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409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7 毫秒
661.
现有文献表明,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已经被认为是癌症发生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大量遗传毒理学实验证明苯可以引起DNA突变和断裂,然而苯暴露引起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异常的现象,目前鲜有文献报道。为了揭示苯引起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的致毒机制,本实验中,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经口灌胃急性暴露于以500 mg.kg-1(以体质量计)的苯中,在暴露6、12、24、30 h后采集SD雄性大鼠体内血液、肝脏、肾脏和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SD雄性大鼠血液和肝脏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下降,而在肾脏和肺中没有显著地变化,表现出组织特异性。本实验率先报道了苯的暴露可以引起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异常,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解释了苯影响人体健康的机制。  相似文献   
662.
广州市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STFA 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 分析技术, 于2002─2003年对广州市荔湾区大气气溶胶中的水溶性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水溶性化合物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趋势.脱水糖类在春、夏、秋、冬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2.06,160.58,301.70和244.90 ng/m3,左旋葡聚糖的秋季质量浓度达到234.9 ng/m3,表明存在大量的生物质燃烧;以葡萄糖、蔗糖为代表的糖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其进入气溶胶中的主要途径是农作物的耕作和收割、风的侵蚀以及交通等,秋季质量浓度较高可能与植物落叶和秸秆燃烧有关;二酸的质量浓度在冬季达到最大值,可能与广州的气象条件有关.广州夏季盛行西南风,降雨较多,而冬季通常逆温少雨,造成二酸质量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663.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分布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使用Andersen六段分级大流量采样器(粒径:7.2~10,3.0~7.2,1.5~3.0,0.95~1.5,0.49~0.95,<0.49μm)采集了广州市荔湾区冬季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并用美国Sunset碳分析仪分析了其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分.研究表明:OC和EC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与OC相比,EC则相对更集中于<0.49 μm粒径上;PM10中二次有机碳占总有机碳(ρ(OCsec)/ρ(OC.))比例的平均值为卵%,OC,EC的对数模型图都为双峰型.对ρ(OCtot),ρ(OCpri)(一次有机碳质量浓度)与ρ(E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只用ρ(OC)/ρ(EC)值来评价二次污染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664.
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subsurface materials has been found to not only correlate with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 but also depend on the types of soil and sediment organic matter (SOM). Characterization of geochemically heterogeneous SOM is key to elucidating sorption mechanisms and predicting pollutant transport in ground water systems. In this study, kerogen, a nonextractable organic material, was isolated with an acid demineralization procedure from a sandy aquifer material (Borden, Ontario, Canada) having a TOC content of approximately 0.021% (w/w). Petrographical examinations reveal that the kerogen has three major types of macerals including bituminite (Kerogen Type I and II), vitrinite (Type III), and fusinite (Type IV or charred kerogen). The solid-state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um shows two dominant peaks,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arbons, for the isolated material. Sorption isotherms measured using phenanthrene, naphthalene, 1,3,5-trichlorobenzene (TCB), and 1,2-dichlorobenzene (DCB) as sorbates showed that both the isolated kerogen and the original sand exhibited nonlinear sorption and that the phenanthrene and TCB isotherms measured for the kerogen material are more nonlinear than the respective isotherms for the original sand. The single-point organic carbon--normalized sorption capacity measured for the isolated kerogen can be several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measured for the original sand for a given sorbat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kerogen plays a major role in overall sorption isotherm nonlinearity and could yield higher-than-predicted sorption capacities for the subsurface material even though the content of this organic material is very low.  相似文献   
665.
将遥感数据驱动的土壤水平衡模型、植被生产力光能利用率模型与基于过程的土壤酸化模型、营养元素循环模型相耦合,建立森林土壤酸化-植被生产力空间信息模型,定量表达土壤和土壤水离子浓度、植被生产力、营养元素循环空间分异.将模型模块化,耦合于自主开发的EcoHAT系统(Ecohydrolgy Assessment Tools),并以贵州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对群落土壤化学性质、植被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关键过程的时空演变模式进行了模拟和研究,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情景设定的方式,定量模拟研究区酸雨的强度变化导致土壤中植被可吸收的盐基离子变化,以及对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66.
萘胁迫对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及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SAP技术测定水稻(Oryza sativa L.)纯系品种‘日本腈’和‘松前’经萘染毒胁迫后,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水稻经萘胁迫后存在基于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改变的表观遗传变异;5-甲基胞嘧啶百分含量的变化无统一趋势或规律;全部检测到的1051个位点中,日本腈有16.56%发生了变异,相对于松前的12.08%具有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抗萘胁迫能力与基因型有关:松前强于日本腈;不同基因型及不同生长时期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异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以去甲基化为主(0.48%~10.41%),超甲基化较少(0.10%~1.92%),由此推测DNA去甲基化可能是植物抗萘胁迫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67.
低溶解氧状态下河网区不同类型沉积物的氮释放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集浙江温州温瑞塘河河网中4个受不同人类行为干扰的沉积物样品,分别代表受河道上游来水、制革厂排水、建筑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研究了低溶解氧(DO)状态下不同类型沉积物各形态氮(N)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低DO状态下,不同上覆水条件能明显影响沉积物-水系统中N迁移转化.上覆水污染越重越不利于沉积物中N释放,水质改善后易促进沉积物中N的释放.屿田河高营养盐水平的上覆水中的N仍能在扩散作用下进入沉积物,并导致已严重污染的沉积物中总氮(TN)和硝酸盐氮(NO3--N)含量增加,控制河流外源N持续输入利于沉积物污染负荷的降低.低DO状态下各类沉积物中氨氮(NH4+-N)均会释放进入上覆水,而NO3--N则迁至沉积物中,并在反硝化作用下脱离系统.NH4+-N的释放量取决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低DO状态下NO3--N释放的风险小于NH4+-N.  相似文献   
668.
流域容量总量的公平分配方法和排污交易潜力分析是目前流域管理研究的热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基尼系数交互反馈的方法研究了基于人口和经济公平的流域容量总量分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考虑交易成本时的流域排污交易优化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分析邛海流域TP交易,得到污染控制总成本最小时的TP削减工程方案和排污交易方案.通过对比交易和未交易时的污染治理最小总成本发现,在不考虑交易成本时,排污交易有节约22.35%总成本的潜力.由于未考虑交易成本,这并不能说明邛海流域排污交易是可行的.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邛海流域排污交易可行的最大交易成本为1.56×109元·a-1.为了增大排污交易的可行性,应减少信息收集、谈判、管理、监测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使其低于这一阈值.提出的排污交易优化模型能够提供交易信息,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669.
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焦化厂,通过在废气排放烟囱上采集燃烧室废气和装煤/出焦废气,初步研究了煤焦化过程甲烷排放特征。结果显示燃烧室废气中CH4占∑(CH4+NMHC)的比例远高于装煤和出焦废气。基于EPA AP-42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煤焦化三个工段的CH4排放因子为228.5±56.1g/t。结合中国机械炼焦炉焦炭产量,2004年中国机械炼焦CH4排放为0.03Tg/a,占中国总CH4排放的0.1%,可能是山西省除煤炭开采外的重要甲烷排放源,该值还需再进一步的工作中完善和验证。  相似文献   
670.
军用电子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军用电子设备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工作场所多种多样,设备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介绍了军用电子设备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分析了环境适应性设计步骤,结合设计经验,讨论了具体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措施,包括温度控制措施;防振动抗冲击措施;电磁防护措施以及三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