献   
245.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有毒废水及其污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16.2L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处理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的含五氯酚钠(PCP-Na)有毒废水,进水COD为1100-1200mg/L,HRT为1d。结果表明,ABR 对有毒物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当进水PCP-Na小于8mg/L时,出水COD在80mg/L以下,PCP-Na在0.2mg/L以下,运行稳定。在有毒物低于抑制浓度 下反应器内参形成颗粒污泥,颗粒污泥表面为发酵产酸菌,内部为产甲烷菌,自身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246.
土壤中单甲脒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农药单甲脒从本身纯物质及土壤表面的挥发行为.实验表明,挥发通量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单甲脒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挥发较其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挥发要快;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单甲脒的挥发通量随着土壤中农药的浓度增加、温度的上升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的增加最初促进单甲脒挥发,继续增加则可能使挥发减慢.  相似文献   
247.
UV-B辐射对小麦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三种剂量的紫外线B(UV-B)辐射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及其原因。UV-B辐射诱导了H2O2的合成,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而类胡萝卜素稍有所降低、超氧歧化酶(SOD)活几乎不受UV-B辐射影响,分析表明,UV-B辐射  相似文献   
248.
北极冰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北极冰主要化学元素的浓度分布及其变化,在测定的31种成分中,高于仪器检测限的10种元素B,Mg,V,As,Rb,SDr,Ca,K,S,Na的硬度被用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区,元素浓度相对稳定,不同地区浓度有较大差异。元素浓度与纬度关系的相关分析显示,随纬度增加,各元素显降低。  相似文献   
249.
NDA-100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水杨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NDA-100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水杨酸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50.
温度对氨法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使用氨(NH3)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氨洗涤法洗涤净化烟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并就温度对SO2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温度超过54℃时,NH3对SO2仍有很高的脱除率。并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实际氨法脱硫工程中,脱硫过程温度宜控制在60℃以下或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