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258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51.
卫星遥感数据在林火排放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增加有显著影响,也是植被的一个主要干扰因子.利用精确卫星火产品对中国林火排放量进行量化计算,对于制定正确的减排战略具有参考意义.采用GBA2000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植被区的过火区分布情况.2000年中国林地上共有8 587个过火斑块,总面积为10 773 212 hm2,其中阔叶落叶林过火面积最大,为3 674 404 hm2;其次为阔叶常绿林,过火面积为1 141 402 hm2.林火排放计算模型采用各植被带平均生物量和燃烧系数估计火烧消耗的生物量和计算森林燃烧释放的温室气体量.我国2000年林火释放CO2 688 Tg,CO和CH4分别为57 Tg和4 Tg.计算精度取决于森林火灾面积、土地类型图、燃烧效率和排放因子.由于采用的卫星火产品没有对中国区域进行精度评估,据此统计的森林过火区有误差.如果采用更精确的卫星遥感数据,将提高林火释放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52.
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中国森林防火研究与管理现状,分析了森林防火与城市消防在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6个方面的借鉴作用:(1)建筑防火分区方法和技术对森林防火分区及隔离带建设技术的借鉴作用;(2)耐火等级思想对降低森林燃烧性的借鉴作用;(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对森林防火设计的借鉴作用;(4)标准体系建设的借鉴作用;(5)建筑避难层(间)对林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的借鉴作用;(6)城市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对森林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53.
针对未确知测度模型简单、实用和可靠的特点,采用未确知理论建立了起重机安全状况评价模型来评价桥式起重机安全状况.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将评价指标属性看做是未确知的,通过置信度λ确定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状况.实例研究表明,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起重机安全评价,理论上是合理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本方法既考虑了空间的有序性,也考虑了信息的不确定性,使评价结果更趋向合理、精细.  相似文献   
354.
目的建立模拟试验谱推导方法,合理确定车载仪器设备模拟振动试验条件。方法针对履带车辆平台诱发环境实测振动数据,通过履带车辆实测振动谱环境特征分析,提出宽带随机振动背景谱叠加窄带分量作为模拟试验谱的基本谱形,并探讨相应试验量级和试验时间的推导方法。结果建立了由实测振动数据推导模拟试验谱的方法。结论模拟试验谱推导方法实用性强,依据此方法由某履带车辆实测数据得到了相应的模拟试验谱。  相似文献   
355.
环丙沙星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及其去除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含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的模拟废水,考察了不同CIP投加浓度(0、5、10 mg·L~(-1))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IP投加浓度从0 mg·L~(-1)增加至5 mg·L~(-1)再增加至10 mg·L~(-1),反应器中污泥浓度呈现先减少后波动平衡的趋势;COD和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从98.40%和97.80%下降至84.20%和94.10%,表明CIP对有机物去除有所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氨氮去除效率受CIP投加浓度的影响较大,随着CIP投加浓度从0 mg·L~(-1)增加至5 mg·L~(-1)再增加至10 mg·L~(-1),氨氮去除效率从96.91%降低至84.14%再降低至77.80%,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产碱菌属(Alcaligenes)、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和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的活性明显下降;而CIP去除率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物料衡算分析表明,MBR中CIP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降解和污泥吸附,在CIP投加浓度为5 mg·L~(-1)时分别去除了30.13%和0.25%的CIP,在CIP投加浓度为10 mg·L~(-1)时分别去除了7.55%和1.81%的CIP.  相似文献   
356.
白洋淀荷茎叶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及四尾栅藻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了活体荷不同部位(茎和叶)提取出液对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生长化感效应,为推广荷遏制水华暴发及制作抑藻制剂提供理论基础.实验设计了5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荷叶浸出液对藻类的抑制效果优于荷茎浸出液,当荷叶浸出质量浓度为25 g.L-1时,对铜绿微囊藻及四尾栅藻的抑制率分别为71.33%、78.14%.浸出液成分的GC-MS分析表明,荷叶和茎浸出液都含有丙酰胺,质量浓度分别为1.1 mg.L-1、0.2 mg.L-1.并根据概率计算法,分别计算了两种藻类的半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357.
2011年9月对长江中下游的4个草型清水湖泊(龙感湖、梁子湖、斧头湖及保安湖)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231种,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硅藻和绿藻组成.4个湖泊均处于中营养状态,出现的主要浮游植物有窝形席藻、肘状针杆藻、小席藻、小型黄丝藻等.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对调查范围内的每个湖泊所有采样点的主要浮游植物与8个环境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总磷是影响长江中下游4个典型草型湖泊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58.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是一种以定量的方式评价人暴露病原微生物后发生健康不良风险的可能性,它包括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危害识别和危害表征识别和量化病原因子后,利用剂量-反应评价确定病原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健康不良结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在剂量-反应评价中,指数模型和β-泊松模型是最常用的剂量-反应模型。风险表征是在整合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和暴露评价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微生物风险评价模型或动态微生物风险评价模型定量估计在特定暴露条件下相关人群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有助于理解和管理病原危害,获得的定量信息能更好地确定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大小,权衡和改进病原风险控制措施。文章评述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过程和模型,并以三峡库区万州饮用水隐孢子虫风险为例介绍如何实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期望为我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9.
植被恢复通过改变碳输入和转化速率,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为探明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以喀斯特地区草地序列(5、10、15和20 a)、灌木序列(5、10、15和20 a)和园地序列(5、10和15 a)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邻农田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333、ROC167和ROC33,即能被333、167和33 mmol·L-1 KMnO4氧化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0~40 cm土层草地、灌木和园地序列平均SOC含量分别增加了70.77%、114.40%和50.17%.在0~20 cm土层,随恢复年限增加,草地序列和园地序列的SOC含量呈先升后降势态,灌木序列呈先升后降再升势态,ROC333、ROC167和ROC33与对应序列的SOC变化势态一致;在20~40 cm土层,各序列的ROC333、ROC167和ROC33与对应序列的SOC的变化势态不一致.在0~40 cm土层,草地序列MBC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势态,各土层MBC最大值均在G15;灌木序列在0~10 cm土层为先升后降再升势态,在10~40 cm土层为先升后降势态;园地序列在0~30 cm土层为先升后降势态,在30~40 cm土层为逐渐升高势态.3个序列Kos大致呈先降后升再降势态,L和LI与Kos相反;CPI呈先升后降势态;草地和园地序列的碳库管理指数(CPMI)呈先升后降势态,而灌木序列CPMI的则呈先升后降再升势态.SOC、ROC333、ROC167、ROC33和MBC含量及Kos的年增长量大小为:灌木>草地>园地,DOC和CPMI的年增长量大小为:园地>草地>灌木.3个序列SOC及其组分含量均总体随土层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碱解氮(AN)是影响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CPMI随植被恢复时间发生演变,不同植被恢复均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喀斯特地区SOC及其组分含量,灌木恢复促进SOC的积累.  相似文献   
360.
抗生素在不同领域被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未被利用的抗生素会经过不同途径进入环境,导致抗生素抗性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RBs)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广泛传播。ARGs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被广泛关注,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中国近岸海洋与海岛环境中ARGs的赋存状况,分析了ARGs在海岛环境与近岸海洋环境中的赋存特征差异,并对海岛(海南岛)ARGs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